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史志鉴数据库>党史库>基本资料>党志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三节 平息“东站事件”与备战镇反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6-01
  • 浏览数:

  广州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是对敌斗争的前沿地带。1962~1963年间,国民党台湾当局利用当时大陆出现经济暂时困难之机,派遣特务潜回广州等地进行造谣破坏,煽动居民外逃,导致“东站事件”发生。同时,又连续派遣武装特务在广东沿海地区偷渡登陆,进行骚扰,叫喊“反攻大陆”。针对这一局势,广州市开展了备战镇反运动。

  1962年五六月间,台湾当局秘密派遣一批特务到广州,企图破坏铁路、公路、桥梁,纵火焚烧戏院、仓库,搜集军事、政治和经济情报,联络潜藏在内地的反革命分子,发展特务组织,散发传单,散布谣言,挑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制造混乱。当时社会上谣传:“6月1日~3日,为庆祝英女皇生日,边境开放3天,内地居民不用通行证可以前往香港。”6月1日,受到煽动的群众便聚集在广九火车站(又称东站,是当时广州火车客运站,地处白云路)广场,最多时达1万余人。他们争先恐后地往车站冲去,想搭车去香港,把车站办公室、站台、车道等围得水泄不通,列车无法运行。广州市副市长孙乐宜等前往劝说,竟受到包围,宣传车被推翻,司机和公安人员遭殴打。当晚,市长曾生等人再次前往视察,聚集的群众有增无减,有些还乘机煽动闹事,秩序混乱。曾生等人即驱车前往广东省省长陈郁家,向陈郁省长汇报了东站发生的严重情况,并建议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当晚深夜,为解决“东站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广东省长陈郁,副省长林李明,广东省军区政委宋维栻,中共广州市委代理第一书记赵武成,广州市市长曾生,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李广祥等人。经过研究之后认为,总的指导思想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作出决定:由广东省军区调派一个营的兵力,在东站附近地区实行临时局部戒严。6月2日凌晨1时起,向群众宣传戒严令后,对一些不听劝告参加闹事的人员拘留审查,其余群众陆续离去,事件逐步平息。

  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讲明事件的真相,6月2日,市委召开各战线负责人、各区区委书记的紧急会议,说明“东站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如何做好善后工作等意见。5日,又召开全市县科级以上的干部会议,由市委代理第一书记赵武成作《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指出:“东站事件”的发生固然有其客观原因,这主要是群众对经济生活困难不满,企图往港寻求出路,但敌人插了手。要大家提高革命警惕。根据当时敌情严重,形势紧张,台湾当局蠢蠢欲动,居民思想不安定等情况,市委遂作出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备战镇反运动的决定。

  6月15日,市委召开全市县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大会,由赵武成作开展备战镇反的动员报告。17日,市委召开第三十次常委会议讨论立即开展镇压反革命的问题。18日,市委召开书记处会议,讨论《备战镇反宣传提纲》,旋即发出《关于开展备战镇反宣传紧急通知》和《坚决镇压反革命的紧急指示》。19日,市委又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按照新华社“关于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匪帮准备窜犯我沿海地区”的新闻稿内容,向群众进行口头宣传问题。同时发出《关于立即传达新华社重要新闻稿的紧急通知》。接着,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干部在星期天照常办公的通知》。市委还批转市防空委员会《关于加强当前防空工作的报告》,为了防范敌机的侵袭,市人委于6月26日发出通告,对广州市防空警报讯号及使用等方法作出规定,还举行防空演习。与此同时,市委发出了《关于备战时期党员应严格遵守的十项纪律的通知》。

  经过深入总结“东站事件”的经验教训,学习宣传有关开展备战镇反运动的文件,密切联系实际,使广大干部群众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和警惕性,识破了敌人的各种阴谋,不再听信谣言或传播谣言,正确对待目前出现的暂时经济困难,揭露敌人活动的可疑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对敌斗争。但也有157名党员因临危退缩、消极怠工、动摇逃跑而受到党纪处分。

  与此同时,对敌斗争专门机关加强工作,侦破了几十宗大案,使敌人的破坏阴谋未能得逞,在这期间广州没有响过一次炸弹,保障了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1962年10月~12月间,市委还运用我广东沿海军民紧密合作,连续歼灭窜犯广东沿海地区的台湾9股共173名武装特务的生动事实,教育群众,提高对敌斗争的信心。1963年6月3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宣判大会,判处了一批蒋帮特务分子,其中一名罪大恶极的特务分子被判处死刑,两名投案自首的特务分子得到宽大处理,免予刑事处分。还有5名特务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后的备战镇反工作,结合城乡开展“五反”、“四清”运动进行。

上一篇: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二节 “大跃进”与... 下一篇: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四节 克服暂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