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史志鉴数据库>党史库>基本资料>党志
第二章  宣传工作——第四节 对外宣传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6-01
  • 浏览数: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对外开放的口岸,毗邻港澳,对外交往频繁。广州又是中国著名侨乡之一,全市有旅外乡亲135万人,其中华侨、华人51.8万人,旅港澳同胞83.2万人,在台湾的有8100多人。还有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100万人。为此,广州市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

  1983年5月,市委召开了广州市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地方对外宣传和对台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有关文件。会后,市委批转了会议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外宣传工作。1983年12月,市委决定成立“中共广州市委对外宣传小组”( 简称市委对外宣传小组),指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菘华任组长。市委宣传部设立对外宣传处(即市委对外宣传小组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1984~1986年,是广州市对外宣传起步打基础阶段。首先是进行思想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宣传干部和涉外工作人员的教育。市委通过召开会议,发文件等形式,反复强调对外宣传是全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坚持“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同时并举”的方针,不断提高对外宣传意识。在此基础上,明确广州市对外宣传的指导方针、任务、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是健全机构、培训人员、阵地建设、制作对外宣传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对外经济宣传等。这3年,广州市对外宣传工作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宣传部门从只管对内宣传转变为对内对外宣传并举;对外宣传从各单位各自为战转变为有领导地统一步调地进行;从被动应付转变为自觉、自动地开展工作。1987年6月,市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发生之后,市委又提出了“知难而进,主动出击,坚持原则,多做工作”的对外宣传工作方针。8月,召开全市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朱森林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加强对外宣传》的报告。市委对外宣传小组每年对全市外宣工作进行部署、组织、协调、推动、总结。至1990年,各级党委、政府逐步把对外宣传放在重要地位,使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新经验,取得了新成绩。

  一、对外宣传的基础建设

  市委对外宣传小组成立后,市属8个区、4个县相继建立了对外宣传小组,大部分涉外单位设立了对外宣传机构,宣传部门也指定专人兼管,初步形成了党委宣传部抓总,各行业、部门、单位通力合作、上下贯通的外宣工作运行机制。

  同时,培训对外宣传干部,提高队伍业务水平。举办了外宣骨干训练班,编印《涉外人员手册》、《对外宣传基础》、《对外宣传百题》、《对外宣传资料》等。市委统战部、市外办、市侨办、市服务旅游局等系统以及涉外任务较重的基层单位,每年都结合业务举办涉外第一线人员的培训班。1986年,市委宣传部又举办了全市对外宣传讲习班,培训了外宣干部300多人。此外,涉外单位还培训了对外宣传人员和讲解员。1987~1990年,市外宣办与广州市宣传函授学院合作举办了3期对外宣传专业班,培训了230多人,另办了一期国际经济惯例讲习班。

  为了搞好对外宣传,市委加强了外宣阵地建设,经过整顿、调整对外开放点和旅游点,充实了接待力量和宣传手段。至1990年,共有110多个点,重点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家祠、镇海楼等旅游景点,东方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等10家大旅游宾馆和黄埔港、广州港两个海员俱乐部。

  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广州

  市对外宣传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提供外情,明确宣传口径和各个时期的宣传任务,依靠外事、侨务、对台、经贸、旅游、文化、新闻、体育等部门,工、青、妇、工商联和海外联谊会等群众团体共同进行对外宣传工作,将对外宣传工作寓于日常的外事接待、经济活动、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活动之中。

  (一)对外宣传品的制作

  1984~1986年,各单位、部门共同负责印制了《广州》、《对外开放城市广州》、《今日广州》等综合性的大型画册和《穗港澳青年联欢》、《广州福冈友好》等专题画册共23种,18万册。印刷《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广州概况》、《广州旅游投资手册》等介绍广州市的书籍20多种。出版了《广州华声》、《穗郊侨讯》、《花县乡音》、《荔乡情》和《清远乡音》等5个侨刊。制作了影视宣传品《今日广州体育》、《南国明珠》等录像带36辑,其中 《回故里,抒乡情》录像片获全省对外影视宣传品评比一等奖。1987年以来,市外宣办又制作了一批有地方特色、有针对性、艺术性好,反映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外商投资环境、人民生活等内容的对外宣传品。如拍摄了《外国专家在广州》、《国际贸易名城——广州》等录像片多辑,为外向型经济服务。其中 《珠江水暖》已被文化部对外联络局选购发至中国驻世界各国使、领馆;影视片《敞开南大门》获省对外影视宣传品一等奖。另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合作拍摄的影视片《广州街巷》发行海外,影响较大。《欢迎您到广州来》小册子在法国里昂国际博览会广州出口商品的展销会上大受欢迎,受到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的赞赏。对外宣传品逐步译成多国文字、多种版本,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发行,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发送达10万多册(套)。不少影视制品送到中央电视台,北京亚运会,中国驻外使、领馆播放,效果较好。

  (二)借用外力宣传

  1987年,市委宣传部与市侨务办公室合作,第一次邀请香港《东方日报》、《成报》等6家报纸的记者来访问侨乡花县和番禺县,他们回港后发表了20篇报道和不少照片,介绍了广州市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变化。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有关部门领导认为“这是一次新的突破”,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此也作了充分肯定。1988年,市对外宣传办公室邀请美国东部华文报刊6位编辑记者到广州市参观访问,他们回去后发表了多篇报道,介绍了广州的新气象。香港《明报》记者来广州采访后,开辟了《广州市新面孔特辑》集中报道广州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市场物价等方面的新成就。1990年,市对外宣传办公室把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记者采访、向海外新闻单位发稿和供应录像带等工作经常化,共邀请、接待了海外新闻单位驻穗记者和港澳台新闻记者22批,220多人次。他们到广州采访后,在海外各类报刊共发表300多篇新闻报道和文章,介绍广州,扩大广州的影响,树立了广州在国际上的好形象。

  (三)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1984~1986年,广州市接待外国文化交流团体108批,1232人次,邀请港澳歌星、艺员290人,开演唱会75场。广州市也派出文艺表演团体25批、694人到海外、港澳演出;在境外举办书画、雕刻、文物等展览会42批148人次,分赴15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特别是由红线女、陈笑风领衔主演的广州粤剧团到美国演出,被誉为“风靡华埠”、“倾倒群众”。此外,广州杂技团的节目在巴黎国际杂技节得奖,在海外有“中国艺术之花”的美誉。广州市对外科技学术交流工作也开展起来,市科协1985~1986年,共接待国外来宾学者201批,2935人次,举办学术报告会和专业座谈390次。广州市已经与日本福冈、美国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菲律宾马尼拉、澳大利亚悉尼5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这些活动,都收到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四)开展社会性和群众性的对外宣传活动

  广州市重视发动各单位、各部门、各阶层干部、群众作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宣传。如:每逢春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国庆、元宵等传统或重大节日和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荔枝上市季节、大型工程的奠基和落成典礼、历史人物的纪念仪式等,都广泛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华侨、港澳台同胞回来参加活动,观光旅游。市青联、学联通过组织寻根访问团、“’85穗港青年联欢”、少年旅游团、科学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吸引海外华裔和港澳青少年到广州参加活动,了解祖国的文化历史,加深对故土的感情。1984~1986年共组织了292批7200人次参加了这类活动。市属各区、县发动侨胞、港澳台同胞家属加强与亲人通信联系,用现身说法、亲情感染进行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帮助他们认识祖国,激发爱国爱乡之情,促使他们回乡观光、投资或举办公益事业,同时,有力地打破了海外的歪曲宣传。

  三、开展对外招商宣传

  1984年以来,广州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招商宣传。主要是结合招商活动宣传广州市政局稳定、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可供合作的项目以及商品介绍等,以及通过每年召开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洽谈会”等进行宣传。市政府每年还组织经济贸易团或商品展销会赴香港,美国纽约、芝加哥,日本福冈等城市开展招商活动和展出,通过开记者招待会、领导出面拜会实业界知名人士和侨胞,以及散发宣传品等方法开展对外宣传。1988年,市委宣传部派员参加法国里昂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出口商品展销中负责宣传广州的工作,使对外宣传与外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某些境外新闻媒介对中国大肆造谣诬蔑,造成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些外商及一些外国驻穗机构人员疑虑重重,个别外方人员还撤离了广州。为此,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单位领导亲自会见外商,坦诚交谈,消除他们的疑虑。市对外宣传办公室编发《答外商问》等宣传材料,发放《北京风波纪实》录像带和介绍北京风波真相的小册子,并召开了22家对外新闻单位记者座谈会,介绍广州近况和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组织参观外商投资企业等。这个座谈会在海外反映强烈,效果良好,树立和维护了社会主义中国和广州的良好形象,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 ,体现了对外宣传工作的时效性、群众性、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以上工作,全市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没有一家停产,一度撤走的少数外方人员迅速返回,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实现了生产、销售、出口同步增长。

  1987年以来,市对外宣传办公室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对外招商服务的方向,经常与市外经贸委、市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市外商企业协会联系,沟通情况,采取措施,推动对外宣传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个主题,突出以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为重点,有关单位共同参与,做到“四个结合”(对外宣传与广州社会经济环境的宣传结合;与对外经济工作部署和发展情况结合;与市外经贸具体活动结合;与各种对外、涉外交流活动结合),把广州市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新措施、新进程及时向海外发布和介绍,并使之经常化。1990年,市外宣办直接参与广州大型对外经贸洽谈会的宣传咨询和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推广了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在对外招商活动中做到“知情、协调、参与、推动”,广州造船厂在对外招商活动中做好国家、企业、产品3个形象的宣传,市轻工业局把对外宣传工作寓于对外经济业务活动之中等3个经验,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基层的对外宣传工作。

上一篇: 第二章  宣传工作——第三节 理论教育 下一篇: 第三章  纪检工作——第一节 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