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1989年11月29日晚上8时40分,几名公安干警和保安人员正在追捕持枪入屋抢劫罪犯,其中一位年逾五十的民警在与歹徒搏斗时中弹牺牲,他就是李西华。
李西华,又名李勇,广东省阳春县石望乡简村人,1933与1月27日出生于一户贫农的家里。
他六岁丧母,给地主当长工的父亲无力抚养,便把他送给七婶养育成人。因为家境贫寒,李西华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德。村里有位七旬的孤寡老人金德婆,李西华主动为她担水、做家务。一次,他与同村人去云浮县富村乡担沙梨,在回程的路上,同伴跌下山坑,李西华奋勇相救,还帮助同伴把倒进山坑的沙梨拾回来,结果他自己的衣服却被荆棘划破了。
1955年11月,李西华从阳春县参军,经过部队的锻炼,李西华更加英勇顽强,革命目标更加明确。他在1957年6月10日的一幅照片背面写下了“平凡的人,特殊的心,革命熔炉出真金,不怕枪林弹雨,无惧万弩穿心,要忠实为革命献身”的誓言,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59年4月,李西华从部队转业到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先后在东风街派出所和大新街派出所担任民警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基层尽职尽责以自己的行动为人民警察这个光荣称号增辉。
李西华经常到居民区了解情况,掌握动向,做青少年的工作。一位姓麦的居民因犯罪被判了刑,妻子出走,留下两个小孩无人管,李西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动找其亲戚安排他们的生活和解决就读助学金问题,还经常上门教育他们,麦家儿女对他非常感激,多次向李西华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报答他的恩情。还有一位姓赵的少年,从小便有小偷小摸行为,后来发展到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纠合在一起偷窃,家长怎么教都不奏效。李西华知道后,便上门找小赵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断绝了与不三不四的人的来往。
李西华对业务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一年一度的统计,他做得最好,完成得最快。他经理的档案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当新的交通规则颁布时,他手拿广播器,穿街过巷向群众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对于所内的公益事情,他最肯出力,特别是别人不愿干的,他常常一声不吭地去干,直到干好。他很同情有困难的同志,并尽最大能力去帮助他们。他常说::“既然别的同志有困难,我当然就要帮助啦。”所里街称赞李西华是“ 乐助以人,愿济以事”的热心人。有一次,李西华经过景寿里,见到有一居民跌倒在地,脸和手都受了伤,他马上上前扶起她,送她回家安置好。此后还多次上门问候。这位居民感动他说:”你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啊!”
李西华的艰苦朴素和廉洁奉公作风堪称模范。大新街信用社为答谢李西华长期协助该社保卫押款,多次以社的名义送绘他礼品和请他吃饭,李西华都一一谢绝了。李酉华管辖的责任区处于海珠市场附近,一些个体摊贩和市场职工,看到他为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奔来跑去,很是辛苦,每当他路过时都主动送这送那,硬要他收下,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有一次,辖内一居民带着香烟、酒和水果等物,上门求李西华帮助办理入户之事,李西华当即严肃批评该居民这样做不对,并向他说明只要符合入户条件,派出所会积极办理的,随后要他把带来的东西全部拿走。类似的事数不胜数。
在北京发生动乱到反革命暴乱期间,李西华不顾自己年迈多病,不怕日晒雨淋,每天坚持工作十多个小时,主动留所值班,并值最辛苦的深夜班。担负省政府的保卫时,为防止和制止学生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闹事,他冒看倾盆大雨坚守岗位,完成规定的任务。
李西华执行“ 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公安职责最勇敢,最坚决。1989年8月的一天,群众报称,一男青年手持铁铲打伤二人,并追打民警,李西华即赶往出事地点,配合在场的干警制服了凶犯。又一次,在辖内的金属公司工地上,百多名民工舞棍弄棒,群殴一触即发,李西华奋不顾身地冲到最前面,抓住了为首的滋事者,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1989年11月29日,正在大新街派出所值班的李西华,接到有人在濠 畔街阜康里13号之一持枪抢劫的报告。立即与副所长陈伟忠,民警严观连、赖伟明,保安员钟治茂一起,赶赶现场伏捕案犯。阜康里是一条丁字路口,三名案犯抢劫后分别向街口窜逃。李西华跃起上前堵截。其中两名案犯见状立即拔枪射击,一名凶犯见李西华猫着腰还击,便连向他开了四枪,子弹穿过肺部、心脏和肝脏。在李西华不远处的陈伟忠副所长见状,边向凶犯开枪射击,边扶李西华,李西华用微弱的声音顽强他说:“我没有事,不要管我,快去追案犯。”李西华最后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李西华虽然牺牲了,但他“特殊的心,不怕枪林弹雨,无惧万弩穿心,要忠诚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人们在为保持社会稳定的斗争中不断谱写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