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潘仕成,字德舆,广东番禺人,为广州“十三行”同孚行的商人。鸦片战争中,他曾因捐助军需银八万两,得赏戴花翎,封为道员头衔。从1841年起,他积极捐资仿造外国战船共四艘。后来,他又“迭次倡捐”资助团练,“为粤省绅士中最为出力之员”。
潘仕成还于1842年“不惜重资”,延请美国军官壬雷斯在广州首次研制成功了攻船水雷。当时,英国侵略者恃其船坚炮利,恣意横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他认为,要制敌则必先制其炮,制其炮则必先制其船,而攻船水雷这一新式御敌武器,正好适应这一迫切需要。当时为雇聘壬雷斯而支付的报酬十分巨大,先是每月5000两,历时9个月便共达4.5万两,制成后,又给2 万两奖金。
潘仕成在报请“靖逆将军”奕山后,正式开局制造,地点设在距广州城约5公里的离明观。经过9个月的反复试验,水雷终于制成。这种水雷是利用水的压力,触机发火,爆发火药。1843年9月,清廷派天津镇善禄、通州镇向荣携20枚水雷,在天津大沽口演习,效果颇佳。在呈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赞誉为“火攻利器”。
在潘仕成看来,“每省但费四千金,即可制成百枚,可攻百艘之敌,制夷胜算,莫过于此。”他将水雷的构造、原理、制作程序及方法,编成《攻船水雷图说》。杰出的爱国思想家魏源对之甚为称许,并在1846~1847年间对《海国图志》进行增补时,把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