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广州光孝寺,在唐代称法性寺。唐代诗人李群玉游法性寺,写下一首《法性寺六祖戒坛》诗,阐发佛家经义,赞颂他的同时代人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阳),其父受贬谪流放岭南,在新州(今广东新兴)安了家。惠能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3岁丧父,家境贫苦,自小失学,靠卖柴糊口和抚养母亲。其后,到了湖北黄梅东山寺出家,拜于禅宗五祖弘忍门下。惠能虽不识一字,却自得心法,为弘忍赏识,秘授衣钵,嘱以南返暂作隐晦,待时行化。为了逃避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派人追截,惠能回岭南之后,在怀集、四会一带埋名隐伏了16年。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惠能到了广州法性寺。法性寺为岭南名刹,四方高僧云集。这日,正值住持印宗法师升座讲经,座前佛幡迎风飘扬,座中僧众以此为题,议论纷纷。有说“幡是无情,因风而动”;有说“风幡俱无情,如何得动”;又有说“因缘和合故,合动”。惠能杂于众僧之中,见他们争议不已,言不及义,便插嘴说:“不是风动,也非幡动,是你们心动”。妙语一出乎众议。印宗闻惠能所说颇得玄机,料想必有来历,便延请至上席,询问深义,觉所答皆言简理当,十分叹服。印宗早已闻说弘忍衣法南来,证实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之后,欢喜赞叹,愿事为师。次日,集众于寺内菩提树下,为惠能剃发,请名德智光律师为惠能授具足戒。印宗煞有介事地提到南朝刘宋时,有梵僧求那罗跋陀三藏在此寺建戒坛,预谶:“后当有肉身菩萨受戒于此”。又说南梁有梵僧智药三藏航海来自西天竺,持来菩提树一株,植于戒坛前,同时立碑云:“吾过后一百六十年,当有肉身菩萨来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既然有此种种神奇先兆,众僧岂能不服?惠能公开了禅宗六祖身份,就在菩提树下为僧众讲禅。受戒之后不足1年,他忆恋当年南返过岭时曾经小住讲佛的韶州宝林寺(今曲江华林寺),印宗与众人挽留不住,只好依依相送。
说来也巧,被誉为中国介绍教禅宗始祖的达摩高僧,传说从西域初来,就曾在法性寺弘传禅法,200多年之后,禅宗六祖惠能又在此开示禅门。,光孝寺在佛教禅宗中有显赫地位,当然是沾了达摩、惠能的光了。现今寺门楹联免不了对此炫耀一番:
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
祗园开岭表,此是第一名山。
现时光孝寺内,与纪念惠能有关的文物还真不少。有奉祀惠能的六祖殿、专以纪念风幡孰动这场争议而命名的风幡堂以及六祖剃发处的瘗发塔,还有元代刻制的双面分别为达摩、惠能像之石碑。惠能落发其下的菩提树,清代被台风吹倒而枯死,所幸此树曾分枝植于韶关南华寺,因从南华寺分取小枝补植于六祖剃发处,如今,已是根深叶茂的百年老树了。
惠能圆寂之后,真身被迎往曹溪宝林寺即南华寺。广州市内的六榕寺也专设有六祖堂,供奉的是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塑铸的六祖铜像,这是一尊仿照六祖真身的塑像,神态凝肃,形象逼真,是一件成功的艺术佳作,六榕寺以此像为镇寺之宝,至今犹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