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革命风云
三元里抗英斗争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3-07-02
  • 浏览数: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民众首发的广州地区人民自发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斗争。

三元里是广州北郊的一个村子。英军侵占广州北郊各炮台后,对三元里一带时有骚扰。道光二十一年(1841529日,耆定炮台英军又闯入三元里大肆淫掠,调戏菜农韦绍光之妻李喜。韦绍光和附近几个农民愤怒至极,拿起锄头扁担反击,当场打死数名英国兵。村民料定敌人会来报复,即在村头三元古庙前集会商议对策,决定共同御敌,以庙中“三星旗”作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并将消息传报附近各乡。萧冈举人何玉成立即以怀清社学团练头领身份,向南海、番禺、增城各村发出飞柬,要求集合壮丁,准备战斗。下午,附近103乡代表聚集在牛栏岗,商定应敌之计,决定先派一队到四方炮台佯攻,引诱敌人下山,主力则埋伏在处于萧冈、三元里、园下田、唐夏各村之间的丘陵牛栏岗,等敌人进入包围后再予聚歼,并商定以三星旗为总令旗,各乡自成战斗单位,各备大旗领队指挥作战,15岁以上50岁以下男丁都参战。

530上午,三元里附近103乡民众齐集牛栏岗,其中农民是主力,城郊丝织工人,监生王韶光带领的客家打石工人,林福祥率领的水勇,以及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士绅、有功名的乡村知识分子,也参加了斗争。10时许,约4000人的一支队伍按计划佯攻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忙率1000多人下山迎战。民众且战且退,英军紧追而来,进入牛栏岗地区。忽然,一声炮响,锣鼓齐鸣,埋伏在那里的近万名民众持刀矛棍棒、锄头扁担,从四面八方向英军冲杀过来。英军忙分两路撤退,民众又分两路追击。激战至下午1时,恰好雷雨骤至,英军火药受潮,枪炮失灵,在泥泞的稻田、菜田中又无法逃奔,被民众杀得狼狈不堪。下午4时,卧乌古逃回四方炮台。三十七团三连被民众包围无法逃脱,直到晚上9时,才在拥有雷管枪的英军接应下逃回四方炮台。

这一天的战斗,三元里103乡民众取得了重大胜利。据有关资料记载,英军死亡200多人,英军署理军需少校毕霞也被刺死,俘获20多人,受伤者更多,缴获钢盔、铁甲、印章、枪、炮、剑、子弹等战利品元数;民众死亡20多人。

30日晚,民众乘胜追击,包围四方炮台,约定要把侵略军困死在炮台上。31日上午,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地400余乡民众数万人又陆续前来增援。他们高喊“杀番鬼”,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义律只得派人向官府求救,并威胁说:如再对英军阵地采取敌对行动,英军将以武力攻打广州城,烧掉附近每个村镇。两广总督祁立即派余保纯和南海县令梁星源、番禺县令张熙宁来到四方炮台之下,为英军解围,以欺骗和威吓的手段,强迫民众解散。英军于61退出四方炮台,乘船撤往虎门;68,在取得“赎城费”之后退出了虎门。义律在撤走前发出告示,污蔑三元里民众的正义斗争是“刁抗”,把英军的撤退说成是对中国百姓的“宽容”,并吓唬百姓“后勿再犯”。三元里民众针锋相对,发布《申谕英夷告示》,痛斥英国侵略者,警告他们:中国人民决心“不用官兵,不用国币,自己出力”,狠狠打击侵略者。

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上一篇: 反袁讨龙 下一篇: 海珠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