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革命风云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反击战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2-09-29
  • 浏览数:

  道光二十一年(1841)4月14日,继琦善处理中英交涉的奕山、隆文到达广州。受调入粤的各省援军1.7万人亦先后开到。早被革职、留粤以备查问差委的林则徐(5月3日赴浙帮办军务)向奕山提出六条御敌措施,包括堵塞重要水道,备船炮、募水勇、集情报等,不被采纳。奕山不相信粤民、粤兵,称粤民多是汉奸,粤兵乃贼党,居然说“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又将入粤各省军队建制打乱,重新编制,造成“兵不见将,将不见兵”的混乱现象。

  广州城包括老城和新城(内城与外城),南濒珠江(省河),北依白云山。沿江傍山筑有大小炮台共15座。英军进犯广州,有东南、西南两水道。奕山等人判定,西南水道江宽水深,最当贼冲,布置此路为重点。其兵力部署为:粤兵分守城垣及炮台;江西、湖南、广西兵1100名上城分段设防;四川兵600名驻外城西南靖海门外,以支持西炮台;四川、江西等省兵4000人扎城北之东西炮台等处;以贵州、湖北兵4100余名扎于城东北、西北两处;以湖南兵1200名扎于城北,联络老城北面守兵;以广西兵1500名扎佛山,保障粮台。又在香山、东莞一带招募水勇二三千名。广州当局还从广西购买大木制造木排,向广西、江西催造大炮。此时部署并未完成,但道光严催开战,奕山等人不得不决定5月上旬于月黑顺潮之夜袭击英舰,收复失守炮台。

由于连日大雨水涨,清军未能发动进攻,而英军舰船乘机驶进西南水道,欲攻广州。奕山等决定5月21日派都司胡俸伸等三人率义勇1700余名,分三路,携火箭、钩镰等物于傍晚潜伏城外,中路伏西炮台,左路伏东炮台,右路伏西北之泥城,约定三更后一齐出动。英军已获得清军活动情报,义律令在广州的外国人日落前秘密离开。当晚11时左右,清军发起攻击,乘小艇靠近敌船,投掷火箭火弹,进击二沙尾、白鹅潭之英军舰船。英军开炮迎战,但因船体高,火炮死角亦大,反而击伤本军舰船,部分英军则因跳水溺毙。清军东、西炮台开炮轰击英船,予以一定的杀伤,但大批民船被毁。义律等人事先已逃避,故当晚清军未能抓到人。次日黎明,英军进攻西炮台,被守军击退。英军在攻打天字码头后,又进攻泥城,炮击城西停泊的清军船只,被毁大小船只39艘、火艇30余只及大批造船材料。这次城郊反击战,以失败告终。

 

上一篇: 广州军民抗击英军围城之战 下一篇: 火烧英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