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革命风云
广州军民抗击英军围城之战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2-09-27
  • 浏览数:

道光二十一年(1841521日由靖逆将军奕山主持的清军三路反击失利后,英军乘势进攻广州城。

当时清军兵力约2万人,扼守城外各炮台及泥城要隘。英军由陆军司令官卧乌古(hughgough)指挥,调集军舰12艘、汽船2艘,大炮15门,选定城西北为主攻方向。计划先夺取西炮台,然后绕道城西奔城北越秀山,夺取山上炮台,以此制高点控制全城。与此相配合,进攻城西南之商馆,以牵制清军。英军进攻部署为:右纵队进攻商馆;左纵队为主力约3400人在泥城、增埗一带登陆。主攻部队又分为4个大队,各有行动任务。

522,英军发起进攻。是日,西炮台、天字码头、东炮台等处均发生战斗。英舰沿省河开炮轰击。当夜还炮击五仙、靖海、油栏、竹栅各门。湖南兵纪律败坏,乘机抢掠杀戮。24日下午3时,英军右纵队在十三行码头登陆,清军段永福部溃退,英军占领沙面商馆区。6时许,左纵队在炮火支持下,在增埗登陆,副将岱昌、参将刘大忠组织清军反击。湖南兵为了争功,在后面乱放排枪,击伤壮勇多名,引起混乱。英军后续部队趁势上岸,占领泥城,广东水师战船、油薪船30余艘被烧毁。是日,天字码头守军亦溃散。至25日凌晨,英军全部登陆,经由西村、流花桥直扑北门外各炮台。沿途守军不战而逃。

城北越秀山一带,自西至东筑有6座炮台,即拱极、保极、耆定、永康(亦称四方炮台)及东、西德胜炮台,驻守着4100名四川、贵州兵。258时,英军开始炮击西边的拱极、保极炮台;9时半,步兵发起进攻,切断该两炮台后路。防守城北各炮台的清军,稍事抵抗,即相继放弃炮台与阵地,纷纷退入城内。城内一时麇集了1.8万名清兵。当时双方兵力悬殊,英军立足未稳,地形不熟,广东按察使王廷兰要求带兵出城夺回炮台。奕山不准。杨芳又请求领兵出城作战,也被制止。清军虽依托城墙不断炮击敌军,但作用不大。相反,英军居高临下,炮击城内各衙门;停泊省河的英舰亦炮击城内,轰毁火药库两座,房屋百余间。延至26日早上7时,奕山住所贡院被击中;10时,奕山在城墙上挂起白旗。

此役,被英军劫走清军兵船及民船50余艘,被毁船只、火筏各30余艘、装备大炮的浮动炮台9座,沿江沙面炮台、西炮台、海珠炮台及天字码头工事被破坏;民房千余间被烧毁。英军被击毙15名,伤120名。

 

上一篇: 广州“永汉路惨案”始末 下一篇: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