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革命风云
广东民军与循、惠军冲突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2-06-08
  • 浏览数:

广东军政府建立后,军事问题异常复杂,在省城有新军、防营、龙济光济军以及号称十万之众的民军。各地民军素缺乏训练,纪律松弛,开入广州后,穿着便衣,携带武器,四处游行穿插,更有歹徒混迹其中,因而形成兵匪难分的状态。加上城内烟赌遍地,民军官兵亦有因赌败而抢劫者,故市民提心吊胆,无法安居乐业。

民军成份庞杂,其基本成员有赤贫农民、会党、绿林、乡团及溃散的防营,虽纪律、训练与装备均极差,但人众气壮,不易控制。根据香港《华字日报》1912年1月16日、17日、20日的统计,广州民军4000人以上者有5个军:(一)澳字练演成6700人;(二)兰字陆兰清5500人;(三)康字周康4500人;(四)建字黎萼4000人;(五)惠字王和顺4000人。以上共24700人。其他4000人以下者有25个军,共计25000多人。人数未详者有14个军。故驻广州民军,总数在50000人以上,其中不包括已被陈炯明改编为第一军所部的循军。

光复广东,民军有其功劳,但其入城后表现,却为社会所诟病。先后以刘永福、黄世仲为总办,军政府曾设民团督办处,管辖、编练新军,以图统一各军,均毫无成效。胡汉民随孙中山北上后,陈炯明代理都督,即于12月27日令同盟会召集各民军统领开会,讨论维持省城治安,责令对所部严加约束,不得再有不法情事。处理民军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武昌起义后,陈炯明在惠州活动,依靠邓铿,组织民军,又逼降广东陆路提督秦炳直,占领惠州,将所部循军编为七个旅,提兵入穗,被选为副都督。他将循军改为第一军,计两师,分别由钟鼎基、苏慎之任师长。又夺得王和顺新购二十余万元之德国制造军械,其实力雄视各军。王和顺原籍惠州甲子步,向在粤西一带活动,孙中山任他为中华民国南军都督,专办钦廉军务,又指挥河口起义,被誉为“论功不让黄近午(黄兴字)”。武昌革命军起,和顺自港赴惠州,独自募集军饷供应,在惠州发展。广州光复,和顺率所部17营入广州,号惠军。惠军办事处(镇部)设于回龙社旧军医学堂,卫队一营分驻海味街、太平沙、增沙等处。所统两协,一协驻于接官亭,一协驻旧海关署。驻省惠军千余人,其余驻东莞虎门及黄埔。王和顺与关仁甫结为兄弟,与杨万夫友善,故陈炯明的打击对象以惠军为主,兼及仁军、协军。

2月27日,陈炯明以“屡抗命令、扰害治安”等罪名,枪杀石锦泉,包围解散石字营民军。3月7日、8日,陈炯明所部又多次向惠军驻地开枪寻衅。9日下午又派队向惠军永汉街驻地开枪,引起惠、仁、协军反击。从9日至12日,陈军与惠军及其盟军在天字码头、长堤、永汉街、仓前街、广府前及财政司署前等处交战,陈军发开花炮,市民伤亡、财产损失惨重,军民死者二千余人。王和顺在冲突起后避往沙面,后赴港。惠、仁、协军失败后,被缴械。陈炯明又派兵攻取惠军黄埔、虎门等驻地、炮台。经此打击,民军受陈炯明控制、裁撤,1912年4月又枪决民军总办黄世仲。至1913年4月,民军被裁去十分之九。

上一篇: “二次革命”在广州 下一篇: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防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