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粤剧舞台上的“薛马争雄”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1-20
  • 浏览数:

粤剧为了适应乡村与城市两个不同的演出范围,在1920年前后,剧团已划分为城市粤剧团——通称“省港班”和乡村粤剧团——通称“过山班”和“八仙班”。“省港班”是20世纪2040年代活跃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粤剧表演团体。“省港班”时期是粤剧大变化、大发展、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的时期,也是粤剧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期。当时较有名的剧团有人寿年、祝华年、颂太平、黎园乐、祝中华、寰球乐、大罗天、觉先声、太平等,其中尤以薛觉先为首的觉先声剧团和马师曾为首的太平粤剧团最为著名,在粤剧界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薛马争雄”局面。

薛觉先(19041956)之父为清末秀才,有比较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底。薛觉先自幼在圣保罗英文书院读书,西方文化对他的濡染也很深,这是他以后能融汇中西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1921年,薛觉先在广州加入省港班寰球乐班,拜新少华为师,正式开始了他的戏曲生涯。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岁时便名声大噪。他主持“觉先声剧团”近20年,能文能武,有“万能泰斗”之称。做功干净洒脱,唱腔精炼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变化表达人物感情,世称“薛派”。

马师曾(19001964年)是在近百年的粤剧舞台上,惟一可以与薛觉先相媲美的另一位艺术大师。1917年入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不久被卖到新加坡的粤剧班当演员。1923年回广州,在人寿年班饰演《苦凤莺怜》中的义丐余侠魂,一举成名。并由此创造了行腔自然活泼、顿挫分明的“乞儿腔”,推动了粤剧的现代化、大众化进程,形成了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马派”。马师曾和薛觉先可以称之为粤剧舞台艺术上的双璧。20世纪2030年代,在粤剧舞台上出现了“薛马争雄”的局面,使他们在粤剧界双双齐名,各领风骚。尽管他们风格不一,各有千秋,但对粤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无论是薛觉先或马师曾,都认为粤剧要发展进步,贵在创新。时代向前发展,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粤剧也应追随时代潮流向观众提供新颖的艺术内容。于是,他们首先致力于创编新剧,薛觉先的代表作有《可怜秋后扇》、《五三鲁难记》、《爱情非罪》等;马师曾的代表作有《子母碑》、《苦凤莺怜》等。他们还借用外国电影戏剧的题材内容改编新剧,如薛觉先的《胡不归》、《白金龙》等,马师曾的《贼王子》、《蝴蝶夫人》等,这些剧目在有着长期与海外通商历史的广州地带,倍受人们欢迎。在自身表演技艺上,他们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自己唱腔上的特点和优势,创造了脍炙人口的“薛腔”和“马腔”。薛觉先在音乐曲调和乐器运用方面,广采博取,融汇变通,他吸收运用京剧和江浙小调的一些唱法,丰富了粤剧的唱腔艺术;他提出要“融会南北戏剧之精华”,“综合中西音乐而制曲”。他运用京剧和西洋音乐中的小提琴、小号、龙凤鼓等乐器,加强伴奏效果。马师曾主张“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放着胆子,打倒千百年的老例”。他除吸收广州方言区的龙舟、板眼、木鱼、南音等民间曲调外,还大胆吸收西洋音乐的特长,他的太平剧团还专门设立“西乐部”,广泛使用西洋乐器。“薛马争雄”促使了自身艺术的提高,也促使了粤剧各部类出现变革。由于这次“争雄”是超大师级的技艺竞争,所以这次变革的幅度是空前的。他们各自向兄弟剧种、电影艺术、话剧等学习,对舞台设计,灯光照明、戏路服装、武打舞蹈等都精心研究,力求完美。尤其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手法,丰富了粤剧的表演手段。改革使粤剧男女合班合法化,女花旦在戏班的地位迅速提高,使表演艺术更趋合理与进步。

以“薛马争雄”为契机,“省港班”的粤剧剧目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新编剧目数以千计。“薛马争雄”为粤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们在粤剧艺术上的竞争,正是以改革为出发点,并始终与革新相联系,从而使粤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一篇: 广雅板片历劫记 下一篇: 纸鹞飞舞话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