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红色记忆
为解放广州作资料准备——追忆香港《经济导报》广州资料小组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5-15
  • 浏览数:

   资料小组的形成

  1948年1月,我们一群在报社从事经济新闻的编辑记者,每日接触金融物价行情,从经济急剧变化中,看到人民力量迅速崛起,腐朽势力衰退,深感到认识形势、跟上时代步伐的迫切,由《广州日报》经济记者林燮寰、总编辑简世埙(简单、民盟成员)发起秘密成立“新中国经济学社”,学习新民主主义经济,阅读进步书报,其中有经济学者伍顽立、中山大学经济讲师郑启校、广州大学经济教授钟承宗和广东省建设厅技师刘文澜等和笔者共12人应邀参加。

  香港《经济导报》1947年1月创刊后,因为伍顽立较早结识《经济导报》总编辑赵元浩,所以经常供稿《经济导报》,逐渐建立了写稿、约稿关系,同时建立写稿、约稿关系的还有林燮寰,笔者也主动向该报投稿。

  1948年8月,人民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入进攻,革命形势大改变,林燮寰、陈锐修和笔者等参加“广州经济记者香港考察团”,《经济导报》经理林铃召开欢迎会热情接待,考察团在港活动一周,其中安排一天与《经济导报》总编辑赵元浩、副总编辑陈文川、编辑孙孺等六人聚餐、游泳,陈文川对林燮寰说:“我们正在香港成立一个经济研究机构,需要广州各方面的经济资料,希望你们帮助搜集,如果需要活动费用可以补贴。”聚会后赵元浩单独约林燮寰详谈,介绍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党的经济政策,要求林回广州搜集经济资料。林介绍新中国经济学社,表示可用成员搜集经济资料。林等三人结束香港之行回广州,立即召集新中国经济学社成员,介绍与陈文川、赵元浩会见情况,陈、赵对我们的希望,大家表示要不负《经济导报》所望,积极行动找资料,之后积极行动,交出多批资料。

  1948年12月,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委员赵元浩致函林燮寰,请林即来香港谈“生意”。林领会赵的意图,即到香港会赵。赵元浩对林燮寰说,因解放广州的需要,希望你组织力量,更多地搜集接管需要的资料。赵提出搜集资料的重点:

  1. 弄清官僚资本在华南的动向;

  2. 监视资金南流、资金转移情况;

  3. 各公私厂、矿企业的设备资金、组织、人事、背景、生产能力;

  4. 各经济机关的业务、资金、人力(哪些人开明,哪些人反动,谁负责什么工作);

  5. 各公私银行的背景及其动态;

  6. 主要建设工程情况

  两人定下,单线联系,林燮寰化名“麦朗夫”,广州送香港的资料,写赵元浩爱人张维静收。

  林燮寰第二次在港见赵元浩返广州后,立即在西关蓬莱路蓬莱西约15号4楼张仲芝、卢佩坚夫妇家召开会议,讨论完成赵元浩要求的任务的措施,决定不再举行学习讨论会,全力投入搜集接管资料工作。伍顽立提出资料分类并作分工负责调研:林燮寰负责调研官僚资本,吴清泉负责贸易,谢绍康、吕哲明负责金融,张仲芝负责财政,陈锐修负责商业,甄健汉负责工业,笔者负责交通物价,卢佩坚负责资料保管整理。

  经过上述酝酿,就形成由赵元浩领导,林燮寰具体负责的香港《经济导报》广州资料小组(地下)。

  利用有利条件开展工作

  1.利用职业的有利条件:广东实业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生产企业集团,下属西村水泥厂等多家大型工厂。伍顽立曾任该公司调研室主任,时为广东著名经济学家,广州大学副教授,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掌握全省工商业大量资料。谢绍康抗战时期就在广东省银行从事金融研究工作,时任广州市银钱业同业公会研究干事、秘书(其职权相当于现在协会的秘书长),他熟知各银行的背景,并可利用职权深入了解广州金融业现状。吴清泉是省建设厅工商科登记股股长,凭他的职务,可抄录许多国民政府的经济文件,了解商业公司、生产企业的情况。甄健汉任省建设厅技师,他的职责就是调研全省的大型工矿企业,因此,能取得企业详细生产设备资料,并有权调查企业其他资料。吕哲明在广东省银行任会计,掌握该行内部情况。林燮寰、陈锐修、张仲芝和笔者任报社、通讯社的经济记者,利用经济记者身份进行经济调查畅行无人怀疑。1947年10月至1949年7月,笔者同时担任广州的《建国日报》,《七十二行商报》经济记者,上海《金融日报》驻广州记者,香港《文汇报》记者(地下)。《金融日报》为设在上海的中央银行总行所办,总编辑、总经理均为该行在职高级职员,报社广州办事处与广州中央银行关系密切,初期报社广州办事处主任由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联合办事处主任兼任,广州央行管理各银行的监管科每工作日供我金融黑市的行情,各银行的内部情况笔者可向该科了解,并可单独向正行长丁世祺采访,有事请副行长帮忙(如报社办事处资金、地址)。1949年上半年,林燮寰任《广东日报》编辑、《大光报》经济记者,在《大光报》写的报道、评论文章中,猛烈评击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大光报》是国民党省政府的机关报,因此将林辞退。林没有记者身份,就难以公开作经济调查,为此,笔者将《七十二行商报》的记者职务辞去,而又介绍林代替笔者的职务,他挂记者之职,实际全力从事搜集资料工作,我将所写新闻稿用腊纸复写一份,代他发稿。

  2.大型调查资料:林志澄(解放初期任广州市副市长)是广州重型机械的协同和机械厂总经理(雇佣),广州市工业协会会长。1948年年初,赵元浩约他到香港会面,介绍地下党员李见心给林,李当了协会的秘书,林燮寰找到李见心,说明来意,李就将协会所存的工厂资料全部提供。笔者介绍广雅中学学生谢日平见他,他也无保留供谢工厂资料。

  1948年上半年,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华南输出入管理委员会,为分配给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汇额办进口物资,联合省建设厅、海关、银行、商检局等政府涉外部门,对华南的主要工厂、进口商进行大型调查,钟承宗任过输管会的科长,通过他的关系,得到全部调查资料。

  3.大抓重点企业:电厂、水厂、电话所、煤矿,关系人民生活,万一停产,将给城区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1949年月起,重点调查上述企业,尤其是水厂、电厂。首先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抄录它的档案,哪怕报刊上登的有关这两个厂的片言只字,也不放过收集,资料集齐后,由甄健汉作综合分析,编写出系统详细调查报告,直到1949年8月我们进解放区前,才在香港写完这些报告。

   资料收集与输送

  经大半年的努力,搜集到的资料有200多件,包括原件手抄本、内部印刷品、综合编写稿,等等。内容包括:

  工厂南迁、迁出情况:

  主要工厂、矿场的主要人员、设备、资金、生产品种、生产能力、人事、背景等;

  广东省银行、各私营银行的背景、业务、人事;

  政府经济机关包括海关、商检局、税局、输管会、金融管理局的情况;

  全省轮船人事、设备、呼号;

  仓库存粮数量;

  各报社的设备。

  输送资料的方式方法:

  1.刊物文稿一般邮寄;

  2.一般资料利用香港《文汇报》的送稿渠道,方法是私下与香港《星岛日报》送稿人串通,乘飞机专人护送。

  3.重要资料专人护送,林燮寰送过四次,坐飞机,吴清泉、笔者、陈锐修各坐火车送过一次,一切费用各人自负,仅林燮寰收过赵元浩30港元。

  据林铃回忆,《经济导报》收到我们的资料后,处理的方法:

  1.可以公开的,在《经济导报》发表;

  2.一般机密送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

  3.重要机密报党中央。(注)

  转移东江,继续为解放广州作准备

  1949年4月,赵元浩调解放区,由陈文川化名陈齐接手领导广州资料小组,不久,陈文川也调离香港,由孙孺化名孙明接手。

  7月23日国民党举行大逮捕,笔者同地下党员江克明同住一室,逮捕江克明时,连同被捕。林燮寰得知后,马上在永汉路哥伦比亚茶室召开碰头会,布置暂停活动,各自根据具体情况疏散隐蔽。因黑名单没有列入笔者,三日后即被释放,小组恢复活动。7月底,林燮寰接孙明(孙孺)来信:“广州无什么生意可做,请即来港,另寻出路。”林燮寰立即赴港找到孙孺。香港工委财经委委员、东一支教导营总教导员古念良对林燮寰说:“广州快要解放,你们的资料工作差不多了。为了安全,资料小组的同志先要撤离,转往东江工作。经你同意的,从事文教工作的进步同志都可以带来。”

  林燮寰回到广州,紧急召集全体成员传达。大家都表示服从安排,卢佩坚因怀孕,伍颂立有私事不能离开。

  1949年8月,林燮寰、吴清泉、笔者、陈锐修、谢绍康、甄健汉、吕哲明、张仲芝等八人分批离穗到港,转入惠阳解放区王母,参加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教导营,由林介绍同去的孔国屏、曾镜成、钟天越、张放山等四人也先后进解放区。

  我们资料小组胜利完成党交给的重大任务,交香港工委财经委的资料,都转送到教导营,随队伍运返广州,作接管的参考或根据,在教导营古念良对林燮寰说:“我想请你们对所有搜集得的资料加以审核。”但是,1949年9月,我们日夜行军,赶着北上与南下大军汇合解放广州,广州的解放比预期早得多,时间赶不及做这件工作了。

  解放后,除卢佩坚继续当教师外,我们9人都被安排到经济机关当干部,部分当了处科级中层干部。

  注:见林铃:《香港<经济导报>为广州解放而效力》,《广东党史资料》,第20辑,广东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 张成达难忘边纵——我在战斗中成长 下一篇: 忆扫荡十三行地下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