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缔“剃刀门楣”,扫荡十三行地下钱庄,这是广州市刚诞生的人民政权在金融斗争方面打的一个漂亮仗。六十年过去了,但我对当年参与这场斗争的情节,仍难以忘怀。
金融问题,是当时从国民党接收过来这个烂摊子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之一(另两个是治安和供应)。1949年11月18日,为了稳定金融秩序,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颁布金字第1号布告,宣布“人民币为全国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禁止一切外币流通使用,“但准许外币持有人,向本市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指定机构,办理原币存款或按牌价兑换人民币。”这时,广州市的金融行市依然为十三行所操纵,他们兴风作浪,进行金融投机,还利用一批失业者或流氓在街上设兑换档,人们称之为“剃刀门楣”(其意思是人们去兑出换进,都要挨一刀,被刮一刮)。十三行及投机商人,还私设地下钱庄,非法印发金融行情单,他们称人民币为杂币,故意压低人民币比值,加上特务造谣,扰乱市场,以致物价上升,人民币大大贬值。人民币与港币的比值,银行牌价为一元港币兑换600元人民币,但黑市却是二、三千人民币兑换一元港币。显而易见,上述问题如不迅速解决,势必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带来严重后果,只有对金融投机不法之徒加以打击,才能稳定金融秩序,扭转被动局面。
在取缔十三行地下钱庄行动的几天前,当时我任市军管会纠察大队第四中队的副中队长,上级要我马上到维新路(即现在的起义路)市公安局办公室开紧急会议,只说是有要紧的事,没有告诉会议的内容。参加这次会议只有十多人,都是纠察大队各中队的领导,会议由市公安局副局长孙乐宜主持,也许是因劳累的缘故,他额头围着白毛巾,声音有点沙哑,他讲了几句开场白后,便由一位穿唐装个子瘦小的中年男子(事后多年我才知道此人是地下党员余美庆)开门见山向与会者布置任务,他在简要说明打击十三行地下钱庄的必要性后,便宣布此次要加以打击的对象名单和他们商号的门牌号码,接着便对各中队负责进驻商号作了分工,最后是交代纠察队员进驻这些商号后要注意的事项。这次会议开得简短、明确,不到两小时便散会,记得每个与会者临离开时还领了拟作查封金库用的印有市军管会字样的封条。
会后回到队部,我们立即对负责进驻十三行钱庄商号作了分工,把任务落实到人,并要他们前往十三行实地相看,熟悉地形,弄清拟进驻商号的门户,有没有后门?以保证到时行动不出差错。
十二月五日下午二时,所有参加扫荡金融投机行动的人在中山纪念堂集中待发,听不到一点声响,会场没设扩音器,当孙乐宜响亮的声音发出“出发”的号令后,我们便迅速爬上停放在中山纪念堂大门口前的大卡车,卡车的顶端还架着轻机枪,卡车疾驶至太平南路(即现在的人民南路)与十三行的交叉路口便停了下来,轻机枪手下车趴在街口作卧射状,纠察队员则跑步各自进入事先分工进驻的商号,当场对店里的人说明来意,并对金库加以查封看管,随后将金融投机人犯分批送北较场第一监狱收押受审,直至深夜才送完。由于广州刚解放,情况复杂,晚上十三行实行戒严,纠察队员在街口放哨,气氛相当紧张。这次大扫荡,据有关资料说明,参加大扫荡的武装人员、工人、学生等等共二千多人,查获地下钱庄170家,“剃刀门楣”498档,人犯1016人。事后审办结果,因证据确凿受处罚的计:钱庄87家,“剃刀门楣”377档。这次的扫荡行动,给投机倒把分子以严重的打击,提高了人民币的信用,港币黑市从十二月四日的3333元压低到十日的1540元,与牌价仅相差40元。这次大扫荡行动,动员这么多人参加,消息不会事先泄露,并取得立竿见影的后果,因而受到全市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护,都说共产党有办法。
时光如流,穿越时空回忆上述的经历,当年大多是十七八岁来自农村的青年,如今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当大家见面时,说起这段陈年往事,都为自己有机会参与这场斗争和接受考验感到欣慰。扫荡十三行地下钱庄时,我们的队部由驻扎在二沙岛搬到越华路原省民政厅大院里,空荡荡一个大房子,没有任何设备,晚上大家挤在一起睡地下,炊事员煮饭菜也是在地上砌几块砖头权当炉子用,进驻十三行队员每天饭菜,全靠留守队员步行来回运送,虽然劳累,没有一声怨言。值得一提的是,事后进驻十三行钱庄的队员对我说,他们看管的金库,尽是金条、白银和外币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大家没有丝毫贪念。在今天某些人看来,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对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热血青年来说,他们的举止乃是时代的特点使然,十分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