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联星村是海珠区一个环绕旧城区周边地带的行政村,占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解放初期以蔬菜经济作物为主,并经营农、牧、付、渔等。1958年后由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解决农民“洗脚上田”后的就业出路,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走农工商全面发展道路的。该村属下28个经济社(生产队)以及各自然村均建有农民“集资楼”,楼高一般要求12层至19层。专门设有卫生院、敬老院、小学、幼儿园等。2003年筹资8900万元,为1100多名退休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04年每个社员平均股份分配4万多元,2005年每个社员股份分配5万多元,提前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该村是如何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走上健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现分六个问题来阐述。
一、有一个愿为农民办实事的坚强的党组织。建国后,经过开展减租减息、退租退押和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后又开展土改复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3年后又通过互助组、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转为集体所有。经过农村土改、合作化以及走城乡结合的道路,有不少经过锻炼成长起来的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当时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淑琴、组织科长黄正荣、组织员伍凤文同志开赴该村积极开展农村建党工作。通过党的培训教育,先后发展的对象是经过土改、复查,农业合作化的骨干分子,这些雇农、贫农、下中农出身的积极分子,在旧社会长期受到地主、恶霸的欺压,过着非人的生活。解放后给他们带来了无比幸福,他们入党后,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当时区委直接在农村组建党支部,1956年冬由该村草芳、南田、南箕、沙园等自然村共有12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联星村高级农业合作社,接着成立联星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总支,当时有党员48人,选举黄明辉任党总支书记。为了使党员在农村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社员走一条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自始至终都注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念,并积极开展各个时期党的新要求,新任务的学习,服务于人民群众,使党员思想与时俱进,紧跟形势的发展,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
在土改时期,他们在1956年秋,用仅仅一个月时间,实现全村农业合作化,并迅速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受到市、区的表彰。
1960-1970年期间,由于城市的人口发展,如何解决蔬菜供应渡淡季节,保证城市居民蔬菜供应是郊区农村当务之急。联星村动员全村的28个生产队,改种蔬菜,并且采取科学种田,薄膜遮盖等办法,使蔬菜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不但成为新滘镇蔬菜上市最多的一个村,而且还担负广州市近郊40%上市蔬菜产量。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开始实行股份制和分田到户责任制的管理。联星村是新滘镇和广州市农村最早实施股份制的一个村,也是分田到户最早的一个村。由于党员模范带头,又能当好群众贴心人,因此,起到农村排头兵的作用。
八十年代后,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土地由过去一块块征用,进而连片被征用,由农业转向商业、服务业,村办企业也由过去的小加工厂转为中外合资企业。联星村党员、干部在当地党委领导下,认清新形势、新任务、保持清醒头脑,经济收入每年递增10%以上,在当时八、九十年代全市农村系统中经济收入是比较好的一个村。
二是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有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长期以来,联星村党总支始终注意抓好队伍建设,按照党员所在生产队,以及队(经济社)距离远近,分别建立庄头、南田、小港、瑶头和工商企业等5个党支部,下设党小组,每个队(单位)都有党员担任队长(社长)、厂长、场长等职。他们在党支部领导下,依靠群众,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积极发展新党员,吸收每个时期工作中拥现出来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吸收党员绝不降低标准。由于重视党员素质提高,因而,党总支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党员队伍也迅速扩大。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只有党员48人,现在有463人(含退休党员),在工作岗位上有党员206人,比过去提高了近10倍。党员数量增加,也使各项工作顺利进展,于1994年成立了村级党委。
三是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新形象。联星村的党员就是把党的每个时期政策法规融会到农村生产实际工作之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不良倾向斗”,坚持不懈地为村的事业发展做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们在党总支领导下,千方百计,把农村工作推上新台阶。从个体小农经济、互助组、初级农业社,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全部15个自然村农民加入联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又无条件参加新滘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联星村的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在生产工作中,事事处处做到力争上游争当模范,他们不但把蔬菜生产搞上去,做到“优质、高产、多品种、均衡上市”,满足海珠区居民的需要,而且还把一部分蔬菜上调给市内供应。他们除了搞好农业生产外,还积极参加广州市工程建设,在村党总支号召下,1958-1969年底村团总支在书记李庆秋带头下,组成团员、青年共有166人,名为“联星火箭连”义务参加当时市流花公园、广三铁路石围塘工程建设,受到市、区委的赞扬和表彰,区还授予锦旗。在改革开放时期,他们是全市最先实行农村合作股份制,分田到户管理,以及带头实行全村农民参加社保的行政村。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他们又未雨绸缪,想方设法引进资金、设备,发展农村工业、商业、服务业,并指派党员到村办企业担任厂长、经理的要职,他们没有一个不接受任务的。虽然是外行,他们有一颗忠于党的决心,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带领村民参加培训,很快地掌握技能,为农民“洗脚上田”后实现就业找到了出路。在近年城市化改革过程中,他们顾全大局,服从城市建设的规划。如建设江南大道、宝岗路、滨江大道东,当时有关单位还拖欠了农民征地、房屋拆迁的补偿款,村党组织动员党员体会到有关部门的困难,采取“先征地拆屋后补偿”的办法处置。从而使市政建设迅速实现路通,这对繁荣广州城区的建设,缓解城市交通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又如国家征用南田、庄头、鸡春岗一带农民近十万平方土地,新建庄头公园,他们首先是考虑服从国家的需要,主动让出土地、优先解决当地居民环境、绿化的需要,仍然是让出土地,后谈征用补偿的办法,受到有关部门赞扬。
四是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几十年来,没有发现共产党员有蜕化变质走向犯罪的现象。就是对村和下属各经济社的干部也实行严格民主管理、时刻告诫他们要遵纪守法,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2003年由于新滘镇、区乡镇企业局的撤销,该村改为经济联社,隶属于昌岗街道党工委领导。
二、依靠群众,利用城郊优势,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解决城市买菜难问题。
海珠区近郊农村大部分都是以种植蔬菜、经济作物,但仍有部分自然村如桥东、沙园、泉塘、南箕等种植水稻为主。随着我区城市扩大,居民人口剧增,日常供应城市的蔬菜、经济作物不断增多,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建国后,广州正在百业待兴,特别是农村的农民,还处于贫穷落后状态,这对于城乡结合,发展农业生产,显得极为重要。该村(大队)为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如下四点措施。
1、利用郊区的优势,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解决城市买菜难问题。
上世纪50-80年时期,广州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近郊农村种植蔬菜的效益优于远郊。尤其是广州处于工业发展的城市,海珠区是广州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人口迅猛增长,在当时城市蔬菜供应比较困难,每人每天只能供应菜类半斤。该村抓住此机遇,采取把原有种植水稻、经济作物的土地,改种蔬菜,利用有种植蔬菜经验的老农传、帮、带的方式,挑选有经验生产队长到发展蔬菜生产队进行指导。如原草芳生产队队长调到郭塾村生产队任队长,交流繁殖预留、栽培、起垅、浇水、摘菜、田间管理等整套办法。又从明星生产队抽调种植西洋菜有经验农民到草芳生产队指导种植西洋菜,特别是在盛夏季节,如何预留尤为重要.多年来,该村采取传、帮、带的办法,蔬菜面积扩大一千多亩,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曾是广州蔬菜量上市最多的一个大队。
2、改良品种,改变城市蔬菜品种少、质量差的现象。
该村为了解决蔬菜供不应求的问题,曾偏面追求蔬菜产量,一年轮番种植西洋菜和通菜两类菜,结果通菜长到有粗有长,群众称呼“无缝钢管”,而西洋菜是“白鬚公”,长得又长又老,连头部也长出白色根,就是叶菜类瓜类生长也是偏重于产量,菜心长得树枝一样粗,葫芦瓜过去生长半斤一只较为适当,当时也长得一斤多一只。虽然蔬菜上市量是提高了,但是质量下降,品种又过于单调。群众说:买回来的蔬菜一斤,只有半斤能吃,简直是浪费。该村为了把好质量关,要求各队长亲自负责把关,销售要检查,凡不合格的蔬菜要停止上市。并积极推广传统的品种,组织有经验农民进行攻关。如南田队“玻璃生菜”过去远近闻名,解放初已失传。他们组织老农何能、何坤、何甜,俗称“三何”,专门挖掘原有品种,从育苗、栽培、浇水、田间管理、种籽收藏一条龙服务,结果成为当时广州市“玻璃生菜”培育基地。又如名优泉塘铜壳中芥菜、联星青柳叶菜心、联星早花芥兰,都是广州名优产品,在七、八十年代时期陆续恢复上市供应。
3、科学种田,成立技术推广站。
解放后很长一段期间,联星村的农业生产,仅靠天时、地利,有些农民还认为“天养人肥嘟嘟,人养人瘦出骨”、“农民是靠24个节气吃饭”。当时存在保守、愚昧的思想。自改革开放后,强调科技与经济结合,一定要培养人们的科学意识,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守旧传统,成立联星村技术推广站,时任瑶头片党支书的陈宝祥担任站长。组织几位老农,专门划出几亩地,进行试验。购买有关设备,进行蔬菜、花卉培植方面的研究。从而改变了高温多雨和育苗方面的困难,用薄膜覆盖技术试验成功反季节蔬菜。如冬天种植反季节通菜、豆角;夏天种植西洋菜、菜心等。培植的花卉菊花、白兰、素馨、玫瑰等,产品销往上海、香港等地。技术站研究成功的经验,及时推广到各生产队去,周而复始,循环研究,使该村农业生产上取得一定成效。
4、改变过去农村吃“大锅饭”体制,推行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和建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开放后,各生产队进行认真反思,认为过去生产队每天集中社员进行派工,安排当天工作,使社员缺乏责任感,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推行分田到户、包产到人的管理制度。同时,使广大社员有当家作主的精神,必须实行农村合作股份制,改革管理和分配体制。1981年,全村按照各生产队占有土地数量、劳动力人数,实行分田到户、到人,最多是一亩,最少也占有5分地,并把生产作物指标一齐下达,结果出现从未有的现象,蔬菜作物产量递增,质量大大提高。如明星生产队,过去种植水生作物是秋、冬种西洋菜,夏、春种通菜,每造生长期只有三、四个月,产量仅有三、四千斤。自从分田到户(人)管理后,社员重视田间管理,并注重生长期,及时浇水、施肥、杀虫,使作物生长产量翻一番,质量都评为一级。又如桥东生产队,过去对蔬菜的管理,采取放任自流,认为韭菜是“烂棉衣”价格底,忽视除草、浇水,因而产量不高。每亩只有十余担,自从包产到户后产量增加三分之一多,而且韭黄生长质量都评为一级。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拓宽经济发展路子。
随着广州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既给城郊的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郊区农村提出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广州由解放初土改,1956年转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三大改造。党的八大提出:当前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国合营企业发展迅猛,手工业工厂也不断合并扩大,商业、服务行业也跟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步伐,扩大经营的规模,增加销售网点,我区成为广州市的工业基地。如今天的工业大道和金沙路两旁工厂形成,是当年市重要工业生产基地,这里曾经是造纸、化工、机械、橡胶、冷冻,以及轻工业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所在地。这些工厂的建成,都要征用联星村大幅土地。该村原平均人口不足一亩的耕地,连续不断被征用,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南缝纫机厂、明兴制药厂、橡胶厂等建成,每间厂都征用该村10-20亩的土地。七、八十年代万宝冰箱厂、冷冻厂、灯泡厂等建成,占用土地就更多,每厂占用过百亩农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转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该村平均人口仅有5分左右土地,而且城市建设的发展还在不断征用土地。其中是房地产业开发征用土地更多,如越秀房地产开发公司征用宝岗大道两旁瑶头、庄头经济社土地200多亩;穗华房地产公司征用江南大道中路和江南西路300多亩;信和房地产公司征用昌岗路两旁百余亩,至于在珠江河南岸一、二线江景的滨江东路、广联路征用土地就更多了。该村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为此,他们及时调整农村产业布局,由过去的种植蔬菜经济作物,转变为以发展乡镇企业、机械加工业、服务业。
联星村早在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就发展了农业机械综合厂。当时在瑶头占耕地10亩,为农业生产加工碾米,修理农业生产水泵、小型拖拉机零件、电机等修理项目,后来发展了修理汽车、铸造机床等业务。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在文革期间,国家计划经济还占主导作用,城市国合营工厂还占有国民经济重要位置上。联星村为它们加工零件产品,是起到城乡发展的配角作用。这样,既节省了农村资金大投入,在技术方面又不显得太精密,如为广州电池厂生产包装用品成立了联星纸盒厂,为广州工具厂加工铸件,为广州机床厂、广州轻工模具厂、广州橡胶厂、广州标准件厂等等工厂生产配件。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后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走城市型、开放式农工商全面发展道路。先后兴办村、社、联户企业148间,拥有固定资产5071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电子节能电器、中高旅游鞋、电梯铺机、豪华型建筑装饰型厂等。1988年,该村积极开拓多种渠道,新办联星帽厂,生产各类帽,还生产专供体育运动帽。此外,还办起外向型企业越星制鞋有限公司,引进6条先进生产线,生产各类高档胶鞋出口。
他们利用城市在江南大道中路扩路的机遇,先后筹建了南城酒店、联苑花店、海珠区购物中心等,集经营酒店、旅业、百货、医药、花卉、饮食、五金交电等批发零售业的商业网点。这些店铺其中有部分由村的企业经营,大部分租赁承包给投资者经营。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又与港商合资兴办江南大酒店,这是改革开放后农民集资的全国第一家高层大酒店,双方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楼高30层,客房465套,床位900个,另设有酒吧、餐饮、银行、商业一条街等服务;后又与港商共同筹建江南中心。1998年联星村又在邻近江燕路与宝岗大道交界地,组建南泰百货五金城,占地100余亩。成为近年来市区范围内最具规模的经营日用百货、五金塑料综合批发零售的大型市场,日成交销售量达千万元以上。除此之外,村各经济社,如庄头、西基、泉塘、瑶头、新港等自然村,还兴建农贸市场,方便群众购物,增加社员经济收入。如新港经济社,前两年主动腾出社员居住楼1-2层,兴办新港肉菜综合市场,解决了滨江东路半岛花园、嘉仕花园和中大师生居住楼买菜难问题。不仅增加了社员再就业机会,而且也扩大了社会效益。
四、努力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走健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联星村在一九五六年冬农业高级合作社时,有农业人口5286人,仅有劳动力1934人,由于历年来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国家征用土地需要安置的劳动力,或已进工厂企业或因其他原因农转非劳动力约有1032人,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仍有农业人口4436人,有农业劳动力1100人。
为了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解决农转居后村民的就业问题,他们采取四条措施:第一是自然转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是靠种蔬菜、经济作物安排农村劳动力出路,农民靠挣工分收入,比城市工人收入少了一半。因此不少农业人口希望到工厂企业当工人,那时候每逢工厂企业征用农村土地,按规定需要安置农业劳动力进厂,社员争先恐后,要求到工厂当工人,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就是进了工厂也只能做一个普通工人,农民也很乐意去做。上述现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是内部消化。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还未显示国有企业问题的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入市场经济,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当时国有企业面临转制,该村又位于海珠区城市核心地带,土地开发成为更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也热衷于在近郊地方建立厂房。当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该村专门成立村办企业机构,并建立党支部领导此项工作。当时,农民不愿意到国合营企业、工厂做工,而愿意到村办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去。因而,村合办企业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具有现代规模的工厂、企业共13间;还有各经济合作社自办企业,这方面当时安置就业劳动力共1200多人,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第三是扩大企业规模。为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联星村各经济合作社都利用未能种植农作物的闲置土地,建起临时仓库、厂房出租。近年来,已建造仓库、厂房面积26.9万平方,已安置农村劳动力从事管理等工作已有百余人。第四是弃农经商。利用房地产开发公司征用补偿给农民商业用地,大力拓展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由于楼市兴起,开发商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复建大楼给农民后,他们用于发展大型商业市场,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如宝岗路中段,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拆除了该村、明星、龙田、东约、南田、前锋、胜利六个经济社商业性房屋,该公司兴建一座七层大楼,面积有6万多平方交给农民。他们全部用于发展商业用途综合式大楼,现已经营有饮食、娱乐、陶瓷、五金、百货、食什、旅业、写字楼等,成为宝岗大道最繁华地带。市越秀房地产有限公司又征用宝岗路南段200余亩土地,现已建成一座楼高19层综合大楼交给该村村尾、前进、庄头、泉塘等五个经济社使用。他们除了安排小部分社员居住外,其余绝大部分用于发展商业综合式市场及写字楼等模式经营。目前已向市面公开招商,并优先租赁给村民自主经营。因而,通过以上四种形式,该村农转居后劳动力出路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随着村民收入的逐年增长,该村仍然十分重视村民的和谐分配。为了缩小各社之间收入差距,该村每年在村直接管理的企业收入中,返回部分给各经济社,用于提高社员的分配水平,缩小村与经济社之间的经济矛盾。这样做,不仅减少各经济社收入不平衡与村办企业社员收入的悬殊,而且也减少因收入不均,出现争先恐后,纷纷要求到经济收入好的企业去工作的问题。因此,村委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专门成立了村经济收入协调机构,负责统管、监督、协调各经济社之间收入,尽量做到相差收入不大,这就稳定了社员安心所在经济社从事工作。例如2004年全村28个经济社社员分配每人大致是25000元左右,其中龙田经济社是全村社员分配最低的,只有18600元。村协调机构从各经济社上缴8%的收益中,再返回部分给龙田经济社,使该社每个社员提高分配多6000余元。
现在,该村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采取了请与合约单位出资或村社出资培训农村劳动力等办法,使社员更好掌握技能,以适应技术项目工种的需要。可以说是一条成功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出路的好办法。
五、重视“城中村”的改造,有计划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配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2002年,成立了村“城中村”改造的协调机构,置于村委会领导之下。目前,各自然村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做好社员居住条件的改善工作,建造新的楼房。该村现有15条自然村,做到每村有集资房,一般楼高9至18层,已安置了部分农村社员居住。如桥东经济社、西基、瑶头经济社,建造集资楼房,除了楼高18层外,还把周边的土地,建成城市花园式住宅小区。比起过去居住密集型宅基地的“握手楼”,无疑使居住条件更大的改善。目前该村各经济社正在有计划把改造旧村民宅纳入城市化的重要工作,积极兴建集资楼房,彻底改变社员居住条件,使农民住进安居楼。并采取凡有宅基地,年龄满十八周岁的男、女村民均可购买,如购买房子人数超过分配的名额,则采取抽签方式,定出购房者名单,最后采取抽签或摇珠选房的办法。目前农民已报名要房人数很多,只能逐步解决。
此外,该村采取对宅基房的改造,还用分流部分经济收入条件较好的社员,鼓励他们购置商品房,住进居住环境更好的小区,如瑶头、泉塘、新港等经济社就有12户农民购买了南景园、顺意花园商品房。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为社员解决后顾之忧。
该村为了使社员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强于城市居民,力求使村民感到四个满意:一是对个人工作满意;二是对物价变动承受能力度满意;三是个人业余生活满意;四是人际关系满意。村干部也做到三认真:认真抓好生产、抓好分配、抓好生活。尤其是在生产发展上,十分重视社员按劳分配,对每个社员在劳动报酬上,除实行每月有暂支酬薪外,年终还实现总分配的原则。对于一些经济合作社(生产队)收入较低的,又实行在村企业收益中给予补贴的办法,使各社之间大致持平,做到社员之间经济收入减少剪刀差的矛盾,满意程度大增。从2004年经济收入中,每个社员年均收入可达24800元左右,并已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该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广州市郊区农民最早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实行至今,对患病社员门诊、住院都给予幅度较大的补贴,对危重的病人给予特殊补贴。近年来,该村又把所有劳动力都参加城市医疗保险,每年仍要支付近千万元医疗费。该村在抓好在职社员分配及生活、医疗的同时,还注意抓好已退休社员的分配。该村早在1988年起就实行退休制度,现在每个退休社员每月可领取城市职工社保退休费,仍可享受该村退休人员所在的经济合作社年终股份的分配。医疗待遇在纳入城市社保制度后,也可享受到城市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阳光卡)。生活上每个社员(含退休社员)全部有宅基地住房,有些社员还拥有2套以上的住房,大多数是2-3层的住宅。由于该村重视社员的住宅管理,目前已全部办理了房屋产权证。为了彻底改善社员的居住环境,又实行每个社员(含退休人员)均可享受集资楼房的分配住房,从而大大地改善了社员居住条件。在改善社员居住条件的同时,又对村内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近年来,筹资数百万元,修筑村内道路1.2万米,修筑排水渠3090米,兴建敬老院两幢,卫生所6所,幼儿园4所。各经济社均有集资综合楼,实现了“幼有所托,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孤寡有依”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