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王文赞同志是原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同时又是广州工人运动史研究委员会和广州工人运动学会的顾问。他因病不幸于2005年1月7日逝世,享年73岁。
当我听到王文赞老主席去世的消息不禁十分伤感。《羊城职工》的编辑约我写篇纪念文章时,也不知从何入手才好。
我从基层调入市总工会机关工作不觉已经15个年头了。算起来我也是市总工会的“三朝元老”,经历了王文赞、黄龙云、陈伟光三任主席。而且我1990年调入市总时,是经过王文赞主席为书记的党组首肯才调入的,因此,王文赞主席也是我的“恩师”。
王文赞主席身材魁悟、高大,待人热情、平易近人,关心职工、关心干部,虽然他身为主席,我是他手下普通一兵,但多年的交往,总有一些事情令人难以忘怀。
记得我还在生活部工作时,王文赞主席十分关心职工生活保障问题,有时中午在饭堂打饭后都爱来生活保障部办公室吃饭和聊天。有回我无意中听到他向何素兰部长等部领导说,昨天他在广州文化公园参加了一个职工权益咨询活动,许多人知道他是市工会主席都爱找他倾诉心声,当他了解到一个职工因生活福利待遇方面遇到单位的违规处理,他向王主席讲了这件事。王主席回来便把此事交代生活部,要求无论结果办得如何都要向这位职工有个交代,部领导很快弄清了这件事并把情况回复了那位职工,王主席表示很满意,后来我把这件事情的处理经过写成一篇通讯稿件投往广州日报,广州日报“职工之家”版以《咨询之后》为题发表了出来,王主席看过还对我说“这样的事也可写成文章吗?”,字里行间充满对同志的关心和体现他的谦逊。
九十年代初,市总机关曾尝试在周末下午举行文娱活动,大家相聚在203会议室,或卡拉OK、或跳舞。王文赞主席每次都积极参加,但他很少唱歌,喜欢跳舞,他个子高大,多是跳慢三慢四,虽不十分标准,也颇有乐感。由于主席带头参加,那个时期市总机关文娱活动十分活跃,也培养了不少“舞林高手”。
1992年底,广州市总工会换届后,先后由黄龙云、陈伟光任市总工会主席,王文赞调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市人大工作,但他也常回机关,爱在机关食堂搭食。
1995年6月,在市总工会、省文史馆等单位的支持下,我在广州美术馆举办《孙幼明画展》,我经所有市总领导都发出了请柬,也给我所尊敬的王文赞主席发了请柬。当天的开幕式由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忠邦等领导主持并剪彩,也来了近百位嘉宾,电视台也来采访,气氛热烈。我心想,可能陈主席、王主席他们无时间来指导了。谁知中午1时多,我在展览馆接到了当时的党组秘书赵建国的电话,他告诉我,陈伟光主席和王文赞主任马上到越秀山来参观你的画展,你作好接待准备。我听了真是喜出望外,陈主席、王主任都亲来指导,王文赞是在任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市领导啊真给了我天大的面子。两位领导下车后在我的画展嘉宾薄上留名,并十分认真细致地参观了我的画展,问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还和我在展馆合影留念。我一个普通干部能得到市领导、市总领导这样的关怀和爱护,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我也深深知道,市领导市总领导来看我的画展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而且更是对职工读书自学活动,鼓励广大职工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最大支持。
当2000年我再一次在市二宫举办《孙幼明自学成才汇报展》时,也得到了王文赞主席的支持。那天开幕式他没来,几天后他专门抽空去看了展览并在留言本上留下了姓名,我是听展馆工作人员来电话说“王文赞主席来看你的展览了,你快来吧”,但当我赶回展馆时,王主席已离开。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04年4月,市总工运史委员会在南国桃园召开年会,我在会上谈了工运史办准备编辑出版《光荣岁月》老工会工作者回忆录的计划,希望老工会前辈们多提供一些工运史料。王文赞主席也参加了这次年会,他还在会上发了言,介绍了他到市总工会工作的前因后果,还帮助澄清了一段史料。事后我根据记录为他整理了一份“我是如何到市总工会工作的”的回忆稿件,寄给他请他过目,并修改。两日后他给我打电话说已收到我的信,并作了一些补充,还说下午我过来市总工会和你商量。下午上班后,王主席果然来到了工运史办,我们就坐在沙发上交谈,他首先鼓励和肯定了我们开展这件工作是有意义的,并拿出我寄给他的原稿,说有些意见我也写在上面了,这篇文章我同意,用不用由你们自己决定吧。王主席对工运史工作的支持和诚恳实在令在场的同志们深为感动。
《光荣岁月》很快出版了,我们还召开了一个首发式的作者座谈会,那天在广东迎宾馆举行早茶会,王文赞主席也来参加了,他也认为这本书出得很好。
现在听说他突然离去,工运史办的同志们都颇感震惊。我还答应送他一幅牡丹画,但画已画成人却远去,终成憾事。回想王文赞主席生前对我的关怀和教导,心想,只有认真做好市总工会交付我们的各项工作,努力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才是对已故的老领导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