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商贸寻踪
广州港史之三:孙权分交、广两州对广州港的影响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8-11-15
  • 浏览数:

东汉末年,岭南一带属士燮的势力范围,士燮在交趾任职四十余年。建安八年(公元二O三年)“朝廷赐燮玺书,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但自孙权兼并了刘表领地之后,东吴的势力范围便逐渐向岭南地区扩张。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年),孙权派鄱阳太守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南下,先诱斩了刘表委派的苍梧太守吴巨,威声大震。士燮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得不屈从孙权,“权加燮左将军,燮遣子入质。由是岭南始服属于权。”步骘集中了船兵二万,直取番禺,曾与吴巨部下在高要峡剧战三日。当骘抵番禺时,曾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也。’”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乃把州治从广信迁至番禺。并修筑了原南越都城的旧址,岭南的政治中心又逐渐回到了番禺。吴黄武五年(公元二二六年),孙权考虑到岭南地区过于辽阔,不易管辖,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广州治所仍在番禺。此后,虽然有一个短时期的合并,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仍然向着广州方向转移。孙权分交、广两州实际上就是加强对岭南的控制和开发,以广州为中心,实施对广东、广西和交趾的行政管理。

三国孙吴政权,“以舟辑为舆马,以大海为夷庚。”(意即:乘船好象坐轿、车,汪洋大海如同平坦大道)拥有船舶五千多艘,是一个水运十分发达的国家。孙权本人还十分重视航海,公元二三O年,他特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海军万人,航海求亶洲和夷洲,到达了现在的台湾岛(夷洲),他又多次派遣船队前往辽东与割据该地的公孙氏政权联络,并且于公元二三二年至二三三年间,两次派出大批商船与公孙氏通商,随行兵士多至万人,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即海南岛)。因此,孙权很注意东南沿海的建设,特别是造船业的发展。建安的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临海的横舆船屯(今浙江平阳县)、广州的番禺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左思的《吴都赋》就说:“篙工楫师,选自闽、禺。”黄武五年(公元二二六年)交州刺史吕岱奉令征讨交趾太守士徽,“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三国志吕岱传》)。三千人的军队从海道进军,要有大批的船只运送。可见广州造船业实力雄厚。另清道光《南雄直隶州志》卷三十杂志条下有陆凯过梅岭寄友人诗,该诗正是作于陆凯讨珠崖、儋耳的时期,因此,很有可能孙权的海军是由广州出发的,广州当时已成为吴国的一个重要出海港。

孙权对江东和岭南的开发,推动了江南和东南沿海以及海南的经济发展。公元二二六年孙权又派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统率船队出访南海诸国,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往来,因而“频年奉贡”,“国无南优之顾”。在同一年间,大秦商人秦论从海道来中国,在龙编港登陆,并到建业晋见孙权。凡此种种,都说明当时的岭南,虽然是处于三国分立的割据形势之下,但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还是有一定的发展。

上一篇: 广州港史之二:两汉时番禺与日南、交趾的关系 下一篇: 广州港史之四: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港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