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安醮又名太平醮、清醮、天醮、春醮、冬醮等,是为答谢神灵的庇护之恩,祈祷风调雨顺、五业兴旺和地方平安的民间重大娱神活动。罗定市船步镇禾谷醮颇具特色。
罗定市对塘社禾谷醮
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对塘社禾谷醮(注:资料来源:广东省罗定市文化馆。)历史悠久,相传于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开始建社做醮。由于时间选择在秋收之后,以庆丰收、驱鬼邪为主,因而民间叫禾谷醮。醮会每隔2年1次(即5年2次),历时5天4夜。其宗旨是答谢大社公的辛劳,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醮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开坛迎神、扮饰巡游、掠门还福、引福归堂、抢花炮等。
开坛迎神 对塘社醮坛设在“大社公”祭坛里。除了将“大社公”裱饰一番外,还请来了很多“神灵”,如山神、土神、大士爷、四大元师、六骑等等。山神、土地神是最重要的守护神,山神守左门,红脸黑鬚,面目威严,穿盔甲手拿着刀,骑着青狮,威风凛凛;土地神守右门,穿黄衣、戴黄帽,红脸白鬚,满脸慈祥,骑着黄虎;四大元师维持火场或祭场的清净,防止邪魔外道入侵破坏;大士爷俗称鬼王或普度公,主要任务是镇守醮局、掌管众小鬼,他的造型奇特,头上长双角,口吐长舌,青面獠牙,身穿金黄色马褂,头顶上站一尊观音大士像,他这一副吓人的面目,是为了威吓众小鬼,而头上的观音是因为他曾被观音菩萨所收服,所以要观音菩萨来监视他。神祇之外,还有同归所、寒林所、金山、银山等纸糊器物,同归所是供孤魂野鬼休息的地方,寒林所则是供文人秀士的灵魂休息的地方,金山银山代表金银供奉成山之意,主要功用是为了敬鬼。
◆修饰一新的对唐社
对塘社不远处有华帝庙,庙内供奉着华光大帝、盘古王、洪圣王。因此,开坛当天下午还有一个迎接华光大帝、盘古王、洪圣王的迎神仪式。在启请神灵鉴醮、安斗灯、献供品……打醮各项准备就绪后,接着举行一系列仪式。
竖灯篙 竖起灯篙便开始进行醮祭科仪。(注:祭拜的法事仪式,由道士团负责主持,一般都在十几人至三十人之间。)在民间信仰中,把灯篙看做是请神招鬼最重要的器物,所以建醮时入醮前数日甚至于10天前就竖灯篙,目的是邀请天上诸神前来鉴醮及共享功果,并且招引阴间的孤魂野鬼前来共享孤食(注:所谓孤食就是普度祭拜鬼)神。。灯篙的数量有的仅竖1根,有的竖3根,另有7根、10根,据说最多的达36根,它是采用高、直、硬而去枝叶留尾的青竹,竖于“大社公”前空地及普度场上,篙上要掛醮旗、天旗、天灯、天布、天钱、天金以及孤魂旗、七星灯、地布、地钱等等,天旗、天灯、天布、天钱掛在阳篙上,作为召请天神之用。民间认为竖灯篙是告诉天地众神及阴间孤魂野鬼,这个地方在做醮,欢迎他们来参加,因此灯篙就好像是请柬一般,同时还具有路标的功能。
◆竖灯篙、搭戏棚
◆各家各户的令旗
放水灯 竖灯篙是召请地上鬼神,放水灯则是在召请水中孤魂,召请一些因溺水或因航海等原因而死的水中孤魂。竖灯篙、放水灯由道士团主持,放水灯的时间都是在普度前一天的下午或夜晚,水灯的式样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有的比较大像小土地公庙,有的比较小不到30公分高,都是用纸糊成,有的装饰有纸饰、有纸雕或彩绘,有的只是红顶白壁没有什么图案,放水灯之前由道士引导结队游行,来到预定施放的村外河边,施放前道士宣读疏文奏报天地神祇,召请水中孤魂共享普施的心意,然后吟诵经谶以助亡灵超升水域,再把灯中的蜡烛一一点燃,放入河中让它随水漂流,民间认为水灯漂流愈远,能招引更多的孤魂,更能够使施放的人事业顺利,合家平安。
普度 作为做醮会的重要仪式之一,家家户户都准备斋戒类贡品、祭品(注:祭品忌肉类,当地民间认为有肉类意味着杀生,神灵不显。)送到醮场,经道士团安师作法后,各家各户携贡品、祭品拜祭华光大帝、盘古王、洪圣王、对唐社大社公以及其他神灵,一直要到午夜子时才结束。(注:祭坛前设有横经席,专供民众跪拜之用。)祭品多种多样,牲醴果品、罐头米粉、粿米糍、种子等不一而定。普度的同时家家户户也会宴请亲朋好友,所以做醮期间看热闹的人特別多,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节庆盛事。
◆善男信女拜祭大社公
扮饰巡游 传统的巡游是邓氏家族组织村民扮演《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抬着华光帝、盘古王、洪圣王雕像,担着丰收的谷物巡游;到了近代增加了“二童捧诏”“三星赐福”“四季兴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姐下凡”“八仙贺寿”“九子登科”等8支巡游队伍。当地民间认为,扮饰巡游能消灾避祸,把邪恶驱除于所到村庄之外,同时祈求好事连连。游行队伍达数千人之众,围观者挤满了大街小巷。
掠门(注:掠门,即掠夺稻草人,各家将稻草人放在大门口旁视作恶鬼邪魔,掠门人员成功地耗尽了稻草人,即为将妖魔鬼怪降服并驱于门外。)还福 掠门是醮会的核心环节。由道士团带领掠门人逐家逐户上门做法事、收稻草人。当地民间认为,掠门活动能降服妖魔鬼怪并驱邪于门户之外。掠门前各家各户用禾秆扎成一个人形的稻草人,每个门的旁边各放一个,然后在屋内的厅堂桌面上摆放3个碗,每个碗分别放上“利是”、饼干、糖果、橘子、大米。掠门开始,由“法事将军”带领掠门队伍进村逐户“掠夺”,直至法事将军将所掠到的稻草人全部烧掉或放到河里随水漂走,掠门才算结束。接着是还福,即酬谢神恩。往年或先前前来对塘社祈福达成心愿的人家送锦旗、全猪拜祭还神。
走五方 在引福归堂(即迎灯)后,由道士团5人分别扮演群众向土地公祈求保一方平安、向龙王爷求雨。
落油锅、过火链 民间认为下油锅后能消灾解厄,以后的日子将会红红火火、鸿运当头;过火链后能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因此,在道士团的指引下不少信众排着长长的队伍,以最快的速度从油锅上面跳过,从火链、火炭上面走过……
烧炮、聚餐、散厨 在对塘社前空地搭建一座10多米高的钢架,在钢架顶上燃放大红鞭炮,在道士团绕行3圈谢恩后,整个祭礼结束。各家户主、还福的信众及所有工作人员聚餐。醮会散厨后,凡是醮会用过的公共用品、物品均当场开标拍卖。每件物品标价由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开标最激烈的就是万人朝拜用过的万经席,最高标价达7万多元。至此当届醮会才算真正结束。
位于粤西北地区罗定市船步镇曾几度作为开阳县县城、郡邑,文化底蕴浓厚,历来是罗定市三大农产区、三大集散地、三大文明区之一,被称为“绿色聚宝盆”。相传,明朝成化年间,邓发聪偕3个儿子从南雄珠玑巷迁徙到肇庆府泷水县。有一天,邓发聪的大儿子邓通偕妻子来到开阳墟(今船步镇)寻觅居地,在开阳墟的东边河边外看到河水里有菜叶漂来,邓通认为此地可以休养生息,于是他们夫妻决定在此安家落户,把从南雄府背下来的一块石头在丘陵的地方立个碑(即现在的对塘社),上香拜祭以祈求土地公(神灵)保佑安家落户后事事顺利。邓通和妻子在开阳墟附近开荒种地,大获丰收后即在先前立碑的地方上香、烧炮拜祭谢恩。随着邓通家族人口的增加,种植的丰收,拜祭的方式也陆续多了起来。据说到了康熙年间已发展到有道士参与、谷物游行、烧炮拜祭等方式,后来邓氏家族认为有道士参与的谢恩拜祭就是“做醮”。
群众自发性拜祭和广泛参与是对塘社禾谷醮的基本特征之一。祭祀场面宏大,参与群众广泛,是“人神互乐”“寓教于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醮会期间,生活在罗定船步镇的邓氏家族及周边县(市)的群众、部分港澳同胞携带祭祀用具、祭品,从四面八方前来拜祭,庆祝丰收以及祈求消灾解难、驱邪出外、保境平安。通过开坛迎神、上香祈祷、巡游、掠门、引福、烧炮等形式,表达了以普通百姓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祈福禳灾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百业平安的心愿,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社会化、世俗化、民俗化的特征,是典型的广府民间祈求平安与幸福的习俗;各项祭祀物品的寓意和文化形态丰富多彩,尤其是“掠门”活动,是民间将“防灾减灾教育”融入醮会活动的范例。同时,通过祭仪以及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缅怀先祖,对发扬知根感恩的民族优良传统,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