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平安习俗
【祭众水神】(三)——龙母诞 西江流域船民信奉龙母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6-05-06
  • 浏览数:

◆德庆龙母庙供奉的龙母圣像

龙母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能为民造福、给善良人民带来好运的神奇人物,是西江流域的人文始祖。后来西江流域的百姓为生计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谋生,世世代代仍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加以祭祀。龙母文化随之广为流传,其影响以两广交界的梧州、肇庆等地域为主,并扩大到珠江三角洲区域。

传说龙母生活在周秦时代。有一天,滕州(今广西滕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温天瑞屋顶灵光闪耀,不久其妻梁氏产下一个头发一尺多长的女婴,接生婆十分惊讶,以为不祥之兆,遂劝其家人不要让此女婴活下来。但家人不忍心,为防不测,还是让接生婆把她放到木盆里(在脖子系着红绳利是,写上年庚八字:温天媪(注:媪(yùn),古代女子人名用字。),辛未年五月初八子时生),拿到江边让好心人领养。温天媪在木盆里被水漂泊至广东悦城水域被一位梁姓渔人抱起收养,此人正是传说中温天媪养父梁三,温天媪就是后人广为传颂的龙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温天媪渐懂人情世故。有一天,她在西江边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看到旁边熠熠发光,觉得奇怪,便慢慢走过去,只见水中沉着一颗像斗那么大的巨蛋,于是就把它带回家里,后来孵出5条小龙,因而温天媪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龙母。五小龙长大后,龙母又鼓励它们出大海,上长空,干一番造福百姓的事业。此后,五龙常常为地方泽雨助耕,造福祐民。龙母则专心为百姓治病防疫,开荒种粮,治理江河,使西江百姓安居乐业。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营葬。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在龙母生前栖身的德庆悦城建庙,名曰“孝通庙”,这就是后来龙母祖庙的前身。(注:资料来源:欧清煌编:《古坛仅存悦城龙母祖庙》,1992年版。)

秦汉时期,龙母祖庙得以兴建,此后各地三江水口建龙母庙随之兴起,大小龙母庙遍布西江流域。龙母庙之多,数以千计,其中高要、肇庆、顺德、广州和广西梧州、藤县及港、澳地区等较为集中,仅德庆县内就有300多座,又以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最为著名,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四海朝宗、祈福观光的旅游胜地,每天都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朝拜者。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由牌坊、山门、香亭、大殿、梳妆楼、碑亭、龙母墓等建筑物组成。庙内殿中有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石雕、砖雕、木雕、灰雕技艺精湛,独具匠心;陶塑、壁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历代名人石刻对联,对仗工整,意蕴隽永,书法各具特色,堪称珍品。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体系按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石板铺设,每逢西江发大水淹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后,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蛀、雷电不侵,堪称建筑史上一绝。其高超的防洪、防虫、防雷的建筑设计,令游客叹为观止。

龙母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龙母千百年深受民间的爱戴和敬仰,且受到历朝皇帝的敕封,龙母祖庙也成为广大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缅怀龙母厚德的圣地,每年海内外龙的传人四面八方前来瞻仰龙母、敬拜龙母,祈求龙母赐福,得到龙母保佑和恩惠,因而龙母祖庙的香火常年十分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龙母开金印、正月廿二龙母开金库、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生辰诞、八月初一至初八龙母得道诞、八月初八龙母水灯节、十一月十五龙母水灯节等传统庙会活动前后,各方善信游人汇集于龙母祖庙,寻根问祖朝圣龙母,人山人海,兴盛之极。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内景

广府有“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的习俗,龙母诞是广府民间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诞会之一。龙母降生的日子,以农历五月初八为正日。每到这天,各地善男信女人山人海地到龙母庙参拜。龙母诞庆典仪式尤为庄重。按旧例,德庆悦城龙母庆典仪式包括:恭请龙母升座,恭洒圣水;为龙母敬香;龙子龙孙为龙母敬上金猪、茶果、福禄寿桃;向龙母娘娘行三鞠躬礼;主祭恭读祝文;五龙太子朝庙,敬祭龙母;庆典仪式礼成,鸣炮!

◆德庆悦城龙母诞场景

新中国成立前,在西江航行的船只、渡轮,在龙母诞期,其船航行至龙母庙的地址,不分日夜,必在龙母庙之三里外水面前鸣笛或打锣,烧香点烛,遥向庙宇致敬,至航行抵庙前河面,即停泊下来,让乘客上岸入庙参拜,船家也派专人一同前往献香奉烛,祈求龙母保佑船家及乘客一路平安,西江流域永享太平。

水神崇拜是中国古代流传的自然崇拜形式,古人基于“水为财”“水是万物之源”“水是农业命脉”的朴素认识,赋予“水”以种种神秘的力量,幻想创造出许多水神形象,并对其进行顶礼膜拜,由此构筑起了庞杂的水神世界。“洪圣”“北帝”“天后”“龙母”众水神,深得广府民间信奉,水神信仰的文化内涵丰富。

首先,北帝信仰是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臣民答谢北帝护航保堤、消灾降福之恩。北帝崇拜,是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不仅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乡,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由于佛山为水泽之地,历史上连年遭遇水患,老百姓外出的交通工具以舟船为主,工商业货物的运输大多非舟船不可,防御洪涝、台风灾害,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头等重要大事;加之宋代以来,佛山成为岭南著名的冶铁中心,民间铸造为业,当要防火,而“北帝”司水,水又能灭火,故佛山人自宋代元丰年间建造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的祖庙,以求防水防火,保一方平安。明清以来,佛山祖庙因其“唯我独尊”的最高地位成为一个集政权、族权和神权于一体的官祀庙宇,北帝便成为佛山人的精神支柱。佛山祖庙和北帝崇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

其次,天妃信仰是广府沿海船民答谢天妃娘娘尽忠职守,完成“慈航普度”的庇护任务之恩。天妃作为典型的女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女神形象一经民俗化、艺术化,深入民心,成为女神信仰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其内在品性来说,天妃以充满了普度众生的博爱情怀而著称,她们所体现出来的神性——慈祥、亲切、无私、利人,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正是母爱精神的集中体现,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善心的教化相结合,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是一种内在道德美。另外,从天妃外在的表象来看,她身披象征吉祥的红衣,在茫茫大海上飘行,救渔民于危难之中,体现了广府人崇尚仁义,爱好和平的崇高理念。

再次,龙母信仰的核心内容是祈求龙母保佑西江流域苍生太平、风调雨顺和农渔丰收。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龙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族女首领。相传龙母生前为西江流域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功于国,有德于民而利泽天下。千百年来,一直被西江流域的民众信奉为“水神”而建庙敬拜。在西江流域,敬奉龙母的庙宇有300多座。龙母的“母仪龙德”,体现着广府人爱祖国、爱家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精神。龙母作为西江流域的母性神,其内涵除了对龙图腾的崇拜外,主要是对母性的崇拜,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本根文化意识,这是龙母文化的根蒂和精华所在。龙母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本根,龙母是美的化身,是善的代表。

 

上一篇: 【祭众水神】(二)——天后诞 广府沿海船民敬奉妈祖 下一篇: 【祭谷神】(一)——金羊石 广州“五羊”的祖先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