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反侵略、反投降的斗争行列。1841年9月,广州府文童集体罢考和痛击卖国知府余保纯的示威斗争,就是其中十分壮观的一幕。
1841年5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六),英国侵略军悍然炮击广州城,清廷广东当局惊慌失措,忙于“城上改树白旗”,当夜广州知府余保纯由油栏门出城,向敌乞和,答应向侵略者缴纳“赎城费”600万元。英国强盗得意忘形,连日来在广州近郊烧杀淫掠,致使当地民众忍无可忍,首先在三元里发难。30日,城北乡民云集牛栏冈,与英军展开激战,英军逃回四方炮台,乡民又将炮台层层围困。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诸县乡勇也闻风赶至,一时间形成了“老弱馈食,丁壮赴战”,“不呼而集者数万人”的浩大场面。英军头目义律只得向广东地方政府告急求救,清廷驻两广的要员,连忙派余保纯出城弹压民众。经过他们软硬兼施,最终驱散了武装群众。广大民众对此无比愤慨,怒斥余保纯是“汉奸之首”。爱国知识分子对余保纯“行贿求和”、“禁止三元里诸乡勇不得围杀占据四方炮台之逆夷”的卖国行径,以及奕山之流屡奏清廷保荐余保纯所谓“功绩”的倒行逆施,更是痛恨至极。当时广州流传着一首民谣:“鬼子来,走得快;有白顶,蓝翎戴。”讽刺清朝官吏的投降主义。
在三元里战斗之后的四个月,即9月16日(八月初二),广州府在学宪署内开考各属文童试,南海县头场。这一天,余保纯到署主考。文童们见“余汉奸”露出,立刻大哗,一致罢考,群呼:“我辈读圣贤书,皆知节义廉耻,不考余汉奸试!”余保纯恼羞成怒,斥令属员去禁止。可是,越禁则争吵越凶。当时南海、番禺两知县也陪随余保纯在场,他们也都曾和余保纯一道出城替英军解围,因而得赏封六品顶戴蓝翎。文童们将两知县(梁星源、张熙宇)团团围住,指着他们的顶子破口大骂:“有如此清贵之金顶子不戴,而戴此‘污糟’白石奚为?”接着又抓住他们拖在脑后的蓝翎,边玩弄边讽刺道:这个东西本不应拖在脑后,而应挂在面前,“庶足少遮羞颜也!”两知县吓得魂不附体,面无血色,一副丑态!文童的喧哗愈演愈烈,余保纯见众怒难犯,狼狈上轿,企图逃之夭夭。文童们随即蜂拥而上,用瓦块、墨盒等物掷击,“轿为之破”,他们当中“最勇敢者之一竟欲拆毁知府的轿子”。余保纯惟有抱头鼠窜。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清廷被迫将余保纯撤职。这样,文童罢考事件才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