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沙面,位于珠江白鹅潭北岸的椭圆形小沙洲,由珠江冲积而成,初名中流沙、拾翠洲。清咸丰九年(1859年)沦为英法租界,改名为沙面。
鸦片战争前,来广州贸易的外国人在十三行街一带租屋居住。道光二十三年(1843)11月25日,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取得的特权,在钦差大臣耆英支持下,由第一任英驻广州领事李太郭与怡和、广利、同孚等六个中国行商签订了租地合约,租得十三行地区,作为划界而治的外国人居留地。但由于十三行地区位置狭小,又没有深水码头,难以发展,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先后提出租借十三行地区对面的河南、黄埔、芳村等地的要求,但均遭当地民众坚决抵制而未能得逞。咸丰七年(1857)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组成三人委员会(又称联军委员会、外人委员会),对广州实行了三年多的军事统治。期间,联军委员会积极寻找新的租地以取代十三行地区。咸丰九年(1859)5月,英法两国正式向广东巡抚毕承昭要求租借沙面及西濠两处地方。毕承昭以西濠居民甚多,难以迁徙为由,拒绝租借西濠,但答应租借沙面水旁官地。7月,两广总督黄宗汉被迫答应英法的要求。英法两国还要求广东当局负责沙面河滨地基填筑工程,经费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的600万两广州城“赎城费”中扣除,租约待筑基工程完竣后再订。筑基工程随即开始,先将洲上的广州城防炮台拆去,迁走洲上居民。然后在沙面四周用花岗石和河土填筑地基;再在北部挖一条40米宽1200多米长的人工河(即今沙基涌),用花岗石砌岸。沙面便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面积55英亩(约330亩)。在岛的东西两端各筑一桥,作为出入小岛的通道。在沙基涌的北面修筑堤围,定名沙基,俗称鬼基。整个工程耗资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国出资占五分之四,法国占五分之一。
1861年(咸丰十一年)9月3日,英法两国官员分别与两广总督劳崇光签订了《沙面租界协定》,规定每亩租金为1500文,每年年底由专人交纳给广东当局,中国政府则放弃对该地的一切权利。沙面从此成为英法两国租界。英租界位于东部,面积约44英亩(约264亩),占沙面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法租界位于西部,面积约11英亩(约66亩),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英法租界分别由两国驻广州领事直接控制,并分别设租界工部局具体管理沙面的治安、行政、市政公共建设及人口、税收等事务。英法两国在沙面租界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殖民地制度,沙面成为英法侵略广州乃至中国的一个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