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革命风云
鸦片战争与“火烧十三行”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07-18
  • 浏览数:
 

清代,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西关是当时广州商贾最集中的地区,富庶繁华,甲于省城,但也是广州火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当时西关的商店民居十分密集,人口密度很大,街道十分狭隘,房屋大多是单层木屋,成千上万间连成一片,每逢秋冬之交,东北风盛行的季节,经常发生火灾。清代西关地区见诸记载的火灾多达数十次,这里只介绍其中与鸦片战争有关的一次。

那是咸丰六年十一月十八日(1856年12月15日)的一次火灾,火灾起源于英国侵略者对广州的入侵。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縻各厘(admiralmichaelseymour)率军攻破虎门炮台,直抵广州,又破广州新城,攻入总督署,焚毁靖海门、五仙门一带民居。同年12月,西马将英军集中在十三行商馆,为了阻止中国军民的袭击,英军占领了通往商馆区的新豆栏,又拆毁商馆北面和东面的大片中国店铺民房,留出一片开阔地。12月14日深夜11时,被拆毁的中国铺屋残址突然起火,火势向十三行商馆蔓延。15日凌晨烧及美、法等国商馆,下午2时延烧至英国商馆,风大火烈,愈救愈焚。至下午5时,十三行商的行号和外国商馆的全部建筑物除一幢房子外,全部化为灰烬。当时率领兵勇在城外抵御英军的南海知县华廷杰,夜间遥望火光,五颜六色,光芒闪耀,据说是珠宝烧裂所致。英军失去十三行商馆的巢穴,退回船上。为了报复,西马于1857年1月12日命令士兵在西濠登陆,焚毁商馆东面沿江一带中国行栈民房数千家,从谷埠、回栏桥直烧至迪隆里,在西关又造成了一片严重的火灾区。

这场大火是谁烧起来的,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广州居民痛恨侵略者频年横暴,进攻广州,焚毁民居,遂将外国商馆和十三洋行烧毁。一说是英国侵略者唆使印度士兵和中国无赖汉奸所为。当年中方主帅两广总督叶名琛和英军主帅西马也为纵火之事互相指责。笔者认为,广州民众因痛恨侵略者的暴行,自发纵火焚烧外国商馆,殃及十三洋行,这一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自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南京条约》取消了十三行商对中西贸易的垄断权,五口通商又使广州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大为削弱。原居西关的南北商贾开始散向全国各个通商口岸,西关地区因失去对外贸易的依托开始衰落。此次西关大火灾,宣告了曾经垄断中西贸易近200年的十三行历史的结束,也宣告了清代广州西关的全盛时期的结束。

 

上一篇: 沙面沦为英法租界 下一篇: 解放前广州进步出版界的斗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