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作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科技手段,是全世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加速智能交通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项目。其中,广州、天津、北京、济南等城市的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被列为“十五”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广州在建成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服务平台之前,已经建设了一批信息化系统,信息资源呈指数级增长,但是系统和信息资源都分散在各个部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开发利用是依据各自应用需求而建,信息资料难以共享和交换,综合利用程度低,亟须建设一个整合各个系统资源的智能交通系统共有信息平台。
广州智能交通系统监控着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作为国家“十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示范城市,2002年,广州市正式启动智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又称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该项目属于国内首创,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市交通委员会组织项目团队通过调研、考察和反复论证,最后提出了技术可行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方案,有效地保证了平台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对15000辆出租车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每辆车每30秒上传一次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可得到广州市的实时路况。在项目组不辞辛劳的努力下,共有信息平台在2005年5月27日率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作为全国第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该平台收集城市客流、车流和物流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和挖掘后,为政府部门提供从交通运营状况统计到交通运营情况预测,从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到城市路网、客货运线网规划等全方位的交通运营和管理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交通行业运行指数,客流、物流分布情况和预测信息服务,公交、出租车企业可利用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掌握自己公司公交、出租车的实时状态及分布情况,以及营运收入情况,对公司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其他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得到权限范围内的数据;为旅行者提供出行规划、旅行时间预测等多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通过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可以得到各个时段道路的交通状态,在地图上每5分钟显示一次最新的交通状态,红色代表道路拥堵,黄色代表缓慢,绿色代表顺畅;可以知道公交车的具体位置,还有几个站到达;可以查询长途客运班次信息,以及还剩多少张长途客运票等等。以此为基础,广州开展了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拨打96900交通服务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查询,定制手机短信包月,浏览网页,收听交通广播,看公交电子站牌、可变情报板、使用车载终端、手持终端等多种方式,得到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和换乘信息以及其他实时信息,出行者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总之,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实现了交通行业数据的整合、集中、交换、共享,实现了交通数据的最大化利用,满足了政府、企业和市民对交通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