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蛇馔、冬令狗肉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11-12
  • 浏览数:

广州人有吃蛇的习俗,始于岭南古越族时期。长期以来广州人爱烹蛇馔,使之成为一种高级食疗佳品。具有80多年历史的“蛇王满”蛇餐馆最为著名,位于荔湾区桨栏路。该馆巧制出30多种各具特色的精美蛇馔,除传统的“三蛇羹”、“五蛇羹”、“龙虎凤”等款式外,还创制了用鲍、翅、水鱼、海狗与蛇配制成的多种高档名贵蛇菜。俗语:“秋风起,三蛇肥”,秋冬季节的“蛇王满”餐馆经常是座无虚席。

烹狗也是广州人御寒补身的美食,此俗源于古代祭四门的仪式。清代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夏至磔狗御蛊毒”,俗语云“夏至狗,无处走”,可知早期人们在夏至食狗的习惯。但由于狗肉性燥热,后来人们便渐渐改为在冬天烹狗,故大小茶楼餐馆都有冬令狗肉经营,大排档则特设露天围炉狗肉煲。狗肉香味浓郁野异,故广州人又有“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唔稳”的趣话。

此外,为迎合广州人“冬令进补”的习俗,饮食行业也十分注重药膳、炖品的供应,飞禽走兽,各适其适。

上一篇: 饼饵、糖果特色 下一篇: “无鸡不成宴”——广州的鸡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