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是广州工业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经过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广州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9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329.21亿元,工业规模在全国大城市中排第五位,成为广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广州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考察
建国前,广州是一个轻工业、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2.97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9.8%。广州重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几个规模不大的金属轧延厂和机械修配厂,一个生产很不正常的水泥厂,以及产量极少的化学工业。 可以说,广州工业是在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开始工业化进程的。
广州的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内容上,强调要实现工业化,乃至规定工业内部的结构。这是广州现代工业奠基时期。
1949年9月全国解放前夕,共产党领导人对新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作出了规定,鉴于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后,党中央又提出,目前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五”时期我国的主要战略目标,一方面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是在实行工业化方面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根据全国的总任务,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广州市委和市政府提出把广州从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从商业城市变为工业城市的构想。
50年代中期,广州顺利完成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各项改造任务,并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适应这样的形势,1956年6月,广州提出“将广州市发展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而交通运输和商业仍有一定比重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城市”。 从此,广州工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广州工业开始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建和扩建了一批轻纺、机械、食品和药品工业企业,包括广州造船厂、广州农药厂、流溪河水电站、广东拖拉机厂、广州造纸厂、华侨糖厂、广州水泥厂、广州缝纫机厂等一批工业项目。这一时期,广州工业总产值增幅较大,其中重工业和现代工业发展较快,比重逐年提高。1952——1957年5年中重工业产值增长了3.15倍,大大高于轻工业产值1.71倍的增长水平。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5.09%提高到21.35%。同时轻工业仍是广州工业的优势,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8.65%,并以食品和纺织业为主,形成广州工业发展的支柱行业。
50年代后期,在 “大跃进”的大背景主导下,1959年3月广州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总任务是:“把广州从一个一般的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为华南的工业基地,以达到基本上能够装备地方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负担起广东省以及华南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任务,成为华南的工业基地。”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广州工业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全市扩建和新建了一批钢铁、轻纺、支农的骨干企业,增加了一批生产能力,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基本形成了广州的工业布局。同时,由于“大跃进”的影响,此时工业发展的代价也非常巨大 ,包括动员了几十万群众,投入了数以千万元的建设资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浪费以及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从1961年起,针对“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困难局面,广州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广州工业重新调整布局,重点压缩了冶金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强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援。整顿了企业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终于赢得了工业经济建设的全面好转。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27.83亿元,比1962年增长57.70%。 经过调整,工业生产走上了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轨道,为此后广州工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已经走上正轨的工业生产重新陷入混乱状态。这一时期,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效益全面下降,技术水平大大降低。除了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时,工业总产值增长12.12%,和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增长12.88%之外,其余年份分别只增长1.1%、1.8%和6.8% 。这个时期,在工业建设中还执行了“战备疏散”的方针,搞了一批“小三线”企业,并重点建设了一批重工业。十年的基建投资达8.4亿多元,其中重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1.8%。
“文化大革命”后,广州对工业生产进行了整顿,使工业生产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停滞乃至亏损倒退转为盈利发展。
到1978年,广州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轻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技术条件比较好,出口产品占一定比重的工业城市,产值从1949年的2.97亿元发展到1979年的74亿元 。
第二阶段:1979年——今天,这是广州工业改革开放腾飞时期。内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重新规划工业建设,成为广州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广州的工业化战略是:调整整顿——改革开放——深化改革——优化重组。
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广州对工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发展在广州有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的轻工业和外向型工业,重工业逐步转向为轻纺工业和技术改造服务。80年代中期开始,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取代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80年代,广州工业发展速度快,总体实力大大增强,外向型工业迅速崛起,乡镇、街道工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产品开发上,家用电器、针织产品、工艺美术、塑料制品、中西成药、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等一大批产品进入了“广货”行列。1990年,广州工业总产值达到442.44亿元。随着实力的增强,广州工业在全国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全国10大城市(含京、津、沪)中,广州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创造的利税总额居第四位。
90年代,广州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工业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总体规模明显增大。工业企业在拓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也着力改造传统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90年代末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广州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构想。工业领域中,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就成为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1——2000年,广州工业总产值以年平均20.8%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00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在全国10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工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45.50%。这时,广州工业拥有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形成以优势企业为支柱,轻重工业并举,综合配套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合理的工业布局,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
进入新世纪后,市委提出,广州是广东省发展装备制造业最有条件的城市,要以造船、汽车、重型机械、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走出一条发展技术装备的新路子。广州于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华南地区科教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产业链条集聚的转变。2003年后,广州重组了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使之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广州工业化进程正式步入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阶段。
目前,广州三大支柱产业(汽车、电子、石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大发展,逐步主导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其中,石油化工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引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
2008年,广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到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5329.2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970.2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
二、广州工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
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建设,广州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走上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开创了振兴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新篇章,目前广州已成为华南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1、发展速度快,实力大大增强
1949年,广州工业总产值只有2亿多元。由于广州地处海防前线,缺少国家投资,工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工业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开始,广州工业总量依次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8000亿元台阶,2008年超过12000亿元,2010年达到15329.21亿元,年均增长超千亿元,年均增速17.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3%。
2、重工业从基本空白的状态中发展,并以较大的幅度增长,广州成为华南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1949年重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例为10.2%。从2003年、2004年到2005年,广州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49.5%到53.4%再到60.49%,一年一个台阶。2004年是广州工业史上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广州的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了轻工业,实现了以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使广州经济的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步入经济增长的“长周期”。2009年广州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359.66亿元,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4.7%,规模以上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6%。 广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3、工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显著进步,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广州国际生物岛、中新知识城、南沙新区等重点区域和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建设成绩突出。2009年,由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参与研发设计的我国第一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吨位级别的30.8万吨油轮“新埔洋”号出坞,2010年9月广州汽车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正式下线,首款粤产混合动力轿车和国内直径最大的复合型盾构机下线。这一切标志着广州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顾60多年的发展道路,在广州工业进程上可以得出一些深刻的经验教训:
1、工业化战略要立足本地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一五”时期,广州工业发展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工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广州工业在底子薄、原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取得持续、高速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五”目标。但在“大跃进”时期,我们提出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广州轻纺工业发达、原材料和能源不足的实际。事实上,广州当时并不具备系统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客观条件,这一时期广州工业生产基本建设的高指标,大大超过了国家财力的可能,破坏了财政的收支平衡。1960年与1957年相比,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00.9%,而财政收入仅增长64.18% 。
长期对工业生产建设的高投入,也超过了农业可提供的农副产品的能力,破坏了工业与农业的合理比例关系。从一五计划开始,我们就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农产品供应就比较紧张。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我们通过设置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分配资源。据统计,我国农业部门每创造100元价值,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到工商部门实现的量是:1952年17.9元,1957年23元,1978年25.5元,1984年10元。累积下来,从1952年到1984年32年间,我国农民无偿地向国家提供了8000亿元左右的积累资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换来来的。而长期保持这种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必将极大地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受到农民的抵制。
“大跃进”时期的全民大办工业运动,广州提出了“材料自己找,设备自己搞,机床自己造,安装自己包,劳力自己配,板工自己调。”由于忽视了现代化企业的特点,片面强调群众运动的作用,不讲条件地发动广大职工破除迷信,敢想敢干,这种无视科学的盲目做法最终使工业管理陷入混乱。
2、在发展目标上,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忽视效益,单凭热情,不讲科学
“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存在着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的现象。当时我们提出了争取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在“大跃进”的方针指导下,各个企业都一次再次地在指标上层层加码,许多企业几番甚至十几番、几十番地提高了计划指标。1958年,广州工业总产值原计划为12.49亿元,修订后为17.57亿元。为了发动全民炼钢,全市工农兵学商,各部门、各级党委,都成立了钢铁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委第一书记挂帅,男女老少齐动员,组成了庞大的钢铁冶炼兵团,动员了全市以10万计的群众参加土反射炉的干法生产。在1958年11月20日的“放射钢铁丰产卫星日”,全市有20万人参加“钢铁冶炼生产大会战”,当日竟宣称炼出1.53万吨钢、532吨铁,高产的数字掩盖了巨大的投入和极其低劣的质量。
1958年以前,全市仅广州第一重型机器厂有一座电炉,日产钢20吨。1958年,广州新建的钢铁厂有5间。但这些钢铁厂大多数是昙花一现,在“大跃进”后停产或转产,带来极大的浪费。
此外,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忽视规章制度和科学管理,使工业生产秩序和企业管理混乱,造成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生产成本高,亏损大,事故频繁。以煤炭工业为例,1959、1960两年原煤共计亏损992.7万元,事故死亡54人,重伤32人,轻伤341人 。
3、工业建设不能脱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孤立进行
改革开放前,我们对工业化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和片面性,如把优先发展重工业曲解为“以钢为纲”,把自力更生曲解为“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等等,这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实践上,一切围绕工业,以工业为中心,为重点来进行整个广州的经济建设,甚至把工业视为城市的惟一功能和惟一生产行为,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忽略商业、金融业、饮食服务业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结果是为城市自身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以及为整个华南区域经济服务的第三产业日益衰退,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商品供给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