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跨越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广州篇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4-29
  • 浏览数:

  在中共中央关于小康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下,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广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围绕着人民的政治、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领域,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并取得了辉煌业绩,一步一步奔向小康社会,并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D?D率先实现现代化[①]迈开了崭新的步伐。

  一、改革开放前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前夕,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有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广州1978年经济社会主要数据与指标加以了解:1978年,广州三大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1.67:58.59:29.74;广州总人口482.9万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907元;城市建成区面积89平方千米;市区10层以上建筑只有24栋;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员之比)1614元/人;广州市生产总值[②]43.0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十大城市第六位;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4.0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只有25.56亿元;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比重61.3%(其中,种植业产值比重78.09%;林牧副渔业产值比重21.91%);贸易、餐饮、服务业网点6143个,平均每万人占15个;每万人拥有公交车4辆;自来水日生产能力11.76万吨;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02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42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250元;恩格尔系数[③]62.0%;非食品支出比重38.0%,购买商品支出比重89.1%,非商品支出比重10.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3.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84平方米。[④]

  建国后,作为华南第一大城市的广州,本来已成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但由于“左”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人为地堵塞了纵向横向流通渠道,重工轻商,削减商业网点,结果导致工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城乡居民卖难买难,传统的商业经营和服务方式无用武之地,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被削弱了。同时,由于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尚未完全清除,遭受严重破坏后的国民经济重创未愈以及长期实行计划经济[⑤],等等,导致了1976年10月?D1978年10月这段时间里,经济疲惫,市场波动规律不明显并处于低速运行状态,市场上生活资料货源不足,商品供不应求,不得不采取凭票证限量供应的政策。据统计至1978年,市区零售网点只剩6143个,广州居民需凭证购买的消费品达65种。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低下,居民基本生活用品和生活能源也就得不到满足;社会文化生活单调;人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二、启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开始复苏和初步发展?D?D从改革开放的起步到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1978年~198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⑥]1983年开始,先后组织了各方面专家,围绕如何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问题进行研讨,达成最后共识?D?D对于作为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以至华南地区工业、科技、金融、饮食服务、交通通讯最集中、力量最雄厚的中心城市的广州,本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固然重要,但其更重要的功能,是在于组织华南地区或更大地区的区域性市场,实行区域的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组织华南地区经济的运行,达到整个区域的最佳经济效益。随后,广州制订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广州文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广州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纲要》,并于1987年8月广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执行。至1988年,广州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和发展战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广州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心城市作用逐步发挥,人民的生活领域越来越广,生活质素越来越高。

  首先,通过两年来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逐步趋于协调。

  在工业方面,从广州的实际出发,以发展轻纺工业为重点进行调整,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技术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使用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的原则,加强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一批“拳头”产品和日用机电重点产品取得较大的发展。重工业围绕着发展轻纺工业、农业和扩大出口,调整了服务方向。通过调整和整顿,轻工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加快了工业的发展步伐。这段时间里,广州围绕抓好企业的调整和全面整顿,加快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继续增长做工作;工业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以产品为龙头,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调整产品结构,以发展适销的消费工业品为主,向高、精、尖、新迈进;抓好能源的开发和节约工作。

  在农业方面,郊县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为城市服务”、“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等方针进行调整,在努力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保持粮食生产有所增长的前提下,把过分集中搞粮食生产的单一结构,逐步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结构;按照“贸工农”的顺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进行改革,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抓好蔬菜和生猪的生产;商业工作积极引导生产,安排市场,保证了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糖和“菜篮子”主要商品的供应;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调整郊县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全市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多层次安排发展;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继续搞好市管县,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社会服务工作。

  另外,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在非生产性建设中,增加了与人民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城市公用事业、居民住宅等方面的投资;还增加了对智力的投资。

  第二,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业方面,推广和不断完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开展多种经营项目的专业户、重点户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构,使承包初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发展商品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工业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把基层企业搞活,并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把企业搞活。在企业内部要完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加速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2)进一步改革流通体制,搞活市场。彻底打破批发层次和地区、行业界限,大力办好各种贸易中心。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自营、联营、代购代销、代储、代运,现货与期货结合,批发与零售结合,做到灵活贸易,服务周到,购销放开,货畅其流。商业改革不能只为企业得利,要把维护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把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作为考核企业和职工的重要内容。(3)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实行上述各种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步改变了财政上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状况,把企业的责、权、利和职工的责、权、酬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作用。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广州市充分运用中央给予的权限和优惠政策,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地方性优惠措施,从发挥广州的优势出发,努力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积极加快利用外资及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做到高速度,高水平。积极搞好“对外一条街,对内一条龙”的工作,尽量做到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抓紧对外经济方面各项条法的制订工作。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逐步开拓了对苏联、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台湾客商逐步进入实质性的经贸合作。

  对内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渠道和多种经营方式,搞活经济。积极发展国内的经济技术协作,实行“外引内联”相结合。要放宽政策,敞开大门,服务全国,扬长避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加强与中央企业、大专院校及广大腹地、原材料基地、珠江三角州地区的协作和联合。抓好广州市工业生产所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的协作引进,建立一批原材料、燃料供应基地。按系统、行业全面规划与内地联合在广州加工产品并向郊县和内地转移。积极发展“南菜北运”、“南鱼北运”、“广货北上”等业务。

  在搞活经济的同时,还注意加强经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地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引导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工作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前进。

  第四,以美化广州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州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市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和风气,建立文明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方便、整洁的生活环境。“二年美化广州城”,使广州在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美化单位和家庭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明显的改观。

  至1988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24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39倍;社会总产值539.29亿元,国民收入完成188.5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45倍和2倍。1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速度是:国民生产总值12.98%;社会总产值13.17%;国民收入11.63%。反映国民经济全貌的几个综合指标都翻了一番多。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1988年的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2.52倍,平均每年递增13.41%,高于改革、开放前26年每年递增速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个劳动者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每百元资金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吨能源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均比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增长1倍多。农业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5倍多,形成了以种养业为主体,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为两翼的农村经济结构新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0年来,广州在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国际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8年的外贸出口额比1978年增长了7倍,平均每年递增23.15%。1978年以前出口额最多是1亿多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只有4%左右,而1988年则占20%以上。在利用外资方面,从1978年至1988年,广州市签定的独资、合资、合作、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合同累计1161宗,客方投资21.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1000多项,生产线200多条,总用汇5亿多美元,对提高广州市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至1988年,广州的市政建设、交通、邮电市场、科技、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10年来,广州市的市政建设投资达18.23亿元,约为前26年的4.2倍。新建了一批立交桥、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并首次在广州兴建了两条高架路,新开和扩宽了广州大道等10多条主干线,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均成倍增长,使交通拥挤等问题得到缓解。住宅建设,10年超过前30年的3倍,至1990年,基本上可以解决人均2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

  --交通、邮电畅通发达。10年来,广州市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的运输中枢,适应对外对内开放的形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运输网络得到扩大和发展,1988年与1978年比较,铁路运输货运到发量增长50.4%,航空客运量增长11.7倍,广州港务局货物吞吐量增长2倍多。电信业落后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村实现了乡乡通电话,市内电话装机总容量从1978年的2.2万门增至1988年的25万门,增长11.4倍,市内电话拥有比例从1978年的80人1部,发展到1988年的16人1部。

  --市场繁荣兴旺。全市商品零售总额10年增长了7.2倍。通过改革批发体制,发展集市贸易,建立各种行栏、货栈、贸易中心,发展全民、集体、个体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商业,使整个市场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活跃局面。

  --科技、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改革科技体制,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结合。到1988年,建立了各类科研生产联合体300多个,市属4县、8区全部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了8000多人的专职技术开发队伍。从1980年至1988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35万项,推广应用1.05万项。高等院校从15间发展到25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倍增加。中、小学发展迅速,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更快。全市已接近普及9年制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988年全市有医院床位2.27万张,比1978年增长64.4%;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9万人,增长56.83%。

  --改革开放,人民得益。改革10年,是解放后广州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1988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889.04元,比1978年的442.08元增长3.27倍(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2.35%)。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主要商品的消费量和耐用商品的拥有量不断增长,各种中、高档消费品已进入了普通家庭。此外,居民的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1988年末,城市居民存款余额94.4亿元,比1978年的5.7亿元增长15.7倍。不少城市家庭已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全市农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的250元提高到1988年的1324元,增加了4.3倍。

  另外,1978年至1988年,广州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竞争观念、快节奏的时间观念、讲究真才实学的人才观念。广州人参政议政意识强,特别是对政府决策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和意见。“市长专线电话”开通后,市民打电话给市长最多一天达158次;“市长专邮”已成为市民们给市政府出谋献策的渠道;举办“假如我是广州市市长”的活动,有6000多人参加,提出建议9000多项;“住房制度改革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千家谈”、“高架路工程论证”等民议活动,都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

  继解决温饱问题后,至1988年,广州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物价平稳,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有新的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如下表所示,全面改革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小康生活基本标准。

年份   指标 1978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全国小康基本标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907 2536 3092 4205 2500[⑦]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29.74 40.30 43.7 42.96 40[⑧]
农民人均年收入(元) 249.80 857.17 1074.92 1324.48 1200
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442.08 1299.64 1500.99 1857.30 2400
    (表1:广州达到基本小康部分主要指标的比较)

  三、

  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更高目标,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开坚实的步伐?D?D从基本小康到殷实小康、初步富裕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1988年?D?D2003年)

  1992年,继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党的十四大正式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抓住这个思想解放契机,在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州坚持“开拓进取,稳中求快,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发展思路,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加快广州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总体规划现代化建设,1993年7月,广州市政府正式颁布《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下称《方案》),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即是1991年?D?D2005年15年的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总体部署。在这个方案的总领下,广州具体实施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打基础阶段(1991~1995年)

  “八五”时期,是广州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既富有成效而又充满挑战的时期,广州人民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求实探索,奋发图强,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计划。这五年,是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总量增加最多的时期。初步统计,“八五”时期,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9.86%、17.48%的速度快速增长,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52.71亿元,比1990年增长1.4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4倍,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围绕《方案》提出的本阶段的发展目标?D?D全面实现殷实的小康目标,各项主要指标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80年代末期水平。从1991年起,广州通过建立以商品市场为核心以及要素市场相配套的统一开放、相互联系、竞争有序、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最早制定了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993年7月,广州颁发了《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个体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的论断,开始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根据江泽民同志1993年9月在广州召开中南、西南十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发表的关于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广州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农村、科技、外经贸、财税、转变政府职能、教育、体育、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等13个方面的子方案,也相继制订并开始实施,广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踏上新的征程。同年 12月21日~23日,中共广州市委召开六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实施意见》,决心先行一步,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率先建立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开关键的一步。在着力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同时,为经济快速增长选定新的生长点和新的动力源,全面展开跨世纪的经济建设布局,加快基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扶持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及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的初步形成,使全市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后续能力基础。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体架构,并开始体现和发挥新体制具有的效率与效益。

  (一)农业迅速发展。“八五”时期,我市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正在迅速向城市型农业、城乡一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7亿元,比1990年增长60.92%,平均每年增长9.98%,这样的发展速度为过去各个五年计划时期所少有的。农业商品率由1990年的74.65%提高到1995年的83.0%。优质、高产、高效的“三高”农业迅速发展。 “菜篮子”建设继续加强,“八五”期间,广州市建成各种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蔬菜基地常年保持在17万亩左右。 “八五”时期,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91.31亿元,比1990年增长6.79倍,年均增长50.77%;乡镇企业总收入736.74亿元,比1990年增长6.6倍,年均增长50.04%。

  (二)工业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发挥。“八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发展的新时期,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95.87亿元,比1990年增长2.08倍,年均增长25.24%;全市工业总产值1856.13亿元,比1990年增长2.12倍,平均每年增长25.52%。“八五”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与“七五”时期和“六五”时期比较,分别高12.45个百分点和12.69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八五”期间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八五”时期,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属工业为主体,区街工业和乡镇工业两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区、县级市的工业有长足发展。外向型工业有较大发展,1995年,广州市“三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587.25亿元,比1990年增长5.59倍,“三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89%。一批拳头产品相应形成,如标致汽车、五羊摩托车、电梯、电池、家用电器等。

  (三)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并形成一批新的生产能力,加快了城市建设。“八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91亿元,比“七五”时期增加1406亿元;“八五”时期是建国以来各时期投资增速最高的一个时期。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快了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的速度,“八五”时期房屋竣工面积达到1630万平方米,年均竣工326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区。“八五”期间,广州市加快了能源、交通运输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主要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和60万千瓦的珠江发电厂、市内程控电话新增100.9万门、全长22公里的广州北环高速公路、横跨市区南北的东濠涌高架路等。与此同时,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八五”时期累计,我市城市建设投入149.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加124.9亿元。加强道路系统的改造和建设,五年来新扩建道路长度68公里,面积199万平方米;各种桥梁94座;新增日供水能力107万吨,建成了日产39万立方米的广州油制气厂、日处理15万吨能力的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东濠涌高架路和珠江隧道的建成通车,整治、扩建东风路和解放路等多条主干道及出口路段,完善了以广州为中心,贯通省内、幅射境内外的公路网络。1993年9月,广州作为国内第一个城市被接纳为世界大都市协会正式会员。从全国首次市政公用设施普查的资料反映,至1995年6月30日止,我市城区绿地覆盖率为21.97%,人均绿地面积4.52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6.2平方米,用气普及率86.2%。广州市连续五年进入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行列。交通、运输、邮电业务迅速发展。“八五”时期,广州交通枢纽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公路和电信建设均提前完成“八五”计划。1995年客运量16442万人,比1990年增长73.79%,年均增长11.69%;港口货物吞吐量8305万吨,比1990年增长62.88%。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1256万人次,成为国内最繁忙的三大航空港之一。“八五”期间,我市邮电通信建设发展迅速,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1995年,无线寻呼机用户7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42万户;市话普及率由1990年平均每百人9.49部提高到1995年的平均每百人40部,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广州市已有七成以上的家庭装上了电话,公用电话遍布公共场所及大街小巷。近年来先后开通的声讯台、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图文等新业务,使广州形成一个无线、有线相结合,连接国内外,空中、地面、地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四)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八五”时期,广州市继续扩大开放,使广州市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增强。1995年,广州市外贸出口总值达62.04亿美元,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和深圳,居第三位,外贸出口已成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1991-1995年累计,外贸出口总值190.81亿美元,比“七五”时期增长2.72倍;“八五”时期年均增长33.87%,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同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1.49%上升到1995年的41.11%。出口市场已由过去集中在港澳地区,向以港澳地区为主的多元化市场发展。1995年广州市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20个。外贸出口基本形成外贸专业公司出口、“三资”企业出口和工贸企业出口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八五”时期,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68.71亿美元,比“七五”时期增长5.32倍。同时,利用外资新建了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1993年和1994年是利用外资最为活跃的两年,这两年合计利用外资35.12亿美元,超过了前14年实际利用外资的总和。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较大发展。继1984年成立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八五”期间又先后成立了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沙经济开发区、广州保税区等。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利用外资、引进、消化、推广、应用境外高新技术方面,发挥了窗口和其他的积极作用。

  (五)市场繁荣兴旺,初步形成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八五”时期,广州市场繁荣活跃、稳步增长。199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46.83亿元,比1990年增长2.70倍。“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29.91%,比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六五”时期高9.31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高15.38个百分点。广州市在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集体、个体、私营。同时在商业零售领域引进一些国际著名的商业集团,合资经营零售商业和餐饮业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1995年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54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74个,批发市场已形成一个大中小相结合的多层次批发商业体系。

  1995年,广州市社会商品总购进和总销售分别达到1562.08亿元和1603.96亿元,比1990年增长5.3倍和6.22倍。此外,市场建设中对商业经营组织形式进行了革新,如组织仓储式商店、连锁经营店等,使市场主体向多层次发展。“八五”时期,广州市的消费观念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吃的方面已由量的满足转化为突出营养、方便和合理搭配;穿的方面讲求突出个性、多样化和时代感;用的方面规格、档次不断提高。

  控制物价取得预期成效。199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3.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9.7%,价格升幅比上年升幅分别回落6.5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升幅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六)科教文体卫事业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广州汇集了全省80%的研究开发机构,学科专业较齐全,攻关能力较强。至1995年底,广州地区已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523个,比1990年增加69.26%;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89万人,比1990年增加4.25%;全市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45.28万人。“八五”时期,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47项,推广应用221项。

  “八五”时期,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1995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14.87人,比1990年的11.1人提高了34.0%;中等教育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比例,由1990年的1:0.36调整为1995年的1:0.5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社会力量兴办的大、中、小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已成为我市教育的组成部分。小学入学率从1990年的99.85%上升到1995年的99.92%,初中升学率由60%上升到77.99%。

  “八五”时期,广州文化市场繁荣、活跃、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兴建了广州艺术博览中心、广州购书中心、广州芭蕾舞团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199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比1990年增长18.75%,出版报纸18亿份、各类杂志1.98亿册、图书3.69亿册,分别比1990年增长54.64%、81.65%和31.79%。

  广州市卫生医疗条件有较大改善,加强了防病、治病工作,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全市各级卫生医疗机构2238个,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9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达3.63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达4.47张,居民预期平均寿命不断提高。

  “八五”时期,广州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世界冠军27个,获亚洲冠军9个,获全国冠军131个。“八五”时期,广州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以及全国单项比赛、中外足球赛等,扩大了广州在海内外的声誉,起到了展示广州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窗口”作用。广州正向着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要求发展。

  (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八五”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以“温饱型”为主逐步向“小康型”为主转变。据抽样调查:1995年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8553元,扣除价格上升因素后,比1990年实际增长68.38%,年均增长10.98%,已超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六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4483元,比1990年增长1.91倍,扣除价格上升因素,实际年均增长8.36%。居民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呈递减趋势,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家用电器拥有量逐年增多,普及程度在全国大城市居领先地位。1995年,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彩色电视机111台、洗衣机105台、电冰箱102.3台、照相机66架、高级音响40.7套、空调机57.3台,分别比1990年增长25.14%、20.27%、17.18%、95.85%、1.35倍和43.1倍。“八五”期间,我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不只是停留在满足温饱而已,而是有了更多追求,购房、装修房子开销增加,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文教服务、个人消费等项目支出金额和比重均上升。随着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施,居民在旅游、饮食、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开支会继续增加。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61平方米,农村居民的生活住房面积27.59平方米,“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3.76%和2.52%。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失业基金,实行了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以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市政府并订出职工最低生活保护线,使部分低收入职工生活得到保障。

  第二阶段: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阶段(1996~2000年)

  “九五”时期是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5年来,广州市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等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国内十大城市中保持领先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的台阶,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

  1996年,是广州市执行“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同时又是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启动年份。在新的征程中,广州市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存在问题,增创新优势,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实施“九五”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围绕《方案》提出的本阶段的发展目标?D?D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中期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开始接近上述国家和地区当时的平均水平。广州在大力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超前建设适应国际大都市需要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1995年把广州定位为未来中国重要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国际贸易大通道、大口岸的基础上,1998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以加速增创广州开放新优势的进程。全面推动第三产业高度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的服务业比重提高,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群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已经形成壮大,并大力向海内外拓展;至199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已初步构筑起类型相对齐全、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金融投资、外向型经济、城市经济现代化、宏观经济管理等市场体系框架,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规范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基本形成能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至2000年,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明显强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格局初露端倪。

  (一)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均衡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九五”时期广州市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均衡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各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2.5%、13.4%、13.1%、13.2%和13.3%,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7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接近翻一番,比1980年翻四番半,“九五”时期年均增长1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1.94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3.43万元,按当年国家平均汇率计算,1997年广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2000年突破4000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63.0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10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九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5.8%和15.7%。物价变动较为平稳。“九五”时期,物价涨幅一直在低位水平上运行,2000年与1995年比,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3.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9.4%,年均上升1.8%,比“八五”时期的升幅有较大的回落。

  (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在“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方针指导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5.91∶46.67∶47.42变化为2000年的3.97∶43.44∶52.59。“九五”时期,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4%、13.3%和13.7%。广州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程度明显提高,现代化都市农业展露新姿。广州工业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工业整体呈现生机和活力,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广州市优先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业、建筑与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0%左右。以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广州经济增长格局从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九五”时期,广州对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新的探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公有制企业进行规范化改革,增强公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并围绕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增值率的问题探索研究,从而建立制度严密的国有资产监督和营运体系。通过解困转制、“抓大放小”、优化资本结构、扶优扶强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广州的“龙头工程”。按照广州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58家大集团,集中培育几个“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产生战略互动作用,积极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促进了优势企业规模化,国企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一批亏损和困难企业重获生机,成功解决了广州标志汽车和乙烯工程两大困扰广州工业多年的问题。另外,占国有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采取购并与联合的手段,下放、放开、放活,促使其在竞争中逐步提高竞争实力和活力。公有制经济渐渐在经济发展中重新抬头,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至1998年,广州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近100家,有限责任公司2万多家,其中,在国内上市公司12家,境外上市公司5家。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广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总量大、发展健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至1998年底,私营企业3.06万户,城乡个体工商户达21.17万户。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达1/3左右,工业和商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均接近1/2。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广州市经济增长所起作用的日益增大,有力地促进了广州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现代化都市雏形逐渐显现。  “九五”时期,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使广州不仅成为了全国具有较强活力的特大城市之一,而且也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和城市群的迅速崛起。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21.13亿元,“九五”时期年均增长15.3%。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45.19亿元和3895.49亿元,“九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2.6%和24.3%。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作用增强。同时随着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空综合性立体化运输网络已逐步形成,广州不仅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港口和最大的航空港,而且还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网络的核心。各种通讯手段迅速发展,全市实现程控化并已开通了综合数字网、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移动电话网、卫星网等通信网络。2000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172.09亿元,“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0%。城市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17部,在十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交通、通信总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五)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进入新阶段。“九五”时期,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广州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实施多元化战略,把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使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九五”期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达958.47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63.3%,其中,海关出口总值达517.26亿美元,增长65.2%。2000年,海关出口总值达117.9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19.8%。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拓宽、质量提高。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8.3亿美元,为“八五”时期的2.14倍,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3.1%。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个项目规模,由“八五”时期的90.4万美元提高到“九五”时期的402.74万美元。吸引外资领域扩展到工业、贸易、饮食、金融、房地产、农业、旅游等各个领域,境外跨国公司也纷纷在广州投资设厂。

  (六)城市建设大规模推进,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有大的改观。  “九五”时期,广州市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围绕“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加快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城市形象工程建设步伐,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九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56.27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1.13倍,年均增长7.5%;全市用于城市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亿元,比前八个五年计划总和还大得多。广州市的公路、桥梁、港口、机场、水电、能源等设施得到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大为好转,跨江大桥、地铁、环城和连接省内主要城市高速公路、内环路等一批基础性重点工程项目迅速建成投入使用。

  (七)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向发展享受型转变。  “九五”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3967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6086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4.5%和35.8%,年均增长9.1%和6.3%。在消费结构上,城市居民从追求数量向讲求质量转变,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增加。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50.2%下降到2000年的42.6%,居民在购房、购车、旅游、教育、娱乐、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增加。平均每户城市居民家庭每年用于旅游类的支出由1995年的611元增加到2000年的1260元。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手机拥有量由1997年的7.6部增加到2000年的72.2部,电脑由22.6台增加到54.2台,家用汽车由0.2辆增加到0.4辆。农村居民则从“温饱型”为主全面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继续得到较大改善。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展示了现代化文明城市风采。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九五”时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技进步对广州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1996年~2000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5项,推广应用达529项。到2000年止,科技进步对广州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1%,比1995年提高7.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崛起。2000年全市经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31个,高新技术产品427个;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487.3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72%,比上年比重提高3.48个百分点。全市共有各类高等院校59所,2000年招收学生13.11万人,在校学生32.86万人,比1995年分别增长1.11倍和69.6%。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第三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2001~)

  从2001年起,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广州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励精图治,齐心协力,依靠全市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围绕本阶段的发展目标?D?D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届时的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形成并基本完善,建立新的基本经济制度。至2003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各种经济成分都能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对广州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打开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基本实现高度化。改革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使广州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城市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准,城乡人民生活进入富裕水平阶段,广州成为南中国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高科技轻型工业中心和交通运输中心城市,推出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的战略,使广州市场纳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主流,从而全面增强了广州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综合实力。成为在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五通”工程,全市行政村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积极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不断完善特困人员基本医疗救助制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生活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做好五道保障线的衔接工作,提高了基本养老金水平,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人数保持增长;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近3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参保。至2003年,广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化大都市建设阔步前进。

  (一)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公共卫生水平。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广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处变不惊,果断决策,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依靠广大医务人员,依靠科学,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领导机制、病人救治、疫情防控、科研探索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广州特色的有效做法,学校不停课,工厂不停产,市场不关门,机关照上班,保持了社会稳定。全市上下大规模开展以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为人民健康而战”两大战役,构筑起抵御疫情的坚强屏障。我市非典病例治愈率达96.54%,死亡率仅3.46%,创造了全国、全世界最高的治愈率和最低的死亡率,确保了第93届广交会如期成功举办,在全省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全市人民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心态平稳,沉着应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涌现出以钟南山及广州呼研所、市第八人民医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邓练贤、叶欣、陈洪光、范信德等英雄人物,充分体现了广州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我们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健全疫情监测、防治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长效防控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公共卫生水平。

  (二)经济增长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

  经济社会发展集中体现在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指标?D?D国内生产总值(GDP)。1992年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成为建国以来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广州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到2003年增长速度惊人,平均约六年上一个新台阶,尤其2003年创近8年来新高,成为国内GDP总量超3000亿元的三大城市之一,全年经济增速比全国和全省分别快6.5个和1.4个百分点。具体递增历程看表2:

  表2: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⑨]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广州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十大城市中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1997年广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895万元,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⑩],在国内十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九五”时期,广州经济运行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平稳发展轨道,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华南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广州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为广州人民的物质、政治、精神生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后盾。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11.67:58.59:29.74,调整为2003年的3.0:43.4:53.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广州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分别增长26.5%和24.3%,新增工业产值917亿元。工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个百分点。汽车、电子产品和石油化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达1610.07亿元,增长48.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68.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9,比上年提高25.4点。

  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随着一批跨国公司落户和增资,广州本田汽车24万辆和广州花都东风乘用车15万辆产能改造、广州丰田50万台汽车发动机、南沙300万吨造船基地、广钢与日本JFE年产40万吨汽车镀锌板、广石化1000万吨炼油和乙烯80万吨产能改造、南科集成电路、美国慧视光电技术产品以及广州出口加工区本田广州轿车出口基地、年产量80万吨联众不锈钢、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拟在广州设立快件转运中心等一批生产力骨干项目顺利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形成。广州开发区经济实现高增长,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180.7亿元,增长0.7%。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及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农田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新的提高。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中心镇建设试点全面启动,开局良好。

  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最终消费对广州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60%以上,广州在人们眼中已是一个消费型城市。至2003年,市场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已从“量”的满足到“质”的追求。国内商业购进总额和销售总额比1978年翻了三番多,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8%和18.4%。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4.27亿元。汽车、通讯产品、家用电器、体育健身用品、科普文化娱乐商品的销售增长较快,成为2003年的消费亮点。消费市场规模和模式不断扩大与更新,一批商业街、步行街、专业街陆续出现,一批综合性、专业性批发交易市场和肉菜市场相继涌出。重要商品的调控体系日趋完善,‘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做到货源充裕、上市均衡。至2003年,已初步形成了网点多而广、城乡互动、内外交流、批零并有的开放型的商品流通体系。连锁超市、专业市场、货仓式商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经营方式日益新潮多变。商品的数量和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广州告别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转变,基本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以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新三件”为代表的家用电器,早在1986年?D?D1987年间便已基本普及。200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4.27亿元,增长9%。现代商贸流通业向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批发市场建设、肉菜市场超市化改造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汽车、通讯产品、家用电器、体育健身用品、科普文化娱乐商品成为新的消费亮点。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克服了非典影响迅速恢复。商品房实际销售合同金额增长8.2%。闲步广州街头,可见商厦林立,商铺接踵,大街小巷,一派现代化繁荣景象。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349.4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68.89亿美元,分别增长25.1%和22.6%。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呈现总量多、制造业多和大项目多的特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和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30.64亿美元和40.22亿美元,增长15.5%和27%。新批投资和增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5个。至2003年,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15家进入广州,投资设立20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8.2亿美元。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境外投资的主要力量。

  财政金融形势稳定。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4.75亿元,增长15.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15亿元,增长13.3%。广州地区组织的国税、地税及财政收入达到1115.57亿元,净增167.47亿元,增长17.7%。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676.72亿元,贷款余额为6127.2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4%和16.1%。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城市建设保持高强度投入。1998年?D?D2003年五年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52.12亿元,共建成180多项重要基础设施。其中,单2003年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60亿元。地铁、机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解放初期,广州仅有公交汽车线路16条,运营车辆211辆,年客运量27182.29万人次。至2003年,城市公交汽车、运营车辆7051辆,客运量19.74亿人次。同时,相继建成了一批贯通东南西北交通的干道,拓宽改造了二十多条路段,建成十多座大型立交桥,兴建一批人行天桥,珠江两岸从一桥横跨变成现在九桥飞架;继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已投入运营,地铁三号线、四号线的建设全面展开,广佛线3个试验段已开工建设;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迁建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建成了新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段、华南路二期工程、广园东路延长线等一批高等级道路以及会展中心周边道路一期、夏港大道一期、白云一线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启动了广州大道天河北等一批交通节点改造工程;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和停车场建设有新的进展,信息化大交通建设全面铺开;新广州火车站前期工作正在启动。到2003年底,基本形成由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路网体系。解放初期,广州仅有广州(西村)电厂和五仙门发电厂;总发电能力只有3.2万千瓦。改革开放后,广州先后新建了大小发电厂近110间,总发电能力达到580.71万千瓦。水厂18间,自来水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11.76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512.9万吨。城市供电、供气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供电量达302.99亿千瓦?时;民用燃气生产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3年煤气销售量达1.94亿立方米,市区家庭按人口计算的气化率由1978年的1.13%上升到90%以上。广州开发区经批准扩区,有效整合周边地区资源,扩大了发展空间。南沙开发建设迈出新步伐,连接南沙和广州的快速交通体系和区内道路路网系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区内道路已全部开通,广州港南沙港区也在加快建设。广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全速推进。城市人防设施建设和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制定,明确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新战略,努力构建“青山、名城、良田、碧海”的山水生态城市。全面开展“治山、治水、治村、治小区”工作,加大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力度,着力整治脏乱现象和治理环境污染,推进“城中村”改造,城市净化、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启动“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经过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城市绿化覆益率不断提商,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78年的5.02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十区口径)9.44平方米。 2003年,全市共有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5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4%,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508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539公顷,新增公园12个,绿化覆盖率(十区口径)达34.2%,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84平方公里。白云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城区空气质量逐年提高,区域噪声连年下降,环境保护实现“一控双达标”[11]。2003年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规定优良水平的天数达86%,噪声污染持续9年下降。市区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4个,覆盖率达100%;环境噪声达标区25个,覆盖率达79.0%。先后动工兴建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和一批河涌整治、截污工程,着力改善珠江水质,城市水环境不断改善,市区珠江堤岸景观焕然一新。全市废水、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广东省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汽车尾气达标率达83.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建成全国第一座机械化垃圾分拣中心,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加紧建设,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

  大力推进“安全放心”工程。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和非典期间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快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体系建设,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狠抓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了以打击“两抢”、“两盗”犯罪为重点的专项行动,规范出租屋管理,加强治安联防组织和社区警务室建设,积极开展“禁毒03工程”,刑事案件自去年8月起逐月下降。加大反恐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及时处理和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确保了我市社会安定和治安稳定。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管理法规逐步健全,城市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以发展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医疗、社区体育为重点的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创建“示范小区”活动取得新成效。处理了一批“烂尾地”、“烂尾楼”和闲置地块,使三分之一的“烂尾楼”建设重新启动。“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对部分地区乱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逐步完善道路照明系统和光亮工程,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观。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荣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迎九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

  (五)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重点抓好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2%。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转制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单2003年就取消105项收费,在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试行行政管理“无费区”,降低了城市运行成本。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工作全面展开,财政国库管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落实,财政监督力度明显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外贸以及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7.64亿元,增长18%,私营企业达到78604户,增长18%。

  (六)科教兴市和文化强市工作迈出新步伐。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03年,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达5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3%。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建设步伐加快,黄花岗信息园被信息产业部批准为首个国家信息服务示范园。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科研机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基本建立,三分之一以上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0.5%和37.3%,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52.3%。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吸引了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继东山区后,越秀、天河、黄埔、荔湾、海珠等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和老城区“用地特困学校”改造取得较好成效。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录取率达89.65%。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民办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拓展。实现了市属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市属高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至2003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出版机构18家。全市现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8%,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5%。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D?D“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和第五届全国老年合唱节成功举办,由中央电视台与广州合办的中国(广州)新年音乐会和“魅力广州”大型元旦晚会展示了广州的风采和魅力。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文史、地方志编纂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南汉帝陵等一批重要遗迹,从化广裕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广州,日益显示她迷人的文化丰采,广州人民在这种岭南文化的陶冶下,整体文化生活有了质的提高。

  (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与提高,已达到初步富裕水平。。

  在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广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些年,广州的一系列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也由单一依靠工资性收入转变为多层次、来源构成多元化的格局,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迅速增长。2001年广州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降为40%,已达到富裕水平[12]。另外,广州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并逐步健全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体,工伤、生育保险共同发展的社会保险体系,构建起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最低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保障“五道防线”,实施了城镇特困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并做好就业工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见表3、表4、表5、表6)

  由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数据资料[13]表明:1992年至2003年,广州通过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经济社会得到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殷实小康及初步富裕阶段,并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更高目标,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开坚实的步伐。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价格微升、农民负担减轻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农民收入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1988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324.48元,已达到全国小康基本标准[14];至 2003年各项主要生活水平指标有惊人的提高。人均收入具体递增历程见表6、表7:

  (表5: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

  (表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

  居民收入和职工收入[17]的持续提高,促进了消费层次、结构的提升以及消费支出的增加。这些年来,随着消费结构的逐步转型,非商品消费或服务消费是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领域,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旅游、教育、保健、文娱、信息等服务性消费进一步扩大。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571元。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类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16.3%[18]。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达33.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16元。主要原因是农村私人建房得到有效控制,农户建房减少,住房支出下降所致。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恩格尔系数比重从1978年的62.0%,下降到2001年的40%,到2003年已为36.8%[19],非食品支出比重由1978年38.0%上升到55.3%;二是购买商品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89.1%下降到2003年的75%,非商品支出比重由10.9%上升到25%,这是人民生活有效改善的重要标志。据此可知,2001年始,广州市居民家庭总体水平已基本进入富裕生活水平。

  许多耐用消费品,过去只是少数富裕家庭才拥有,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城市居民家庭对电脑、移动电话和汽车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例如:摩托车平均每四户拥有一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电产品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已接近或超过100台[20]。1978年,市区平均每百人才拥有一部电话,至2003年,平均不到两人就拥有一部电话,每7人拥有一部手提电话,上网漫游成为新的热点。人均医疗保健类支出244元、交通通讯类支出475元、文教娱乐类支出606元。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82平方米增加到1998年的11.55平方米[21],基本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问题,职工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得到改善[2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由1978年的6.84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末的36.01平方米。部分农村居民还盖起了结构新颖、造型雅致的小洋楼。另外,人民寿命日渐增长,1998年?D?D2003年市民平均寿命从73.06岁提高至75.46岁。

  (八)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经过这些年,广州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务实、敢为人先、诚信敬业、面向世界、重利富民的精神,汇聚成广州人特有的文化素质,市民的现代文明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广州先后贯彻落实《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广州市文明公约》、《广州市社会公德守则》、《广州市职业道德守则》、《广州市家庭美德守则》等社会规范,深入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取得新成绩,我市在全国城运会上夺得金牌、奖牌总数双冠军。积极举办国际、国内体育大赛,申办2010年亚运会已获国务院批准,申办工作全面开展。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体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人民健康水平和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市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6.83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4‰,出生率7.92‰,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水平。社会福利、救灾救济、义工服务、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安置、妇女儿童工作与老年人及残疾人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大力开展民族关系协调工作。加强了与海外侨胞的沟通联络,向47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D?D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和中法文化年广州文化周活动,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大力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档案、统计、参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九)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逐步完善,政治文明日渐显现 。

  这些年,广州以“依法治市”为准则,以真正实现人民政治生活为出发点,大力推进政治和法制建设。各级政府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2003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700件,办复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多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单2003年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73项,将755项审批项目公开征求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作进一步的清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认真落实行政复议法,办结各类行政复议案件。制定了加强政府及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对口联系的若干制度,促进了民主决策。大力建设责任政府,政府42个工作部门均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逐项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规范政务工作,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推进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及培训工作,全市公务员参训率达80%以上,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加快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开通了市长专线电话“12345”和市长电子信箱,密切了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强化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的作用,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干净干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广州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总结和目标展望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1届3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广州进行了一系列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坚持大力促进出口,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投资和拉动消费的增长,使广州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城乡消费稳中趋旺,财政收入与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各项社会事业正蓬勃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广州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成就,并走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的前列。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之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向未来的展望中,广州人民的明天会更美好。

  1. 经验总结

  管窥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和实践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站在全球城市竞争的视点高度,探索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体战略。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广州明确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新战略,通过番禺、花都撤市设区,拉开了城市发展布局和扩大中心城市区域,整合城市资源,通过老城区商贸旅游、农村城市化、东部地区新兴产业带的发展、南沙的开发建设这“四个轮子”齐驱并进,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的目的,为打开广州工作的新局面作了很坚实的铺垫。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边前进边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广州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推进广州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为出发点,广州在妥善处理老城区城市拆迁和房地产的规范发展等问题的前提下,连续高强度进行以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以及对经济发展有后续支撑作用的南沙开发和新机场建设;同时,加快“三农”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各项政策措施,搞好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实践证明,只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三是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不断创新完善市场经济等各方面体制,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调整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拓展空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广州在改革开放中勇于开拓创新,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把汽车、房地产、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近期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广州一直重视不断健全各方面法制,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推动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大力建设政治文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现代化管理促进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汇聚民智,仰仗民力,维持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突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强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大都市魅力。

  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辉煌成绩的光环下的广州,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必须设法解决或纾缓[23]:一是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支柱产业优势不够明显,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比较突出,部门垄断、非属地化管理仍制约着中心城市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仍有差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规模未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城市就业和农民增加收入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生态环境状况的根本性改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2.在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指引下,新时期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展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经过“八五”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后,市委、市政府从实践中确立了“开拓进取,稳中求快,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经济发展思路,在“九五”期间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强化以发展为主题的战略思想,较好地解决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为未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为广州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现阶段以至未来,是广州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广州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性任务,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当前,广州正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个核心,全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和山水之都,进一步把广州市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正在实施中的广州“十五”计划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总目标、总任务,在发展中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继续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建设良好的文明法治环境,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24]具体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25]:(1)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市,千方百计提高政府依法依规行政和管理社会、经济的水平,完善和促进人民政治生活。(2)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同时,全力加速市场化进程,促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力量,尽快适应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广州社会经济得以良性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以继续大踏步提高。(3)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城镇发展、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四大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市民的生活和创业环境。(4)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民生质量。

  目前,围绕把广州建成为带动广东、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广州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步伐,经济和社会得到全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共广东省委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十大指标中广州已有8项达标。见下表[26]: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项目 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27] 广州达标情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000美元 5988美元,已完成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 50% 53.6%,已完成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值 20% 23.3%,已完成
城市化率 60% 已完成
信息综合指数 60% 已完成
平均预期寿命 75岁 75.46,已完成
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比率 20% 已完成
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95% 欠祥
环境综合指标 90分 欠祥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 大于10平方米 已完成
( 表7:广州已完成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对照表)  

  上表可以看出,广州已趋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正在走向辉煌:经济的增长、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将全面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将整体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人民物质生活将得到空前的提高;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更加健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将进一步发展,山水生态城市框架将得以确立,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大城市之一;居民消费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变化,消费将从基本消费和生存消费开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发展;人均收入、人均寿命、医疗条件、成人识字率等等将大大上一个台阶;人民在享受更高品位的物质产品的同时,精神生活将会更加丰富,文化、娱乐、旅游、健身和教育,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融为生活的一部分。预计:2005年,GDP达到488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GDP6.4万元,年均增长10%(可比价);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5:42.5:5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5%。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因特网用户人数超过250万人,城镇人均信息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10%,信息化综合指数80%。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平方米左右;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环境综合指标90分;城市化水平81.5%。2005年末,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平均预期寿命75岁以上;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2%;市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在15%以上,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比重5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超过95%。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200元和9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分别增长5.5%和5%;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6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恩格尔系数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4%左右。[28]

  (  执笔:余宏檩  ) --------------------------------------------------------------------------------

  [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

  [②] 按国家统计局的规范要求,我市GDP中文名称提法,由原来的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改为广州市生产总值。

  [③]食品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比重。

  [④] 资料来源:广州统计年鉴《广州50年》。

  [⑤] 主要商品全部纳入国家计划管理控制,长期实行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

  [⑥] 1979年广东得到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被确定为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改革开放,广州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城市小康基本标准为5000元。

  [⑧] 此行均为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⑨]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⑩]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11] “一控”目标: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全部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以内;双达标:指城市环境达国家规定指标(包括城市水环境和空气环境)。

  [12]《深圳商报》,2002年02月21日,“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水平,30%以下为最富裕。”

  [13] 数据资料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14] 全国小康基本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

  [15]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16]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17] 见表4。

  [18] 全国小康基本标准13%。

  [19]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按原口径计算,按新口径(人均消费性支出不包括居民自有房虚拟房租折算)计算则为38.9%。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水平,30%以下为最富裕。

  [20] 全国小康基本标准电视机普及率100%。

  [21]全国小康基本标准12平方米。

  [22] 见表5。

  [23]《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4]中共广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5]《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6] 资料来源:广州市信息中心。

  [27]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1998制定)

  [28]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上一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广州国民经济调整之路 下一篇: 建国55年来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