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建国55年来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的历史变迁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4-29
  • 浏览数:

  建国55年来,广州市的城市建设方针与发展目标,多次发生变化。特别是自90年代初以来,广州市先后明确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最近,广州市又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本文拟对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的变迁,作一历史考察。

  一、20世纪90年代前的广州城市建设方针

  (一)改革开放前的广州城市建设方针

  解放之初,广州市的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新广州”。具体一点的表述是朱光在1949年10月24日广州市工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将广州建设成为生产的城市,建设人民的城市,建设成为新的广州”。

  1954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各项改造任务的完成,广州着手制定自己的建设方针。这年5月召开的市第四次党代表会议,明确提出要“使广州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业生产城市”。7月,市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进一步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把广州逐步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而奋斗〉的决议》。1955年10月,市第五次党的代表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将广州市发展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而交通运输和商业仍有一定比重的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城市”。

  1961年7月,市委召开城市工作问题调查汇报会议。会议总结几年来广州城市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广州市建设方针与工作问题》(简称16条),并于同年11月获得中共广州市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广州市今后的建设方针应当是建成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75年6月28日,在市委工业会议上提出今后全市的奋斗目标是:“逐步把广州市建设成为一个轻重工业协调的综合工业城市,成为广东的工业基地,对发展华南地区的经济起骨干作用。”

  可见,建国后的前30年代里,广州市多次制定并调整城市建设方针和发展方向。在内容上,强调工业化,乃至工业内部结构,间也有涉及广州在全省经济地位的描述。但总的说来,还不够确定和精炼。

  (二)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的趋向

  1979年6月,市委召开三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强调:“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是改革开放后广州发展目标定位的最初表述。

  1981年8月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广州市经济调整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广州市工作,对全省来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同年9月的市第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城市建设方针:“把广州市建设成为全省和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一个繁荣、文明、安定、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在1986年12月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副书记朱森林所作的报告即题为:《坚持改革开放,为把广州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奋斗》。1987年8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的《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决议中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科技、教育为依靠,以工农业为基础,以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能源、交通运输业,为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内外辐射能力的、多功能的和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打下基础”。

  20世纪80年代广州城市发展定位的特点。1.从表述方式上来看,修饰语比较多,不那么精炼;提法也不够稳定,乃至同时期里,各种场合表述不一的情况。2.从内容上看,较多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之初,不过已由工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现代化压过工业化;第二是关于广州在全省乃至全国地位的描述,强调对外依存度,“中心”与“现代化”构成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的两个关键词。

  二、从国际大都市到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20世纪90年代)

  (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邓小平南巡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广州市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时间实现现代化,全面赶上亚洲“四小龙”,把广州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目标。1993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四届大会上,广州市被接纳为正式会员,成为中国第一个参加该协会的城市。1994年11月,广州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新编制,确定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时间表:从1991年至1995年,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打好基础;从1996年至2000年,全面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格局初露端倪;从2000年至2005年,并延伸至2010年,建成在亚太经济及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下,广州出台了一些新举措。一是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意识,摒弃“大乡里”意识;制定城市管理近期和中远期的奋斗目标;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法制,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二是着眼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也成为广州各项工作的目标:各部门工作设想与活动,多冠之以“国际化大都市”,以示其品位和提高广州形象。各种论著也大量发表,“国际大都市”俨然成为高频流行语。

  (二)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应该说,广州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有其历史的条件。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曾达数十个之多。而综合经济实力居于三甲的上海、北京、广州,一直是学术界公认建成可能性最大的3个。但是,由于当时广州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这种提法受到一些误解。从1996年开始,广州对这种提法进行了修正,突出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1998年5月,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广州、深圳建成有较强辐射力、吸引力的经济中心城市;随后省委、省政府召开广州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议,要求广州在全省起“龙头”作用和带动作用。10月,市委工作会议正式明确了“增创广州发展新优势,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即: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立足于“一个基地”(工业基地)、“八个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广州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1、增创新优势,实施三大战略,实施两个转变,增强广州中心城市的实力。2、实施“三年一中变”工程。为了把建成有较强辐射力、吸引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广州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小变”,根本改变脏乱差的形象。3、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思路,推行了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

  三、21世纪初广州发展目标的新定位:现代化大都市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广州将发展目标停留在区域中心城市。较之国际大都市,显然是一种调整。但这是历史形成的,实际上也是在找差距,寻求发展。事实上,在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口号下,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是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一)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目标的定位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要求广州继续加快发展,努力做大做强,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做多大就做多大。2003年1月4日,他考察广州时,第一次明确要求广州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进一步把广州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

  2003年1月7日,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市委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广州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同年3月召开的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今后五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全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和山水之都,进一步把我市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会议还就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安排。由此,广州完成了“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定位。

  2003年12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号召“努力开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把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的阶段”。2004年3月,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就此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林树森等市领导还多次撰文和接受专访,多角度阐述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问题,相关的研讨也日趋活跃。

  (二)现代化大都市新的内涵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与前此所提的“国际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既相互衔接系,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1、地区影响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追求

  从国际大都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到现代化大都市,这种目标称谓的变化,是不同阶段的不同提法。不同时期的定位符合各该当时的市情。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或者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的城市,乃是广州不变的追求。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城市科学的角度来看,广州从区域中心城市?从现代化大都市到国际大都市依次递进是一种必然。定位于“现代化大都市”乃是立足于广州现实市情的务实选择。

  2、以人为本与富有广州特色的发展新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目标,并把它作为“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写入了《广州市建设总体战略规划》。“两个适宜”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广州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客观规律的积极探索,体现了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广州也一直在思考发展观的问题,积极探索并逐步完善了六条富有广州特色的发展新思路:一是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实现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创新发展;三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四是促进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化发展。五是坚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3、文化名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是一个城市的风格,甚至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而文化则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的文化品位,给城市带来活力,使城市具有魅力。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产业之一。林树森书记所谓“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绝非虚言。

  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有着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现当代的思想实践资源,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活跃的文化交流。现代化大都市,在以往建设经济中心的基础上,要求打造“文化名城”,具有历史性意义。近年来,广州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突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强了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大都市魅力。

  (三)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新的历史条件

  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见成效,今天的广州已日益显现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起带头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新的世纪,广州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化大都市”乃是符合目前广州实际的发展目标定位。21世纪初的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而且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1、CEPA与“9+2”(泛珠三角):广州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实平台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正式签署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协议。2004年6月3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国际联系,除港澳一途外,还可经广西、云南等直达东南亚,特别是拟议中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将更加顺畅。

  2、亚运效应: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助跑先机

  2004年7月1日,顺利获得第11届亚运会举办权。这次亚运会,将是中国自北京之后的第二次;申办过程中,竞争对手均事先退出而“不战而胜”,已显示了广州的国际竞争力。21世纪初中国城市三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广州申亚成功,使得京沪穗之间暂时失衡的天平,重新获得了平衡。

  可以预期,2010年亚运会将构成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助跑器。第一,最直接的,举办亚运将极大提高广州的国际知名度;第二,通过伙办亚运,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港澳的合作与联系;第三,也是最实惠的,亚运会将在若干年内带动广州相关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 跨越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广州篇 下一篇: 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职能 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