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东山区委加强执政能力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4-29
  • 浏览数:

  一、创办“东山讲坛”,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区委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城区实践的能力

  近年来,区委以创建学习型城区为目标,以理论领先、倡导创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主线,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区委党校培训、专题报告会、自学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去年以来,转变了培训党员干部的观念和方式方法,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方针,拓宽思路,按需培训,举办了处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建党对象培训班等,培训了一大批干部。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几个单位联合举办了“东山讲坛”,邀请了中央党校、中山大学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来区主讲《学习贯彻〈宪法〉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学习贯彻新修改政协规章》、《学习贯彻〈两个条例〉》等专题报告,起到了传播新知,传承文明,交流信息,拓宽视野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反映$ 这是近几年来干部培训的一大创举,不用到高等学校进修,便能听到高层次的理论讲座,享受精神、文化盛宴。这几场报告会,都座无虚席,大家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开展讨论,收获颇大。区委还选派了一批年轻干部赴中央党校、香港、新加坡等地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理论修养,拓宽了视野,培养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时度势,正确判断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和区情,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增强;较好地领会和把握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全区上下呈现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队伍,配强班子,为搞好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严格把好干部的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进一步优化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高班子的整体效能和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推动力。换届后,区二级班子平均年龄为46.4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4.2%,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6%,女干部人数占31.5%,班子整体结构趋于合理,班子年轻干部少、专业型领导人才少等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二是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在区房管局、卫生局、公安分局、团区委、政法委等单位进行了副处级领导职位的竞争上岗或公开选拔,在教育系统公开选拔了20名校级副职领导;拿出区教育局、环保局副局长职位参加联合公选% 引进了多名专业人才到科技、信息园等单位工作,充实了专业部门的领导力量。三是制定并实施了《中共东山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干部任免投票表决试行办法》,扩大了党员干部及群众在干部使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制定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干部的任职标准、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推进了干部的交流轮岗工作,使干部在多岗位轮换中增长才干。干部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民主评议、民主推进、考察预告等制度得到普遍运用和不断完善。加强了对现职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一支烙守执政为民之责,怀有执政为民之才,善谋执政为民之策,干净干事的干部队伍正在成长。

  三、依托社区,固本强基,不断提高巩固基层政权的能力

  针对社会转型期,不少“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不少固定党员转变为流动党员的情况,近几年来,区委在社区党建方面也作了如下探索; 一是完成社区党建的试点工作。1999年率先在大塘街道成立党工委,继而在10条街道全面铺开,至2001年成为全市率先完成所有街道设立党工委的城区。2002年,结合社区居民委员会重新调整划分,实现了“一社一支”(每个社区设立一个党支部)的目标。在全市率先公开招聘23名社区党建指导员,加强了对基层党组织的业务指导。2000年试行在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并获得成功,这一做法迅速在全市推广。二是扩大了社区党建的覆盖面,构建了“纵” 到底、“横”到边的立体工作网络。在“纵”向上,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所属直管党员的垂直管理系统;在横向上,建立了由社区机团单位参加的社区党建联席会、地区工青妇组织和流动党员联络站。还在华乐街召开现场会,推广该街试行“商厦党建”的经验。通过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把直属单位、双重管理单位、社区单位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社区内各党组织之间互不往来的状况,使党的工作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目前10条街道全部建立了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达到438个。13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部建立了党支部。建立起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义工志愿者队伍和工青妇等地区性群众组织,使社区各阶层的力量有效凝聚起,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在全区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了115个党组织,拓展了党的工作的新领域。社区党支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开展了“共产党员奉献在社区”、“一帮一”扶贫助困、“凝聚力工程”等活动,广大党员在社区中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四、依法治区,为建设文明法治社会探索经验

  区委领导意识到,创建文明法治城区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而把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人大、政府换届人员变动的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了对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根据最近颁布的宪法修正案以及入世规则,对全区历年来颁布的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了以区委或区委办名义发出的文件15份、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名义发出的文件115份。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及办证收费项目,对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了审批程序。制定并实施了《东山区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东山区政府采购工作程序》等规章制度,使政府的采购行为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整顿了海印电器总汇、星之光电器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商业街,遏止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和流通。公安、工商、规划、环保、劳动、社保、卫生、文化等部门均在本单位办事窗口向群众公开审批内容、条件、依据、程序和时限,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启用了民政、社区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业务软件系统。成立了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工商、区劳动及社会保障及有关街道进行了行风评议。抓住“整治‘六乱’、清拆‘两违’、工地管理#三个重点,严格规范执法,维护了城市建设及规划的良好秩序。二是深化司法改革,促进了公正司法。如区法院推行法官助理制、改革民事审批方式,正确适应法律审批,维护了司法的公正性。区检察院开展了“强化监督,公正执法# 教育活动,加强干警的专业培训,为公正司法打下了良好基础。区公安分局依法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大力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和社区警务建设,推行执法质量考评制度,保证了执法质量。区司法局成立了公职律师事务所,为政府及工作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解决行政诉讼事务提供保障和服务。此外,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现行法律法规在本区执政情况的检查工作,加强对“一府两院” 的和对区委、区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计划预算、重要人事任免,加强了法律监督,促进了依法治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五、注重发展,驾驭城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区委按照中央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要求,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经 济工作目标,及时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各种资源有效地利用、整合起来,变成城区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根据城区地域较小、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特点,提出“打造精品城区”的思路,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商务业,并形成了“五马齐驱”的经济格局。着力打造一带—— — 珠江滨水商贸文化旅游休闲带;二轴—— — 环市东路商务带动轴、中山路商业带动轴;三场—— — 英雄广场、花园广场、港湾广场;五大商业中心—— — 环市东路中央商务中心、英雄广场商业中心、东山口商业中心、文德路商业中心、海印商业中心的总体构想,重布局、创特色、出品牌,使传统的商务业向新兴的商务业提升。以环市东花园城市广场和地铁五号线建设为契机,全面整治环市东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一批市政基础设施,使东山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更具有吸引力,目前全区发展企业总部经济达109家。以黄花岗科技园, 信息园- 为依托,加强和完善了高新科技的研发、中试、培训、中介服务功能,培育了一批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较好地发挥了国家信息服务园区的品牌效应。至目前为止,已有200 多家科技型企业落户东山区。去年底还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以东山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会”和“博士俱乐部”,起到了联络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的作用。近几年来,园区每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亿元,税收逾3 亿元,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在区的权力范围内让民营经济经营者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目前非公经济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83%,涌现了海印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由于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去年,我区GDP增长12.35%,全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教育、科技、

  “双拥共建”先进城区。

  六、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

  区委领导意识到,民为邦本,只有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把解决全区60万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第一职责,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民群众近年来在政治、物质、精神方面得到更多的利益。一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领导干部自觉克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走马观花”“蜻蜒点水#的官僚主义习气,经常深入街道、企业、学校和居民区,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反响,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正确决策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区委在制订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密切相 关的重大决策事项的过程中,也都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更好地履行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服务群众,解民所难。对处于城市生活贫困线以下的困难户,区委、区政府采取因户、因人制宜的办法,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 和“两个确保#。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实施了廉租房、特困生助学、慈善医疗、特困重症儿童救助等扶持政策,使扶贫济困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市率先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培训,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引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的新路子。在全市率先建 立起以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为指导,街道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居委会劳动服务点为依托的三级就业服务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0年以来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就业率保持在65%以上,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表扬。在劳动、公安、工商、税务等“窗口#部门设立了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各街道建立起服务质量较高的社区服务中心,开设家政服务、少儿托管、老人康乐、社区医疗、文娱体育等多项服务项目,使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较大满足。

上一篇: 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职能 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下一篇: 广州土地改革运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