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授予“荣誉市民”赢得侨心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11-11
  • 浏览数:

在广州的学校、医院等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如“英东体育馆”“英东楼”“何善衡楼”“田家炳教育书院”“曾宪梓楼”等等字样,这些是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为支持祖国内地发展捐资建设的。

广州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是我国最大的侨乡都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有14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开始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开放号召,视广州为第二故乡,或投入资金,或引进技术,或传授理念,在广州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发挥了投资兴业、捐资助学的龙头作用,对广州的各项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了表彰和鼓励对广州经济建设、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做出贡献的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和外国友人,鼓励更多的海外人士支持和参与广州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19797月,广州市在全国率先举行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活动。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是美籍华人许志俭,以表彰他在广州捐资创办了第一家机械化养鸡场,为广州发展现代化养鸡事业做出的贡献。198678日,广州举行了第一次“授荣”仪式,广州市政府授予新加坡中央包装(星)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勋、广州中国大酒店总经理卜格“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广州“授荣”工作,开全国之先河。广大荣誉市民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经营模式和新的思维、理念,大大加快了广州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授荣”过程中,一批批热心广州建设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如霍英东、胡应湘等获得“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授荣”活动延续至今,每三年举办一次。2018年,广州市举行授予荣誉市民大会,这是广州授予的第十六批荣誉市民。“授荣”活动赢得广大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认同。每一个荣获“荣誉市民”称号的人,也以他们的贡献和努力,引导着人们的行进走向,激励着市民的集体行为,向社会释放着正能量。

下一篇: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卓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