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广三铁路总工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石围塘火车站内。
1924年春,中共广东区委派杨殷等同志到粤汉、广九、广三铁路组织工会。不久,杨殷组织广三铁路的机器厂、木工厂、材料厂、油漆厂、印刷厂工人组成了“广三铁路临时工会”。临时工会成立后,即领导工人投入武装反击商团的挑衅,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在党的领导下,广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滇、桂军阀不能利用铁路调运兵员和弹药。工人们还将火车零件拆下,埋在地下,使火车无法开动。1925年6月23日,广三铁路工人参加了沙基大游行,到沙面抗议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同年7月初,临时工会在中共广东区委工委的领导下,决定发动工人为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向铁路局提出三点要求:1.路局医院要为工人治病;2.单身工人应分配宿舍;3.设立工人子弟学校,让工人子弟免费入学。广三铁路迫于工人力量强大,经过再三考虑,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
斗争的胜利使广三铁路工人更加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其后,广三铁路工人商议并决定组成统一的工会团体,向不合理的剥削制度进行坚决的斗争。
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布置,广三铁路总工会于1926年4月21日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全路工人运动。总工会会址设在芳村石围塘火车站,工会会员共800多人。总工会成立后,进行了几项重要工作:1.出版《广三工人》周刊,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2.成立“铁血剧社”活跃工人的文娱生活;3.建立广三铁路总工会纠察队;4.动员工人每月捐一天工资支援省港大罢工,捐一天工资作为工会会费。同年6月,广三铁路总工会主席团成员李全受工会委托,向路局提出改善工人待遇和开办工人学校两项要求,路局被迫答应。于是,总工会决定成立广三铁路工人学校,对工人灌输革命理论,培养工运干部。1926年7月底,召开了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广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以准备建立广三铁路总工会。同年9月6日,广三铁路机车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撤换新上任的局长李某某。共青团广东区委很支持工人的斗争,派中山大学学生5人前来广三铁路工作,并成立了广三铁路团支部。罢工坚持到9月22日,广三铁路局被迫答应工人们的要求,撤换了局长,还答应工人子弟学校归工会办理,每月拨给办学经费。10月8日晚上,工人夜校在芳村石围塘火车站举行开学典礼。广三铁路党支部书记陈志文兼任校长,受聘请的教员均是党员、团员。
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广三铁路工人运动更加活跃,工人们除积极筹备成立广三铁路总工会外,还帮助广三铁路沿线的农村成立农会。广三铁路机车司机工人协助吴勤成立南海四区农会,养路工人协助五眼桥、秀水、盐步、大沥、大镇等乡成立农会。
同年12月,中共广东区委工委指示广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向广三铁路局提出改善铁路工人生活、工作条件的七项条件:1.工人工资在一元以下者增加50%;2.学徒、青工工作满两年者,应按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发给;3.星期日照发工资;4.夏季发大成蓝工作服,冬季发哔叽绒工作服;5.每人发一件雨衣;6.不得无故开除工人;7.由铁路局医生诊治职工疾病。“筹委会”与铁路局经过多次交涉,铁路局慑于工人力量,接受了所有条件。
广三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党、团组织和总工会,建立了坚强的革命堡垒。国民党右派及其工贼对广三铁路工人又怕又恨。1927年1月3日凌晨,反动的广东机器工会头目李德轩派出体育队约三四百人分水陆二路进攻广三铁路总工会。当时,体育队乘几艘小火轮,在石围塘码头两侧登岸,分五路扑向广三铁路总工会在石围塘火车站的各个活动场点。由于广三铁路总工会工人早有防范,当体育队靠近总工会时,纠察队队员立即开枪还击,打得敌人不敢靠前。一些工人还驾驶着铁道装甲车用机枪反击。南海县大沥、芳村秀水等乡的农民自卫军知道消息后即前来支援,从后面包抄体育队。经过几小时的激战,工农武装打得敌人四散逃跑。当晚,广三铁路总工会即写公文将广东机器工会的暴行报告给广州政治分会及广州警备司令部,要求处理进攻总工会的工贼。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包庇工贼,公开压制工人运动,广东机器工会没有受到任何惩戒。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民众。广州的新军阀也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对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下毒手。4月15日凌晨3时,国民党第五军一个营、第四军一个连,包围了石围塘火车站。广三铁路工人纠察队在总队长陈濂带领下进行反抗,与敌人激战一个多小时。但敌人越来越多,广东机器工会体育队也前来围攻。终于寡不敌众,工人纠察队在何根、邝少夫、王包的带领下撤退到南海大沥。但留下来掩护纠察队撤退的总队长陈濂、中队长黄寿等10多名工人被敌军捉获,其中六七名惨遭杀害。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领导广州起义,广三铁路工人与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的农民自卫军组建成第六工人赤卫队联队参加起义。战斗打响后,第六工人赤卫队联队直扑石围塘火车站,迅速占领广三铁路管理局。在战斗中歼灭李汉魂部队一个连,与此同时还攻占了芳村花地警察局及沿线几个车站及部分乡村。12月13日,驻守石围塘火车站的起义部队接到撤出战斗的命令后,沿铁路西面急撤至南海大沥,与南海农军主力会合北撤时,却遭到大于我方十倍的敌军包围。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才冲出重围,最终撤返南海县委所在地松岗。南海大沥之役,牺牲的烈士包括南海县委陈道舟、周侠生、杜敬文、陈霭泉等104人。在撤出石围塘火车站战斗时,其中十几位来不及撤离的和受伤的工农赤卫队队员,被国民党军队押到垃圾岗(现芳村区石围塘盐仓附近),全部杀害。
参加广州起义在石围塘火车站、南海大沥的战斗中很多烈士没有留下姓名,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
矗立在南海大沥镇烈士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纪念1927年12月13日参加广州起义在石围塘火车站撤退下来,战死在当地的革命烈士。据碑文记载,碑前在当年曾掘了三个大坑,共埋葬烈士尸体70多具。南海大沥之役牺牲者共104人,有名字记载的当地烈士30人,无名字记载的芳村烈士74人。
广三铁路总工会原所在地,位于石围塘火车站一带,并利用广三铁路局办公楼作为工会工作据点。后门牌整编,该房被编定为芳村山村路石围塘工区一巷12号。该房屋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砖混结构的券廊式二层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53.3平方米。广三铁路石围塘火车站旧址,门牌整编后为芳村山村路石围塘28-1号。广三铁路由美国华美合兴公司承建,1901年11月动工,1903年建成通车。石围塘火车站是广三铁路的起点站。这特点,更利于我党开展革命工作。鉴于两处旧址对研究广州地区铁路红色革命史有一定价值,石围塘火车站见证了广东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11年12月,该二处旧址均被公布为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