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广州红色史迹111】从化太平钱岗抗日自卫队和沙溪乡人民政府成立地旧址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10-20
  • 浏览数:

从化太平钱岗抗日自卫队和沙溪乡人民政府成立地旧址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距街口街道20公里,距广州市40公里。

19388月初,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以下简称抗先)第七工作团,从广州来到从化太平场沙溪乡进行抗日宣传。团员有梁尚立、阮克明、郭启武、梁碧儿、吴玉屏、沈瑶芹、莫瑞华、卓秋棣等。他们与抗日动员委员会取得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工作。同年在广裕祠成立从化太平钱岗抗日自卫队。同月在吕田竹基、坡仔桥地段埋伏,由队长陆日新、陆佐权带领村民自卫队与日军作战一整天,打死打伤日军9人,阻延日军进村时间,使村民能及时逃到深山去,免遭残害。次日日军进村,恼羞成怒,实行“三光”政策,烧毁商铺数间、民房20多间,打死村民六七人,劫走大批财物。

1947年,广裕祠成为中共东三支三团、三支六团游击队中队和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从南武工队开展宣传活动的重要场所。194910月,在广裕祠成立沙溪乡人民政府,发动群众献粮、捐柴草支援南下大军,沙溪乡人民献出稻谷2500公斤。

广裕祠为陆姓的宗祠,始建年代不详,一说是明永乐四年(1406年)十一月始建,另有一种说法是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广裕祠建筑有鲜明的历史价值,它有5处确凿的维修年代记录:1.第一进脊檩下刻阳文“时大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岁次丁卯季冬谷旦重建”;2.第二进脊檩下刻阳文“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岁次癸丑仲冬吉旦重建”;3.在第二进后面东廊间左侧墙内嵌一块《重建广裕祠碑记》,上面落款为“大明崇祯(1639年)岁次己卯季夏吉旦重修”;4.第三进脊檩下刻阳文“时大清康熙六年(1667年)岁次丁未季夏庚子吉旦众孙捐金重建”;5.第三进祖堂后两柱间横枋阴刻“民国四年(1915年)岁次乙卯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此外,第二进中厅东侧山墙和第三进后堂西侧山墙内面,保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也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真实记录。

2001年,广裕祠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从是年11月起用4个月时间,由上级部门拨款近百万元进行全面修复,并由国家级专家领衔进行,修旧如旧。其面宽三间13.8米,进深三间44.2米,建筑面积609.96平方米。正门横额上书“陆氏大宗祠”,左边写“诗书开越”,右边写“忠孝传家”。坐北向南,为砖木石结构,悬山顶。

20038月,广裕祠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此类评比的最高奖项,也是从化区首次获得的国际大奖。同年11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裕祠举行了颁奖仪式。

下一篇: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英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