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模范人物。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铭记,他们的精神让人们感动。扑火英雄向秀丽和世界冠军容国团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向秀丽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1956年的全国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年轻的向秀丽成为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女工,并于1958年10月31日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58年12月13日晚,当班工人向秀丽、罗秀明、蔡秋梅正在化工车间工作时,一只装着20多公斤无水酒精的玻璃瓶掉下破裂,酒精被煤炉蒸发的热气点燃。附近60多公斤烈性易燃爆炸品金属钠眼看将被点燃,向秀丽挺身奋力扑救。当人们闻讯赶来抢救时,她已成火人,但仍坚定地说:“别管我,快去抢救金属钠……”最终,爆炸事故被遏制,但向秀丽却严重烧伤。1959年1月15日,向秀丽抢救无效去世。随后,广州市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并追认她为革命烈士,何济公制药厂化工车间附近一带改名为“秀丽街”,何济公制药厂原址的楼宇命名为“秀丽楼”。

容国团是新中国第一位夺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1957年,容国团从香港回到广州后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而后入选省乒乓球队队员和国家集训队队员。他苦心钻研,创造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开创“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技术风格。1959年4月,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周恩来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1961年4月,第26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上,容国团率领中国队反败为胜,首获男团世界冠军。1965年,中国乒乓女队在教练容国团的带领下,首次捧起女团世界冠军的奖杯。容国团的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成为激励千万人顽强奋斗的格言。
向秀丽、容国团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其个人优良品格,更是广州人民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