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史志鉴数据库>党史库>基本资料>党志
第十一章 党史工作——第四节 资政育人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6-01
  • 浏览数:

  一、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党的政策,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依据

  10年来,市委党史部门经过系统的调查,核实了十多位死难者的革命斗争史实,协助有关部门为他们作出正确评价,恢复了名誉或追认为革命烈士。如:参加省港大罢工的女工、童子团骨干,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杀害的罗大妹、邓金娣,经市民政局批准追认为烈士,列入革命烈士英名录。又如1925年参加革命,1935年病逝于感化院的龙业鼐,根据广州市党史部门提供的材料,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追认为烈士,等等。

  在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方面,市委党史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提供了大批可靠的史料给有关部门。如1984年,市委党史办对受到错误处理的杨瑾英(1936年入党),向有关单位提供了她解放前可靠的革命史料,后经省委批准,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恢复了名誉,得以享受老红军待遇。

  1984~1987年,市委党史部门与其他部门相配合,调查、收集和整理了解放前在广州地下党领导下的六个外围组织,即:“广州爱国民主协会”(后称“广州地下学联”)、“广州工人协会”、“广州新民主主义教育工作者协会”(含教授协会)、“广州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者协会”、“广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和“解放军之友社”的史料,并向组织部门建议,报经中央组织部批准,确认这6个组织为党的外围组织,其成员自参加上述组织之日起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使1600多人得以享受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待遇。

  1988年以后,市委党史部门继续通过调查提供可靠史料的途径,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建国后长期被定为反革命、“文化特务”、“托派组织”的“广州民主青年地下军”,后经市委党史办进行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地整理出该组织的历史资料,确认该组织是一个革命群众组织,并报经市委批准为其平反,使原地下军的100多名成员放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解除了40多年的心头郁结,而且晚年生活也得到妥善安排,因而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原“地下军”成员写给市委党史办的感谢信中说:“我深深体会到:党是实事求是的,是尊重历史的,党并没有抛弃我们,现在我们就像一群流离失所的儿女一朝回到母亲怀抱那样温暖激情。”

  二、发挥党史工作的社会功能,运用党史资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对重大历史事件组织群众性的纪念活动

  1983年举办了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及学术讨论会。1984年10月13日,举行庆祝广州解放35周年座谈会,省、市领导杨应彬、钟明、许士杰、朱森林、黄菘华、黄庄平、肖鸣等与早年在广东、广州参加革命斗争的老同志云广英、王作尧、黄业、罗范群、宋维静、王炎光、陈健、陈翔南、梁梅枝等10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委党史研究委员会主任朱森林作了讲话,与会者热情赞颂了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把广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1985年7月,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60人,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基本经验、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华侨对祖国抗战事业的贡献、广州地区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等等进行了热烈讨论。1987年12月,广州市举行大规模的纪念广州起义60周年的活动,省、市政府拨出专款,在市公安局苏维埃政府旧址建立广州起义纪念馆,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建立由邓小平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的烈士纪念碑,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老人都从各地前来广州参加纪念活动,史学界还举行学术讨论会,对广州起义的历史意义、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省、市委和省、市人民政府还召开隆重的纪念大会,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1989年10月,广州解放40周年时,市委党史办公室、市党史学会同省、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赣州会议与广州的解放”学术讨论会,并举行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学术讨论会。

  (二)举办党史报告会

  1989年“七一”至“十一”期间,市委党史办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了党史报告会。由市委副书记张汉青向市属机关的党员、干部作了题为《曲折的道路,光辉的篇章》的广州市党组织发展史报告;会后,又及时出版了《曲折的道路,光辉的篇章》小册子,供全市各基层党支部学习。各区县亦举行过类似的党史报告会。

  三、组建广州市中共党史学会,加强和推动中共党史的研究

  广州市中共党史学会成立于1983年12月14日,1990年有会员114人。学会成立时,聘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宋维静,省顾委会副主任杨康华、罗范群,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明,市顾委会副主任黄庄平为顾问。市委党校校长王炎光当选为会长,胡提春、陈登贵、刘俊文为副会长,叶创昌为秘书长,并选举了学会理事12人。1986年进行改选,主要领导人连选连任。1989年12月进行改选后,选出第三届理事会,会长胡提春,副会长叶创昌、陈登贵、刘俊文,叶创昌兼秘书长。聘请黄庄平、王炎光为名誉会长。

  广州市党史学会成立以来,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每年都召开一两次党史专题学术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和党史工作者对党史中的各种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与有关部门合作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全市性的纪念活动,并将参加研讨会撰写的论文编辑出版论文集。如198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60周年而举办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广州起义研究》,对广州起义的发动、经过、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这次学术讨论会,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还发表了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一些主要论文。1989年10月,为纪念广州解放40周年,与省、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赣州会议与广州解放”学术研讨会,曾生、宋维静、宋维栻、龙书金、黄荣海、钟明、王炎光、黄菘华、张江明、程长清等老同志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和参加解放广州的老同志,对叶剑英主持召开赣州会议及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的历史功绩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会后还出版了《广州的解放》一书。1989年还举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人共30多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意义,必要性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研究。1989年12月,广州市党史学会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70多名专家学者畅谈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外,与省党校系统党史、历史教学研究会合作编辑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作为广东省各党校的辅助教材,收到好的社会效果,该书获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总之,市党史学会成立以来,对加强和推动中共党史的研究,发挥党史的社会功能,宣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先后两次被市社科联评为学术活动先进学会。

上一篇: 第十一章 党史工作——第三节 研究工作 下一篇: 第十二章 机关党务——第一节 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