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点心以用料广博、品种多样、技艺精巧著称,是广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近百年来蜚声中外。
广式点心的形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岭南民间小食。广东点心的米制品、杂粮制品、杂食大部分来自岭南民间小食。民间小食米花、沙壅、炒米饼、膏环、薄脆、端午粽、重阳糕、荷叶饭、粉果以及以椰子、芝麻、豆糖做的糍,以蕨、葛、菱、茨菇、甘薯为粉做的包食等民间美食大部分流传下来,并有所发展。二是面食点心。面食点心大部分来源于北方产麦各地和六大古都的羹点。《广东新语》记:“广人以面性热,不以为饭。”清代以后,广州对外贸易的地位突出,来自北方各地的商旅不断增加,适合北方饮食习惯的面食点心随之兴起。萨骑马、灌汤包、千层饼、烧卖、馄饨、面条、包子、馒头相继出现在广州食肆,并经过广州而传至广东各地。这些北方风味面食点心随着广式茶楼的迅速发展而被不断改善创新,最终演变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式点心。三是西式糕饵和蛋糕,来源于欧美各国的西餐。清鸦片战争后,西餐食谱大量进入广州饮食市场,西餐中的点心品种和制作技巧传入广州后,经广州点心师的吸收和改进,也演变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广式点心,如餐包、奶油曲奇、马拉糕、蛋挞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州点心业发展的兴旺时期,点心界产生了禤东凌、李应、区标、余大苏等四位有点心“四大天王”之称的点心师,他们创制的点心名品笋尖鲜虾饺、甫鱼干蒸烧卖、蜜汁叉烧包、掰酥鸡蛋挞等自产生以来历久不衰。到80年代,广式点心在岭南民间食品的基础上,结合北方面食的特点,吸取西点所长,形成了精小雅致、款式常新、荤素相宜、咸甜酸苦辣五味俱全的特色,并通过满汉交融、中西结合,使包点的皮类发展为4大类23种,馅料发展为3大类47种。原料运用交叉变化,可制出点心4000种以上。点心的精美及种类繁多,在国内外都十分闻名。80年代末,还增加了速冻点心的外销和内销业务,方便群众消费。
虾饺虾饺始创于20世纪20年代广州河南五凤乡。当时的虾饺皮较厚,因味道鲜美,一出现便驰名广州。以后经点心师改进,成为茶楼名点。现在的虾饺皮用“澄面”制成,以鲜虾、猪肉、笋等作馅,比北方饺子小巧,呈弯梳形,一般以旺火蒸五分钟即熟,熟时虾饺皮半透明,馅料隐约可见,味鲜美而爽滑。20世纪60年代,广州著名点心师罗坤把它改成小兔形,名白兔饺,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从制作简单方便到色香味形都无可匹敌,这不但是食品,而且是艺术品。”
粉果清末,有一名叫娥姐的女佣制作粉果别有风味,娥姐因而被“茶香室”茶室老板聘去主制粉果,并命名为“娥姐粉果”。后各茶楼竞相仿制,于是粉果成为广州食肆十分普遍的传统点心。最初的粉果是用饭粉(米饭晒干后磨成粉)作皮,发展到现在改为用澄面和生粉作皮,外表更为美观。馅料是瘦猪肉、熟肥猪肉、叉烧、冬菇、笋肉、生虾肉等,粉果要包得满而不实,形如榄核,捏口不能留指痕,每只摇之有声响,食时用猛火蒸五分钟即成。
荷叶饭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民国初期有《羊城竹枝词》写道:“泮塘荷叶尽荷塘,娥姐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近代的荷叶饭比过去的制作更为精致,选用丝苗米为主料,以虾肉、叉烧、瘦猪肉、鸡蛋、烧鸭肉、冬菇等为馅料。主料、馅料分别制好,用新鲜荷叶一块包裹,放入蒸笼猛火蒸20分钟即可。揭开饭包时,荷叶清香扑鼻,别有风味。
蜂巢芋角制作蜂巢芋角的芋头以广西产的荔浦芋、广东产的炭步芋、槟榔芋为最佳。以蒸熟的芋泥作皮,猪瘦肉、虾肉、冬菇等炒熟作馅,包成角形,下油锅炸制而成。熟后,其皮色金黄,表层小眼密布,状若蜂巢,外皮酥脆,内层软滑,馅有微汁,鲜美香浓。
干蒸烧卖。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传遍广东各地,成为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它的制作是以鸡蛋、水和面作皮,猪肉、虾肉、冬菇作馅,捏成石榴花形,在顶上点缀蟹黄,蒸熟后皮色淡黄,蟹黄鲜艳,皮软肉爽,稍含汁液,鲜美而香,又称蟹黄干蒸烧卖。
脱衣换锦袍(炸香蕉卷)广州传统名点。原料采用岭南产的香蕉,制作时选熟透的香蕉去皮,在香蕉肉上涂一层蛋浆,下油镬炸至仅熟即成,食起来香甜软滑,别有风味。
马蹄(荸荠)糕制马蹄粉以广州西郊泮塘生产的马蹄为佳,泮塘马蹄纹细实、粉质重,制马蹄粉最适宜。马蹄糕的制作是把马蹄粉用清水开成淀粉水,将白糖和清水放入锅中煮滚,将部分淀粉水放进糖水中煮熟成稀糊,将熟糊冲入余下的生粉水中,边冲边搅,再放入食油搅匀,之后放入蒸盆内用旺火蒸熟,冷冻后便成马蹄糕。马蹄糕可按季节不同制作出蒸、煎、炸、炕、冻、露的各种马蹄食品,如春季可制作桂花马蹄糕,夏季可制提汁马蹄冻,秋季可制芝麻马蹄糕,冬季可制作蔗汁马蹄糕。还可制成红、黄、蓝、白、黑、赭等色。甜滑、爽口,深受广州市民喜爱。
广式月饼中国月饼的一大类。盛行于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区,并传至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广式月饼以制作精细,品种多样著称,清末民初已享誉国内外。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口港澳,70年代起向日本、新加坡、东南亚一带出口,而且出口量逐年增加。广式月饼选料考究,以糖浆面作皮,皮层松软,色泽金黄,外观光亮,花纹清晰,造型大方,能贮存20天不变质。广式月饼的馅料多样,有甜馅、咸馅、咸甜馅三类,以莲蓉馅的月饼为最著名,又以广州第十甫路百年老字号莲香楼的莲蓉月饼为上品。除莲蓉馅外,还有豆蓉、五仁等多种馅料。著名的有传统纯正莲蓉月饼、上甜肉月饼、豆蓉月饼、果子月饼等,咸馅的有金华火腿月饼、蛋黄烧鸡月;咸甜馅的有蛋黄莲蓉月饼、上五仁月饼等。现在又创制出用鱼翅、瑶柱等海味制作的海鲜月饼。
冰肉千层酥用猪板油、面粉和成的面团,与鸡蛋液、水、白糖、面粉和成的面团相叠作皮,以冰糖腌制的肥猪肉作馅,烤制而成。此点皮色金黄,横切面可见数十层纸样薄的面皮,层层相搭,互不相粘,酥脆而松,其味香甜。此点心是吸取西式酥皮饼饵的技法,结合中式酥皮制作而成的。
叉烧包由北方肉包演变而来。以发酵面团掺糖作皮,叉烧肉为馅,蒸熟后,包子色白、松软,富有弹性,包子顶端自然开裂;馅色褐红,微有酱汁,外皮微甜,肉馅略咸,咸甜相济,香味浓厚。
成珠鸡仔饼此品是清代末年伍紫垣的家厨小凤首创的,又叫小凤饼,后被成珠楼的师傅改进而成为名品。1931年在广州国货展览会上获银质奖;1941年以鸡作商标招牌,销至省内外及东南亚各地。成珠鸡仔饼以面粉、糖、猪肉、榄仁、梅菜干等和匀,制成小鸡形状,烤熟后饼色金黄,脆软相杂,咸甜兼备,甘香味浓。
蟹黄灌汤饺由北方的灌汤包演变而来,以烫面皮包肉馅蒸制而成,其色如蛋黄,皮薄、软韧爽滑,馅嫩汤旺。此品有数百年的历史。《随园食单》有这样的记述:“颠不棱即肉饺也,糊面推开,裹肉为馅蒸之。余到广东,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中用肉皮煨膏为馅,故觉软美。”肉皮煨膏,即如今的猪皮冻,拌馅时加入,遇热即熔化为汤汁。此法在广东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点心师把它改为猪皮冻中酌加琼脂,使汤汁饱旺而又不腻口。同时以蛋液、碱和面作皮,使面皮爽滑而稍韧,能擀压至较薄而不穿破,馅中的汁不易漏失,吃起来更为可口软香。
星期美点广东点心的系列组合供应方式,是以一周为期,每星期更换一次点心品种的总称。星期美点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首创者为广州市陆羽居茶楼点心师郭兴。初时无一定规格,食品也比较粗糙,后经禤东凌、李应、余大苏和区标四人为代表的点心师多次研究实践才成定制。星期美点要符合下列条件:(1)适合时令;(2)除常年供应的点心外,属星期美点的点心,每星期不少于12种(6甜6咸),多可达8甜8咸或12甜12咸,但一定要偶数。其中要有汤点、饭点、美点之分,还要中西名点俱全;(3)每期点心形状不得相同,色泽和谐,要用黄、橙红、乳白诸色组合;(4)各款点心的称谓必须由五个字组成,用字不能雷同,要名符其实,文雅动听,富有韵味。
筵席点心又称点心宴或点心餐,是将点心用筵席菜的规范和方式加以组合上席。
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由大同酒家的区润首先提出,为当时主理该酒家点心部的罗坤及其助手麦锡、谭鸣、何世晃、黄辉等人创制。后罗坤调到泮溪酒家,筵席点心得以推广。点心的制作和组合必须遵循筵席菜的规定和要求来设计。如筵席菜有两热荤先上,筵席点心也应有两个精致的小点先登;筵席菜必有汤羹,筵席点心也有汤露;筵席菜必有鸡、鱼、鸭等之称,筵席点心也有鸡、鱼、鸭等之名;筵席菜有甜菜、单尾之设,筵席点心也有甜点、单尾之供;而且筵席点心的设置也有四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