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洋电器厂于1948年11月1日正式开业,当时从厂长到员工仅18人,厂房面积500平方米,是一间以修理外国的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为主的小作坊。
广州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扶持私营企业恢复生产,给予贷款和加工订货任务,使南洋厂得到发展。1950年,该厂为广东揭阳糖厂设计制造了第一批8台低压配电板,这是华南地区第一批国产低压配电板,标志着南洋厂开始从维修厂向设计制造厂转变。
1955—1956年,市政府先后将光华、锦兴隆、达安、兴华、新光明、艺光、华大、代月、李浩记、南通等10家私营小厂并入南洋厂,并完成了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南洋电器厂从此时起正式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其制造技术处于华南地区领先水平。
1959年,南洋厂继续高速发展,研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7月,该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台发电机控制屏,为国庆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该产品用于750千瓦以下发电机组的发电控制,外形高2000毫米,宽800毫米。1960年,全国联合设计组对该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和审核,认为该产品性能优越,具有通用性和先进性,指定为全国统一设计的发电机控制屏的蓝本,将其定名为“bkf-10型发电机控制屏”。这一年,国家正式把南洋电器厂列为华南地区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单位,该厂同时被广东省机械行业评为一等先进单位,厂代表出席了全国机械工业庆功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