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英烈名录
梁绮卿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7-16
  • 浏览数:

  活跃在禺南一带的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二百五十余人,由于奸细告密,于1944年7月26日黎明前夕在植地庄遭到侵华日军五百多人的突然袭击。在突围的激烈战斗中,妇女干部梁绮卿身负重伤,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七岁。

  梁绮卿,广东省中山县石歧镇人,生于1917年,父亲是当时广州四大公司的大新公司经理。少年时代的梁绮卿在广州市省立女中念书,受到进步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对共产党的进步和国民党的腐败、反动有所认识,对不合理的事敢于反抗,思想要求进步。

  1935年末,蒋介石反动政府为了转移人民的抗日视线,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提倡复古,开展了所谓“新生活运动”。一天,梁绮卿穿了一件短袖衫上街,被诬为有伤风化,被公安局拘留了。对国民党政府的虚伪,梁绮卿非常愤慨。她大声责问:“国民政府不是提倡‘新生活运动’吗?什么叫做新生活?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正在打中国人,国难当前,大家应团结一心对抗敌人,把日本鬼子赶出国土,而不要把精力放在什么长衫短衫上。抗日才是大事。”当局自知理亏,只好把她释放了。

  1936年,梁绮卿在省立女中初中毕业。这时,日军大肆入侵我关内,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梁绮卿没有继续升学,毅然回家乡中山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积极工作,得以受到中共党组织的关注和培养。1937年春,梁绮卿在中山县一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中山县委恢复后,梁绮卿曾先后担任一区区委、四区区委、中山县委委员兼妇委书记等职务。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成立后,梁绮卿还参与了县的党,团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了该会的工作,并参加了一系列的斗争。特别对战时妇女协会的宣传工作抓得很紧,妇协会刊的每期稿件,都经梁绮卿和县委宣传部联合审定,凡妇协一切对外宣传活动,她都亲力亲为,认真负责。此外,梁绮卿还参与领导过中山县话剧协社、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以及广东中山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组织的工作。

  梁绮卿为中山县党组织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她了解到中山四区田边乡妇女抗日救亡工作队程志坚、方群英、孙启明、孙秀珍等同志工作积极、作战勇敢等情况后,便经常下乡和她们联系,交朋友,通过接触和利用组织学习等机会,逐步向她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事迹。在她的教育和培养下,她们四人先后参加了党的组织。石岐太原第纺织女工谭连珠,也是在梁绮卿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

  1939年,梁绮卿参加了中山县抗日统率委员会组织的慰问队,到刚收复不久的大岗等地进行慰问活动。在一次渡江时,突然遇上敌艇游弋干扰,梁绮卿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自若,终于安然闯了过去。在搞统一战线工作时,她一方面对国民党官僚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另方面又善于团结利用他们,和他们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她机智果断,能很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从来没有招致过任何 不应有的损失。

  为了掩护党组织和革命同志的活动,梁绮卿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党设立了联络站。 当时,中山县一区区长郑重楚是她姑丈,日本鬼子侵袭中山时全家逃往香港,留下一所很大的房子由她看管,她就把这所房子作为党员活动的地方,并经常将自己当教师的工资收入和家里的金钱、物资支援党的活动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当时县委的领导梁奇达、徐云、叶向荣等都经常住在联络站里。同志们到了联络站,像回到温暖的家。

  1940年3月,中山沦陷,主要的妇女干部随即分散到各地,梁绮卿被调到禺南游击区负责妇女工作,以后又调到广游二支队负责宣传和妇女工作。1943年底,党组织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决定从速培养出一批妇女骨干,到各地开展群众工作和交通联络等工作。于是在禺南中顺游击区举办了第一期妇干班,由梁绮卿担任班主任。她和该班政治指导员梁铁密切配合,开展教学工作。她还针对学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经常个别征求学员的意见,了解学员的要求,以改善教学工作,学员们都把她当亲姐妹看待。在梁绮卿、梁铁等妇女干部的言传身教下,妇干班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学员们安心学习,进步很快。 四个月后,第一期妇干班圆满结束。

  妇干班结束后,梁绮卿继续留在禺南地区负责妇女运动的全面领导工作。她是一位生长在城镇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便于联系群众,发动和团结广大劳动妇女,她把自己打扮成当地农村妇女,用假头发梳成当地妇女的发式。经常在下雨天戴着竹帽光着双脚,在乡间的泥泞小路上奔走,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救亡。她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当革命事业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梁绮卿总是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人利益。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相持阶段,为了适应残酷的斗争环境,梁绮卿毅然将刚刚生下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并远离爱人,自己长期转战于南、番、中、顺等地区。就这样,梁绮卿在此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再也没有见上自己的孩子一面,直至在禺南植地庄战斗中,为国捐躯。

  梁绮卿烈士永垂不朽!

上一篇: 梁桂华 下一篇: 梁祖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