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朱骥是从一个旧军人转变成为革命军人的。在恶劣的环境里,不畏艰辛,勇敢作战,忠诚党的革命事业,最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他工作过的同志都称赞他对革命坚定,是个难得的好同志。
朱骥原名朱扬善,又叫朱学骥,别名朱伯涛,曲江县白土乡由矢田村人(“现属由坪乡)。1908年出生。广州知用中学初中毕业,1927年5月,考入广东省地方武装团体训练员养成所,接受军事训练。1928年4月毕业后,在曲江县沙溪乡任联防队小队长,后在国民党十九路军任排长。抗日战争初期,朱骥曾任汕头市国民党警察局督察,国民党中山县守备总队第一中队长。1938年,朱骥在国民党第四路军粤北特务总队部任参谋兼第一大队长,因训练士兵制度采用较新的办法,被国民党指责为赤化教育,撤职缴械,并被特务暗中监视。朱骥后来逃离韶关,到了禺北、花县、三水一带,投靠其老师伍观淇。伍是国民党第七战区第四挺进纵队司令。朱骥在“四挺”初任上尉参谋,后任直属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朱骥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作战勇敢,坚定沉着。1945年8月侵华日军投降,“四挺”于同年11月解散。朱骥转到番禺县国民党警察第一大队任大队长。国民党番禺县长陈汝超以朱骥并非自己心腹,便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调升朱为警察局督察,削去其兵权。朱骥对国民党营垒的用人唯亲、勾心斗角腐败现象甚为不满,因此便开始萌发投向人民的念头。刚好这时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李济深与禺北人杨遂良酝酿在军警中搞策反。杨遂良找到地方武装养成所的同学抗日战争时的战友朱骥、吴滔等,鼓动他们起义,脱离国民党队伍。1947年8月中一天凌晨,朱骥率领番禺县国民党警察大队第一中队七八十人携带机枪两挺、步枪六七十支,以“奉命执行剿匪任务”为借口,从禺东带队开拔到禺北风凰乡插向增城县灵山洞。朱骥命令全体人员摘掉国民党的帽徽,扔掉胸章番号等,宣布起义。吴滔组织当地车洞的武装农民接应,杨遂良带领禺北蚌湖乡黄榜岭村武装农民六人前往会合。番号改为“华南纵队自卫军”。杨遂良任司令,朱骥任参谋长。先后袭击了禺北九佛、北兴、花县芙蓉蟑、赤泥、白泥等地的粮仓和国民党区乡公所。在北兴将粮仓三万斤粮食分给农民。部队转战禺北、增城、花县、三水、四会、广宁、清远等地。国民党当局动员花县、三水、四会、清远的地方武装一千多人,沿途追赶截击,并悬赏五千元缉捕朱骥。由于得到各地人民的支持,部队甩掉国民党的追击。为了使部队有个相对稳定的地方活动,1948年1月,朱骥通过吴滔认识了陈冠中,要求会见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的负责人。陈冠中将此转告中共江北地委常委陈李中。与此同时,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介绍杨遂良在香港会见中共江北地委书记黄庄平。陈李中在增城县派潭地派家中两次会见朱骥和在起义部队中的地下党员宋奋扬,支持他们作为友军在游击区外围活动,联合反蒋。
1948年春节后,国民党广东省主席宋子文向游击区推行“分区扫荡,重点攻击”计划。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号召领导群众停租废债、分浮财、分田,普遍发展地方武装。当时地方反动团队联合起来配合国民党军队“清剿”,斗争日益激烈和残酷,战斗频繁。朱骥起义部队在游击区外围很难活动。正在这时,黄庄平在香港根据香港分局指示,决定将朱骥部队编入我部队。同年3月,由中共江北地委副书记陈李中代表江北支队主持改编。部队在大岭脚进行整编学习。朱骥、孔德楠和起义队伍中绝大部分人都很坚定,要求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少数过不惯游击队艰苦生活,包括最初商议起义的几个人,要求退出。结果,七八十人的队伍整编时留下五六十人,再加上在当地补充人员,成立二团独立大队,朱骥任大队长。由于这个大队对地方情况不大熟悉,开赴龙门增城交界的雁洋坡,同支队的军政训练班一齐活动,联合作战,进行反扫荡反围剿反清乡斗争,共同击退国民党联合,“进剿”雁洋坡,企图消灭我江北部队指挥机构的阴谋。独立大队从增(城)龙(门)边沿地区活动到龙(门)博(罗)边沿地区。同年4月,由江北支队司令员黄柏带领朱骥大队到老区何家田关屋学校整训。整训后,由一团领导和指挥,在博罗县的平安、红头岭、柏塘、响水一带活动。朱骥大队在此对掩护主力部队,牵制敌人,屏障老区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副大队长共产党员王镜到朱骥大队,共同领导这一大队。朱骥任军事特派员,在起义部队的党员宋奋扬任政治特派员、孔德楠任副大队长。
同年8月,大队长王镜和朱骥带领大队在李华仔手枪队的配合下,包围了路溪乡政府,歼灭国民党自卫队三十多人,缴获步枪三十支。同且,朱骥会同朱湘祺率队夜袭龙华歼灭六十多个国民党自卫队员,缴获长短枪六十五支,拔除了反动据点。同年9月6日,在一团政治处主任谢光的领导下,采纳朱骥的智取计划,朱骥、王镜大队的人员化装成农民商人,奇袭了进犯游击区的重要据点平安圩,歼灭反动的自卫中队。俘敌十六人,缴枪十六支,子弹一千多发。战后还破了当地的粮仓,将五百担稻谷分给白水寨的游击区群众。这一仗影响很大,附近反动武装闻风动摇瓦解,地方头目有的逃到博罗县城,有的去了香港,有的派人同游击队联系谈判。全平安乡共收缴长短枪一百四十八支、子弹两万多发。不久,建立起税站,成立农会,组织起常备武装,发展了游击区。同年秋冬之间,一团政治处主任谢光带领朱骥大队在响水附近伏击国民党地方团队,朱骥同谢光在山岗上指挥战斗,朱骥被敌人的机枪击中左臂,血水淋漓。谢光要朱骥退下去包扎。但朱骥坚持不下火线,忍痛指挥战斗直至打垮敌人。1948年冬,国民党博罗县长吴舜农率领县警察大队进犯游击区显村、麻陂、石坝等地,谢光率领王镜、朱骥大队乘夜冒雨直插博罗县城,捣其老巢,放火焚烧国民党县党部(后因雨被阻),迫使国民党县长率队仓皇回救。
朱骥部队进入博东一团地区以后,一团政委黄干和组织股长练英经常到部队做政治思想工作。他们观察到朱骥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待人诚恳虚心,是个正直的有爱国心的职业军人,没有国民党军官的旧习气,闲时还自己亲自打草鞋,抽自卷烟,部队的官兵关系比较好。编入我江北部队后,朱骥的思想和政治觉悟迅速提高,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朱骥斗争坚定,对党忠诚,立有战功,1948年10月经上级批准,朱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朱骥更加努力工作。同年10月1日,被任命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第五团副团长。
1949年春,朱骥原来领导的部队并入刘彪大队,集结在何家田黄竹坳整训学习。同年2月25日江北支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朱骥调任第二团副团长。
为了迎接南下大军解放广州做好准备,同时牵制敌人对山区的“清剿”,1948年冬,江北大队司令部决定成立直属先遣总队。1949年4月,东三支队司令部调朱骥任直属先遣总队长。在增西以镇龙、宁西的油麻山、南香山、黄旗山为基地向永和、仙村、新塘等地发展;在禺北以虎窿、竹山窿、高禾场为据点,向凤凰乡、龙归圩、人和、石井等地发展农会,组织民兵。同年5月底,朱骥到达禺北风凰乡,到后第二天,便亲自约见当地人知名人士谈话,给禺北头面人物伍观淇去信,说明党的政策。他委托民主人士何静波去香港动员禺北人士何沛侃及刘伫、吴凡三人于同年5月回来参加革命。朱骥为了工作需要,有时还化装农民进入市区,通过旧关系了解敌情,亲自做统一战线工作。朱骥亲自到何棠下、鸦湖、南村、蚌湖、黄榜岭、张村、鸦岗等村,把地方武装四五百人争取过来,接受共产党和先遣总队的领导。经过几个月工作,先遣总队组织各地民兵累计达三四千人。使增西禺北从南广大地区连成一片。先遣总队的胜利引起了敌人极度恐慌。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部曾波大队驻钟落潭情报组长曾木密报先遣总队的行踪,同年7月20日,先遣总队在禺北冯径下村开干部议。敌人发觉后即命国民党一五四师四六0团的曾营长率一营人,并命国民党番从增花四县边区联防大队第一中队长黄锦星和风凰乡自卫大队副马敏辉带路,于同月21日凌晨3时由从化县太平场直扑凤凰乡,包围冯径下村 。我部队在敌人猛烈进攻中英勇突围,朱骥中弹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