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张九龄(678~740),名博物,字子寿,原籍广东始兴清化乡人(今韶关市属),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恪守职责,耿介不阿;重视人才,政绩卓绝。其诗清淡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后人对他的风度赞不绝口,对其诗文津津乐道,称他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的政治活动场所主要在陕西、江西、广西、湖北等地。纵观他的一生,还不到一半的时间是在广东度过的,其中包括多次生活、工作在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
张九龄的父亲张弘愈,曾经担任新州索卢县丞。索卢县位于今天的广东新兴县南部,离广州不远。清乾隆《始兴县志》有“(弘愈)尝侨寓南海,生九龄”的记载。张九龄自小聪明敏捷,七岁知文。《旧唐书·本传》称:“年十三,以书于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可知广州很可能是张九龄出生地点,其幼年也可能在广州生活过。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张九龄再次来到广州。其时,他步入政坛已有12个春秋。起初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后拜左拾遗。他尽职尽守,讽谏朝政。上书丞相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惜“封章直言,不协时宰”(徐浩《张九龄神道碑》)。由于与姚崇不合,加上不幸染病,只好于开元四年(716)拂袖告归,回乡供奉母亲。张九龄居家,与曲江县尉王履震来往密切,结成知己,时有诗酒唱酬。开元五年,两人联袂来到广州,张九龄写下《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明发临前渚,潮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乘桴自有适,非欲破长风。”从诗中可知:黎明时分,张与好友眺望远方,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开元十四年(726)六月,任太常少卿的张九龄奉命祭祀南岳及南海。广州的南海神庙,建于隋朝,名气甚大。岭南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云:“(南海)神自唐开元时,祭典始盛。”可知祭祀南海神盛典,实自张九龄始。
开元十九年(731)七月,朝廷委任张九龄为桂州刺史兼岭南按察使摄御史中丞。张九龄既任此职,便有巡察岭南地区的职责。有一次,他出使广州,其《使至广州》诗云:“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鍃回。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张九龄先回忆开元五年那次来广州,因心情沉闷忧郁,以致看到广州的一切事物都不顺眼,以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料想不到如今坐着驷马高车重来。他用西汉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臣服刘邦归汉,佗送贾橐的典故,指明自己的使命与陆贾完全不同。虽然往事已越千年,但筑有越王台的广州,山川依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