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1911年(宣统三年)3月,旅美华侨冯如从美国携3名助手、机器以及飞机1架回广州。7月,冯如在燕塘开办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但时局动荡,工作未能展开。11月,广东军政府成立,冯如率助手参加革命,被任命为广东军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广东飞行器公司的工作得以真正展开,并开始制造飞机,首创广州航空事业。
冯如研制飞机和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冯如(1884-1912),广东恩平人。12岁去美国谋生,边工边读,自学成才,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冯如便开始研究制造飞机,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5月,集资在美国三藩市附近的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的“广东制造机器厂”。当时仅有黄杞、张南和谭耀能3人参股,他们尽倾所有,连工具、材料折款在内也不过1000余元,厂房面积不到7.5平方米。经过3年努力,终于在宣统元年(1909)9月制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从而跻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冯如一号”第一次试飞失利,9月21日在第二次试飞过程中,螺旋桨机轴断裂,飞机失速坠落,但显示了此飞机具有良好的性能(升空4.5米,飞行约800米),从而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冯如被誉为“东方的莱特”。这大大鼓舞了华侨投资航空事业的信心。宣统元年(1909)10月28日,冯如联合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等人,把广东机器制造厂改组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并公开招募优先股东和股金。从宣统元年(1909)11月3日至宣统二年(1910)2月19日,仅3个月的时间,就招得优先股东67人,股金5875元。公司组织如下:总机器师冯如,正总(经)理黄梓材,副总(经)理刘一枝,司员朱竹泉,议事值理李云屏、刘希煜、张椿清等15人。此后,冯如先后研制修改飞机6次,未获成功,又遭受厂房失火挫折,但冯如并不灰心,继续奋进,终于在宣统三年(1911)1月18日制成第二架飞机“冯如二号”,在奥克兰试飞完全成功。后又连续在奥克兰附近的海湾进行了多次成功飞行,飞机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冯如的飞行成就誉满全球,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此时,冯如谢绝了美国人的重金聘请,毅然应两广总督张鸣岐电邀,携机回国效力,以遂“成一绝艺,归飨祖国”的宏愿。回国前夕,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把公司更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并确定以“壮国体,挽利权”为宗旨,迁回广州,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宣统三年(1911)3月22日,冯如一行抵达香港。两广总督张鸣岐派“宝壁”号军舰迎回广州,并在燕塘划出飞机制造厂的厂址和飞行场地。
广东飞行器公司工作展开后,冯如边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边加紧制造飞机,经过3个月的努力,公司制成一架与“冯如二号”相似的飞机,这也是中国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的第一页。因此,冯如也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2年8月25日,他在广州燕塘驾驶此机进行飞行表演。据《东方杂志》记载:“先由燕塘起飞,凌墟而上,高约120尺,东南行约5里,飞机灵活,旋转自如,观者塞途,掌声不绝”。后来,因驾驶过猛,不幸失事。失事地点在今广州军体院西南与广州大道东南之间。该处现立有“冯如堕机处”纪念碑一座。冯如遗体葬于黄花岗。冯如牺牲后,广东飞行器公司也随之结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