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陈寅恪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08-04-02
  • 浏览数:

陈寅恪,原籍江西修水,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陈三立为晚清著名诗人;长兄陈衡恪是民初著名书画家。陈寅恪幼承家学,8岁起研习许慎《说文解字》和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音韵训诂之学。1902年春天,13岁的陈寅恪随兄长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巢鸭弘文学院高中。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专攻比较语言学和佛学,共达10余年之久。除掌握英、法、德、日、俄文之外,他还通晓梵文、巴利文、拉丁文、希腊文、波斯文以及突厥文、西夏文、蒙文、藏文、满文等10余种文字。

民国14年(1925),陈寅恪学成归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导师。他一面指导研究生,并到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开展对佛学典籍和边疆史地的研究和著述。1930年末清华国学院停办之后,他转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合聘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陈寅恪随校辗转南迁,1938年4月任教西南联合大学。次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专职教授,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并决定由英国汉学家休斯副教授充任陈的助手,这是该校建校700年来第一次聘中国学者任教授。1940年9月,陈寅恪启程经香港赴牛津履任,由于战火阻隔,被迫滞留香港,接受许地山的邀请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许地山逝世,他接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日本当局有意请陈寅恪到沦陷区上海或广州任教;又以日币40万元强付给陈去办“东方文化学院”,均为陈所拒绝。沦陷后的香港,粮食至为困难,陈寅恪拒不接受日军派人送来的大米,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1942年5月,陈寅恪怀着“故丘归死不夷犹”的信念,携眷冒险逃离香港,辗转抵达桂林,执教于广西大学。次年9月,战火逼近湖南,长沙危急,陈寅恪再次举家逃难,途中备历艰辛,于年底始抵成都,任教于燕京大学。

陈寅恪读书极勤,长期伏案写作,致使目力严重受损;战乱生活困顿,导致视网膜剥落。抗战胜利后,牛津大学重申旧约,并邀请陈赴英治疗眼疾。可惜手术失败,不久双目失明。他便辞去牛津大学的聘约,回国继续执教于清华大学。1948年冬,他携家南下抵达广州,应陈序经之聘,任岭南大学教授。广州解放前夕,当时已到台湾的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屡电催赴台”;梅贻琦亦有意介绍他到香港大学任教,但他坚决留在广州任教。

广州解放后,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岭南大学同中山大学合并,陈寅恪转为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历史研究》第一届编委、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陈寅恪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关怀,陈毅、陶铸、胡乔木、郭沫若等曾先后专程到中大寓所探望过他。

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代文学、敦煌学、突厥学、藏学、以及佛教典籍均有精湛的研究。他继承和发扬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吸取欧洲近代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陈寅恪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刻意注重家族门第区域性的分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宗法性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提出的关于“关陇集团”的概念,为研究隋唐史提示了一个把握西魏、北周、隋代和初唐历史发展的关键;他摒弃了把突厥史作为隋唐史附属品的陈旧观念,充分论证了“突厥在当时为东亚之霸主”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卓越的史识;他广泛利用多种古代语言文字的材料和佛教内典,对历史进行探隐发微,并纠正许多前代学者的差误。

40年代初期,陈寅恪发表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部专著,在隋唐史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被誉为“关于唐代政治史光辉的、有洞察力的著作”。英国史学家切特维切在他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第三卷中说,陈寅恪的著述在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上作出了阶段性的重大贡献。1950年,《元白诗笺证稿》一书问世,这是陈寅恪继清代学者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后,开创以诗文证史新途径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又是以比较方法研究历史的典范。1962年,陈寅恪不幸摔断右腿骨,长期卧床,目盲体残。但他以“扶病披寻强不休”的惊人毅力,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学术研究和著述,晚年整理编成《寒柳堂集》和《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并在助手的协助下,历时10载,写成80余万言的巨著《柳如是别传》。全书通过对钱(谦益)、柳(如是)等人诗文的笺证,系统而具体地勾画出一幅明末清初社会历史的画卷。陈寅恪自称撰此书目的“欲自验所学之深浅”,因而《柳如是别传》可视作他一生治学方法的总结。

陈寅恪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培养造就了大批文史方面的人材,其中不少是当今国内、国际的知名专家。1979年新版《辞海》、日本京都大学编印的《新编东洋史辞典》和国际史学史委员会主编的《国际著名史学家大辞典》等均载入陈寅恪的生平事迹。陈寅恪的学术论文专著和部分传作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为7卷本《陈寅恪文集》出版。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寅恪横遭迫害。1969年10月7日逝世于中山大学寓所。

陈寅恪逝世后,海内外学人开展对陈氏学术的研究和探讨,并出版研究陈氏的专著多种,有: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何广蒳《陈寅恪先生著述目录编年》、冯衣北《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以及台北传记文学社编《谈陈寅恪》、《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等。

上一篇: 陈澧 下一篇: 陈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