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龙舟在出水打整(注:指将龙船从河底挖出来装饰一新。)之后,五月初三、初四到各地游弋比试,同时到关系较好的邻村去拜访。主家村寨必以礼相迎,放鞭炮、敲锣打鼓,中午则以“龙桥饼”(类似核桃酥)招待客人,晚餐则以烧猪肉、鸡等宴请客人,互祝大赛成功。“龙船饭”是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水乡龙舟文化的重要一环。
龙船饭的本义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广府水乡村族群的村落社区中每每扒完龙舟,都会有全村一起在祠堂前面开台设席、宴请四方的习俗,当地称为吃龙船饭。对于村民来说,划龙舟是对神的敬仰,龙船、龙帽、龙船衫、龙船饭都被视为神圣之物,寓意一种好兆头。而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除了比赛的人以外,村中上下老少都要到祠堂去吃龙船饭。这一餐饭,既是村邻间联络感情的机会,同时也向祖先祈福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更是一村经济实力、人心向背的展示。因此,东家设宴通常都是全力以赴作准备。江水里龙船赛得正酣,饭桌上人们也已经暗暗开始比较各村这龙船宴席的功夫。
龙船饭的基本特点
◆“龙大簋”龙船饭
从广府各地吃龙船饭的习俗看,主要体现隆重热烈、均等简便和就地取材的特点。一是人人平等。在吃龙船饭的时候,村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身份贫富贵贱,前提就是一定要自己亲身来吃。二是免费共享。吃龙船饭的时候,热情的村民不会问你是谁,来吃龙船饭的人都以嘉宾款待。村民还会在这天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龙船饭和看赛龙舟,奉上荔枝、香蕉、糖水招待,来宾越多越自豪。因此,无论你与主人家是否认识,只要有某个熟人带,即可以大摇大摆地去就餐,既不用封礼金,也不需要带上礼物,吃完饭就可以走。三是菜色品种各显神通。第一,“九碗菜”龙船饭,俗称“九大簋”(注:九大簋(读guǐ),意谓筵席丰盛,有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在“九”与“簋”之间还加个“大”字,不但言其多,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之意。)。在一座小小坊社门外,绚丽多彩的罗伞在习习的凉风中轻扬,长长的高标沿河蜿蜒。临时垒起的大砖灶上,大锅饭吐着热气,大锅菜喷着浓香……不久,全社村民云集地堂(晒谷场),村妇们麻利地摆开酒席:清一色方木桌,小矮凳,粗碗,竹筷,每桌九盘(模仿“九大簋”),其中有面鼓蒸辣椒(据称可用来辟除桡手身上的湿气)、烧猪肉、栗子焖鸡、油豆腐煮鱼、豆角炒猪肉等粗菜,虽无鲍参翅肚,倒也大鱼大肉,颇有 “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席间还穿插助兴兼筹款活动:有钱人家竞放鞭炮,竞投龙船部件。雷鸣般的鞭炮声,此起彼落的猜拳行令声和劝酒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第二,大盆菜龙船饭。每席是一张小圆桌,四张条凳。桌上除了摆着大盆菜之外,还有饮料、香烟、水果,以及一小盆腊味虾干糯米饭;它与粽子相比,吃起来更方便。这种龙船饭的形式较为随便,基本上是随到随吃。无论是本地的村民,还是外来的宾客,总之凑够八个人,坐下来便可开一席。无须环顾左右,更不必等候某人。第三,饭菜合一龙船饭。先把菜做好,拌进饭里。菜色一般是肉丁、虾仁、鱿鱼粒、蚕豆、鱼饺、肉饺、炒花生、冬菇等,有的村庄还会放入瑶柱、蚝豉等贵一些的材料。饭也分粘米饭、糯米饭、粘糯合煮饭和送饭等,还有解暑的冬瓜瑶柱汤。这种形式的龙船饭更方便快捷,能较好地保持扒龙舟运动员能量。
现代龙船饭的创新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楼食肆以其时尚敏锐的触觉捕捉到了传统的“龙船饭”,借龙舟节力推“龙船宴席”。酒楼从传统中吸收灵感,很多尝试也常给人带来惊喜。一些酒楼食肆把泮塘、番禺一带的龙船宴席从盆菜变成精致小碟。龙船饭的菜式还是那些,食材选择往高端走,装盘又吸收了中国水墨的意境,口里还是传统的味道,心早就脱离乡土,阳春白雪起来。还是老传统,宴席开始先上汤,如夏蝉炖沙榄、梅子碌鹅是龙船饭的必备菜,鹅必须在铁锅里不停翻滚才能保证外皮焦黄却不带焦味,这样的方法就是“碌”。来自南美的婆参用了传统的葱烧手法,装盘时用巧克力勾出竹节与绿叶,婆参突然间
◆珠江三角洲龙船饭情景
◆珠江三角洲的龙船饭情景
变成了水墨画中的怪石,审美意境提高不少。传统节日的宴席上总是会有一道斋菜,斋菜是泮塘五秀,清香的莲藕、爽脆的马蹄、清秀的茭白、油亮的木耳,清淡得正好。这是“食在广州”的又一佐证。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广府水乡村落社区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无可否认,龙舟竞渡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千百年来,龙舟竞渡的民俗在广府民间得以流传,是与尊龙崇龙习俗不可分割的。有专家曾提出忠告:就精神内涵而言,必须不断强化崇龙的原生信仰,否则赛龙舟将会只剩下一个被借用的符号。根据专家们的忠言,针对近年各地办龙舟大赛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第一,注重传承传统的赛龙舟文化内核,防止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由,将龙船竞渡转化为市场大潮中的商业娱乐文化活动。如果以此来取代原有的赛龙舟习俗,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来说,将是一个重大损失。以赛龙舟为文化载体,让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欢乐和喜悦,在划龙舟、观竞渡、赏表演的同时,把广府族群的丰富情感、信仰和理想融入龙舟节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活动中,演绎着广府人独特的民俗风情。龙舟竞赛,是村社族群大交流、大聚会、大展示的日子,组织好、举办好这样的民俗活动,让人民群众有充分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对节日的记忆、认同和审美享受,对于传承、推广龙舟文化,坚守当代共同理想,增强族群向心力、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举办龙舟竞赛活动中,应当凸显节日民俗内容,充分尊重当地群众尊龙崇龙祈求平安的习俗,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还可根据本地域民俗文化的特点,尽可能把龙舟文化形态植根于大众生活之中,使之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弘扬。
第二,继续破除封建迷信的龙舟禁忌。调查发现,广府水乡村落社区“扒龙舟”的禁忌很多(新中国成立前如是,近年也还有不少陋习),如起龙舟时不能有女子在场观看;女子不能上龙舟;妻子是大肚婆(怀孕)的男子不能下船,否则不吉利;有孝在身的村民不能参加龙舟活动;丈夫“扒龙舟”,妻子当天不能洗头;女子不能站在桥上看龙舟、不能在有龙舟的涌中洗头……这些禁忌有悖于妇女解放。相反,应积极组织女子龙舟队,发动广大妇女自觉参加“趁景”、吃龙船饭等活动,使“扒龙舟”真正成为男女老幼全民参与的社区活动。
第三,严禁以赛龙舟为名强行摊派、变相敛财和铺张浪费。这种现象在广府地区虽然没有曝光,但有媒体报道,温州瑞安市某村2009年组织龙舟赛,每家摊派500元,烟花爆竹一天就花了2万元(注:摘自《温州晚报》2007年6月18日。);近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船饭”动辄几百桌,是典型的“吃大锅饭”!这种趋势任其发展,必将伤害了群众利益,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民俗的弘扬、历史的延续并不是用重金堆砌起来的,不能借民俗为名,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借机摊派敛财,背离了赛龙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