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著名的古仙安期生(郑安期)即隐居于白云山修炼,并在此得道成仙。安期生是广州迄今可考的最早仙道代表人物。道教在广州形成规模,当在两晋之际,主要得于鲍靓和葛洪等人南下倡行。他们作为魏晋丹鼎道派的代表,对道教在广州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宋时期,广州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内丹道术在广州的传播。明清以降,道教在广州有所发展,重修三元宫,兴建纯阳观,龙门派门徒杜阳栋出任广州三元宫住持,是为道教龙门派传入广州之始而延续至今。
葛洪18岁时,随方士郑隐学习神仙之术以及医疗技术。24岁时,为避西晋政局混乱之灾,遂来广州,并结识了南海太守鲍靓。人称神仙太守的鲍靓也是修道之人,鲍靓见到葛洪后,很欣赏他的才能,将道书《三皇文》以及道家的本领传授给他,还于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将年仅18岁女儿鲍姑许配葛洪为妻。后来,又在越秀山麓(今越秀山)建修道场,取名越冈院,让鲍姑在此修道,为居民赠医治病。这是一个聚仙的地方,葛洪跟他的岳父每天晚上都一起谈经论道。据《老君中经》载:“鲍靓为广州长史、南海太守,化行丹天,传授葛洪,洪传滕叔,叔传乐玄真,条流稍广,约在至诚,修行唯密也。”
葛洪与鲍姑夫唱妇随,葛洪教以为人治病之术。这鲍姑果然不同一般,她学什么会什么,将学到的本领用于为老百姓治病。鲍姑的精湛医术相传了好几个朝代。据《罗浮山志补 》记载:“鲍姑亦传于黄野人,乃稚川之徒。”黄野人从葛洪学炼丹、行医,而灸疗医术则由鲍姑向其传授,后黄野人擅长炼丹和行医,尤精于治疮痿之疾。位于今越秀山南麓应元路11号的三元宫,是广州地区最大的一座道教庙宇,它原是鲍靓所建的越冈院。鲍姑死后,周围许多居民都前往祭吊。为了对鲍姑表示永久的怀念,人们将鲍姑汲水用于医治病人的小井命名为鲍姑井,同时在三元宫内建鲍姑殿以示纪念。
西晋建兴四年(316年),葛洪从广州返回故乡句容,被当时的司马睿丞相招为府院,然而此时的葛洪已经看淡名利,并无出世之心,不久便辞官,于建兴五年(317年)全部完成《抱朴子》一书,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和五斗米道、太平道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葛洪闻交趾出产丹砂,为便于就近采砂炼丹,便主动要求出任句漏令(今广西北流县)。赴任途中,行至广州,被刺史邓岳挽留,从此碾转于广州与罗浮山之间,炼丹制药,著述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