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政大学(当年广州人简称为“军大”)在广州创建,由叶剑英同志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这一段历史广州人民至今仍不能忘怀。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叶剑英同志被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广州市市长,并兼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军管会主任。为了在部队中培养大批政治干部和文化干部,他决定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政大学”。筹建工作还可以追溯到第四野战军解放武汉市以后,当时建立了“中南军政大学”总校,并着手筹建六个分校。经叶剑英同志决定,“广东分校”改建为“广东军政大学”。他亲任组建“广东军政大学”的领导。任命赵复兴为第二副校长,李孔亮为第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曹诚为教育长,宋昕为政治部副主任。
在武汉待命的有关筹建人员,经过一个月的行军,于1949年11月24日深夜12时到达广州郊区沙河镇旧燕塘军校内,这里将改建成为“广东军大”。同月,《南方日报》刊登了招生简章。招生对象是:有志参加革命,年龄在25岁以下,文化程度为高中毕业的青年(后因招生来源不足,条件略有放松)。学员待遇是供给制,学校供给食宿衣物,另外每月发给津贴人民币(旧币)1。5万元,折合后来的新人民币值为1。50元。毕业后由学校统一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工作。
1950年元月13日,新生报到完毕。全校学生接近5000人,编为4个大队,每大队下分6中队,中队以下为区队和班。其中第2、第3、第24中队是女生中队,可见当日女青年革命劲头不落男青年之后。开课前进行建校劳动,学员们平整土地,建起了一个可容万人的大操场和一个大农场。学员们按班分地种菜,利用晚饭前后劳动,一直坚持到毕业离校。“秀才”们就这样开始学习、劳动,将收获送交伙房。
1950年元月某日,同学们精神抖擞地列队进入校部大操场,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毛主席当年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制订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还有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三句话、八个字”高悬会场,作为“广东军政大学”的教育方针和校训。叶剑英校长兼政治委员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讲了话。他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改造思想,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事业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广东军政大学”的主要课程有四门:校史(即“抗日军政大学”校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军事训练。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全校学生上大课。课程主要由校首长李孔亮、曹诚、宋昕讲授。此外,还有校外的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如南方大学副校长陈唯实,教育长李又华,以及广州市的团市委书记和其他领导同志前来讲课。大队政委、中队指导员和教育干事负责上辅导课。学员分班讨论,写心得、做作业。军事课由大队长、中队长和区队长负责,并进行严格的军事操练。所有课程,均须进行阶段考试和学期考试。如有不合格,必须补考。
军事学习贯穿于全过程。主要内容有队列操练、武器使用和射击训练;还有军事条令和组织纪律、军事作风。通过学习,把学员们从自由散漫的普通社会青年训练成为有严格纪律和军事素养的革命军人。期终考试,有些学员还荣获优秀射手或特等射手的称号。经过学习,提高了觉悟,一些同学交待了自己的政治历史问题和家庭问题,获得了组织的信任。在中段考试以后,经同学们申请,全校学生被批准集体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少同学还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海南全岛解放以前(1950年5月),美蒋飞机经常轰炸广州,曾经制造了黄沙大血案。军校是敌机空袭的重点目标,每遇空袭,全校师生都必须迅速跑步上山躲避。有一段时间,天未亮全校即列队上山,白天坐在山头露天学习,即使敌机飞临上空也坚持不辍。那时候社会比较动乱,有些学员受到影响,开了小差。经过进行思想工作,一些学员又回到“军政大学”,以后还在部队中立了功。
学员们还积极参加当时广州市的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为上海失业工人捐献衣物,参加全市控诉美蒋集团制造黄沙大血案的大会,给解放海南岛英雄写慰问信,参加全市庆祝“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的大会和游行。1950年5月4日,参加全市庆祝大会后的游行队伍在返校途中,在一德路上遇到狂风暴雨,社会上群众团体的队伍当即被暴雨打散,七零八落。但是,“广东军政大学”几千人的队伍,一人不失,依然步伐整齐地在马路当中行进,还以震撼大地的响亮歌声、高昂的口号声与狂风暴雨的呼啸声竞赛。原来在小汽车上的“军大”校首长李孔亮、曹诚、宋昕也走下了小汽车,冒着滂沱大雨和“军大”学员齐步前进。“军大”短期军事训练的结果,给广州市民留下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