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广州的考亭书院(朱家祠)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1-30
  • 浏览数:

西湖路有条小街叫流水井,洁净的街面,错落着几座古老大屋,格外宁静,大屋的头门镶嵌着“道祠”、“书院”、“书室”之类的石匾,显得古朴又带几分书香。这是广州旧城中保留得较好的清代宗族式书院小街。这些书院不但闪烁着历史文物价值,而且蕴藏着历史人文价值。考亭书院就是其中一所。

考亭书院原址在福建建阳城西25公里处的溪山考亭玉枕峰山麓。南宋时,朱熹父亲朱松被秦桧罢官而到这里办学,“接引后进,教诱不怠”。朱熹(11301200)晚年亦遭权相韩胄贬徙。于是继承父志,返考亭筑竹林(后称沧州)精舍授徒。时朱熹已60多岁,因在外讲学时名闻天下,因此,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朱熹与学生们生活很清苦,“簟瓢常安,晏如也……豆饭藜羹,率之与共……”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主”的观点,把握《大学》中的“诚意”与“正心”、“格物”与“致知”的密切关系,建立起以“道体”和“性命”为核心,“穷理”为精髓,以“主静”、“居敬”、“存养”为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为圣”为目的的一套理学体系。朱熹辞世后,他的学说被朝廷确定为官方理论。1208年宋宁宗谥他曰“文”,后世称为“文公”。1227年,宋理宗又追赠他为太师,追封信国公。1241年从祀孔子庙、名分排在孟子之后,并将朱熹注解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训说,刻碑于学宫,作为官方考试对答标准(元、明、清三朝皆沿此制)1244年,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匾赐给竹林精舍。至此,考亭书院始得名。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又向考亭书院颁赐匾额“大儒世泽”,以及对联“诚意在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心传”。可见考亭书院之名至清代仍为世所重。

宋末,元军犯宋,朱熹第六代孙朱文焕,官至大理寺平章事,随军南迁,战死于广东清远疆场。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在当地定居。另一个儿子迁到新宁(今台山),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发展成为一大族。当时新宁属广州府范围,为了弘场祖先在考亭的儒泽,勉励子孙学业有成,朱氏家族于是在广州府学不远的流水井筑起这座书院,也取名“考亭”,又称朱家祠。根据《粤桂朱氏源流》载考亭书院云:“该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院目的除纪念朱文公业绩外,又便于朱家举子赴省或京参加会试或殿试,集留学习、住宿而设的。书院还有一规定,凡本姓人中举人以上的,必须接受紫阳书院(紫阳是朱熹别名)的奖赏和在这两院举行的祭祀仪式,这种做法直到清末科举制度取消方终止。”可见考亭书院是一所宗族祭祀、聚会的地方,规格是高的,又是本族子弟读书赴考的进修场所,而非一般讲学、授徒的书院。

现存的考亭书院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门建在奎楼下,向东,取迎紫气东来之瑞。门檐高达5米,门上有石匾,上刻“考亭书院”四字,字体稳重俊秀,与现存建阳的“考亭书院”石坊(明代嘉靖年间建)字迹相同。门檐后是奎楼二楼的耳窗,窗上有一石牌,刻有“奎阁”两字,意取中魁入()阁。楼高13米,青砖墙,绿琉璃瓦剪边,楼顶两侧为镬耳,虽经200年风雨,至今仍巍峨挺秀,也是广州现存最高大、完整的书院奎楼。书院大门左侧沿街约40米属于附祠。进门过奎楼是一开阔庭园,约300平方米,庭园南面为照壁。据今院里长者介绍,北面原为三排建筑,中座是祠堂,两侧为书屋,祠堂与书屋之间为青云巷。祠堂是三进结构,前座是仪门,中座为大堂,大堂中间为大厅,高悬牌匾,两侧大柱有楹联,大堂两侧是满洲窗间隔的精美书房,是书院里资深望重的读书人住读之所,后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设有书房。祠堂两旁的书屋很别致,每座亦为三进,每进为一套书屋,前为天井,通青云巷,里为屋。屋高6米,深8米,分两层,下为厅,高4米多,对着天井,很宽敞,作读书用。厅旁有楼梯登上层阁楼,阁楼作住用。书屋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明亮通爽,祠堂静穆,庭园清秀,确是在闹市中读书的好地方。按族规,女子是不准住在书院的。民国时期,这里成为学生宿舍,当时,广州的大学、中学是没有宿舍的,学生晚上要回家住,于是,书院成为省内族人子弟到省城读书寄住之所。据介绍,有读岭南大学、闠勤大学的,也有读真光中学、培正中学的。直到建国前,书院都没有女眷。从清代到民国,书院也造就过进士、不少举人和学者;至今,国内以及香港、美加的一些城市的朱氏族人,对书院仍很怀念。

 

上一篇: 电影业进入广州 下一篇: “南国红豆”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