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舞狮,分北狮舞和南狮舞两大类型,狮子的造型也南北各异,舞法也不相同。
广州的醒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狮舞。南狮舞的出现,据说始于明朝初年。那时粤地出现了一头肉翅虎,此兽翅如蝙蝠,飞而食邪心人肉,它的皮可以辟百鬼百蠹。粤俗迷信,凡能保家宅保平安的东西,都视之为吉祥之物,因此,人们仿造此兽形象,在节日中舞动它,以告四方生灵,不要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后来,人们考究其实,原来这称之为肉翅虎的,是文殊菩萨坐骑下的狮子,因其鬣毛过肩,并且毛色与身体颜色相同,奔跑时鬣毛扬起如蝙蝠翅的缘故。
另一种说法认为“醒狮”活动起源于明朝末年,最初狮舞是表现武术馆的尚武精神,到了清朝中叶,在两广地区已经广泛流行以吉庆为主的狮舞活动。当时广州三元里和泮塘的“狮子”最具特色。据说过去广州的狮舞亦多源于这两个地方。
广州醒狮的造型有自己的演变过程。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在广州浮丘井旁边(现在中山七路)兴建的名闻中外的陈氏书院陈家祠的甍饰上,就有一头狮子。这头狮子目圆口大,高额隆鼻,獠牙外露,眉骨外撑,鬣毛罩面,身披鳞状毛块,四肢粗壮有力,体态生动,乍看凶猛,细审慈祥。最令人注目的是这头狮子头顶上只有一个肉瘤,但无角。
现在广州的醒狮,头上是有角的,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造型,名为“狮子”,实为不像狮子,不像犀牛,不像麒麟,不像虎豹的“四不像”。
关于这独角狮子,佛山传说,在明朝初年,有头独角怪兽出现在佛山,害人害物,人们不得安宁。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以兽治兽,做了一头竹编纸糊的头上也长独角的狮子,并且敲锣打鼓大放鞭炮,把怪兽吓跑了。从此,便把独角狮子作为辟邪消灾的吉祥物云云。
其实,粤俗好斗。舞狮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形成了许多门派,直接的狮子冲突就时有发生,狮头撞狮头的打斗就在许多冲突的场面上出现了。所以,像舞狮的老师傅所说:“要在獅头上安一个角,初时还是用铁造的呢!”这样,一种铁角、青鼻、獠牙、牙刷须(短髯)的打斗型狮子出现了,广州人称这种狮子为“张飞狮”,又叫“武狮”。
后来,这个角,就成为南方狮的一种装饰物了。广州的醒狮,其形象还有小异,一般都是以狮头的图案设计而有所分别,比如额头、脸面、面颊(腮)、舌头、胡须等的着色和图案不同,分别有关刀纹、旋纹、如意纹(采用佛教的纹饰)等,因而也分别称为刘备狮(也叫做文狮)、关公狮(属武狮一类)、张飞狮等,此外,还有金狮、彩狮、虎斑狮,或者鹤(山)装狮、(香)港装狮等,其名称之多,不胜枚举。
广州的醒狮,可以说是神态各异,舞态多姿。“配以象征狮吼和风雷之声的大鼓、厚锣、响钹,随着乐声起伏,把狮子从酣睡到奋起的神态举止,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醒狮造型套路很多: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无不神似,一句话,喜则欢而碎步,怒则仪态万千,哀则闭睛稳步,乐则跃而跨步。这就是南狮重“意”的舞法。它讲究桥马,善于抽象传神。就步法来说,有碎步、马步、弓步、虚步、行步、探步、插步、麒麟步和内外转身摆脚等。而所有的步法,常常融会在一个“舞”中,这种“舞”一般体现在采青的狮舞中,因此,采青成为狮舞活动中最精彩的高潮。另外,民间的舞狮活动,创造了许多新颖的舞姿,比如:高台莲花舞、花篮青舞、步步高舞、桥底咬青舞、狮子出洞舞、高台群狮舞、狮子跃龙门舞、双狮扑青舞等,花样繁多,不一一尽列。
凡新狮初舞,按照传统的行规,要进行一个庄重的仪式,叫做“开光点眼”。这仪式的举行是很严肃的。开始,要焚香、洒酒。同时敬请一位德高望重又上有双亲下有子孙齐全的人,执行“点睛”。此人在向天地敬酒(洒酒)之后,向东南方向肃敬三鞠躬礼,这时,鞭炮齐鸣,鼓乐四起,大头佛于是舞跳在狮子周围,用柚子叶或黄皮叶(民间认为这些叶,可以祛除邪气)为新狮打扫全身。据说,这是给新狮以吉祥之气、播福之力,就是说给新狮以生命之源。然后,再把这些叶插在它的角旁,并用丝带为它的角装饰一番,这叫做“簪花挂红”。之后,鸣鼓杀鸡,滴鸡血于盆中举天以示。点睛的人手执新笔,神态严肃,步履庄重,行至狮子头前。此时,全场鸦雀无声,一派严肃的气氛达到极点。只见那人躬身狮前,眼定,手定,在狮子的右眼上点上一笔,又在左眼上点上一笔,立时,全场欢腾,鼓声雷鸣,锣鼓大响,瞬间,新狮在地上蠕动,蓦然腾起,在欢声笑语中,舞动它那美妙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