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广州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3年1月10日,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广州市“双拥”模范城称号。广州市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有着深厚的传统。早在1950年1月,广州市就成立了“双拥”运动委员会。1983年,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双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991年4月,市委决定力争在两年之内把广州建设成为“双拥”模范城,并正式成立了 “广州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市委书记朱森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张汉青、市长黎子流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有关部门和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区、广州军分区政治部负责人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长周杜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建立办公会议制度。5月9日,广州巿委、市政府和广州军分区联合召开创建“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暨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号召全市人民力争用两年的时间,把广州建设成为“双拥”模范城。不久下发的《关于转发广州创建“双拥”模范城199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就两年之内”争创'双拥'模范城”进行部署,提出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健全“双拥”领导机构和各项制度;二是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形成人人关心、积极参与”双拥”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广州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县和先进单位活动;四是妥善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遗留问题;五是继续抓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六是进一步落实、完善“双拥”工作的法规。在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中,巿委、市政府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军地兼顾、互谅互让、协商解决的原则,妥善解决了悬挂多年的45宗军队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4月下旬,中央军委办公厅、总政治部、广州军区、广东省分别转发了这一经验。驻穗部队则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大力支援广州市各项建设事业。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争相创建“双拥”模范单位,在全市500个共建点中,1992年共有146个单位被区、县以上地方行政机构命名为“双拥”模范单位。
1992年12月,经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国家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广州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于次年1月19日举行“双拥模范城”挂牌仪式。此后,广州又于1994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5次蝉联这一称号。
6月17日至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第八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省巿领导高祀仁、张汉青、黄浩、黎子流、曾庆申、赖竹岩等出席开幕式,邬梦兆致开幕词。会议听取了巿政协副主席司徒梅芳所作的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协广州市第七届提案委员会向大会提交的关于五年提案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八届政协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审议通过了市八届政协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査情况的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广州市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黎子流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本届委员会共有550名,其中新任委员321名,占现有委员数的57.56%,非中共党员过半数,具有大专学历的占70%以上,有高级职称的委员近200人;新设了“经济界”,原“港澳同胞界”分为“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界别由32个增至34个。会议期间,共举行5次大会,共收到委员提案330件,有25位委员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议一致通过了《广州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决定问意第七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总结报告。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以邬梦兆为主席,刘念祖、司徒梅芳、梁尚立、郭焕之、周宝芬、陈绮绮、范兴登、廖志刚、曾陇梅等为副主席,彭家伦为秘书长, 王勉予等98人为委员的政协广州市第八届常务委员会。
政协广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6月18日至28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461名,广州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出席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和市人大常委会、巿政府组成人员列席会议;70多名各界人士旁听了 3次全体会议和大会秘书处组织的座谈会。会议听取了黎子流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两个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竹岩作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经过充分审议,会议批准了上述各项工作报告和计划。会议还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广州巿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会议还就扶持广州民办科技机构发展、加快广州巿场建设等问题组织了专题审议。会议期间,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157件;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114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会议选举了新一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和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黄伟宁当选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黎子流为广州市市长,邓国骥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定中为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了谢士华、邵源堃、凌炯昌、王文赞、李碧娴、谢家彦、李瑞源、黄鸿钧、黄汉炎、姚嘉华等10人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冼庆彬为常委会秘书长,王达理、毛宇峨等31人为常委会委员;陈幵枝、伍亮、郭向阳、姚蓉宾、刘锦湘、戴治国等6人为广州巿副巿长。
市委作出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7月3日,巿委、巿政府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该《决定》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个体和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之一”(这个观点在党的十五大确立下来); 并且指出,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放宽政策, 放幵经营,切实做到”政治上关心,资金上支持,技术上给予指导,合法的给予保护,高新技术产品税收给予优惠”。其具体内容包括:(一)放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二)放宽个体私营企业的财税政策和信贷政策;(三)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实行设备折旧;(四)支持个体和私营企业扩大商品出门,对其商品出口收汇给予留成;(五)鼓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大力开办市场;(六)对经营良好并达到一定创汇额的个体私营企业给予自营进出口权;(七)支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出国考察和进行经济活动;(八)妥善解决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场地;(九)设立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十)切实解决个体私营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问题;(十一)保护个体、私营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二)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十三)加强管理, 保证全市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四)加强领导,把个体私营经济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决定》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个体和私营企业中的党团组织,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要适当增加个体和私营企业者的比例;成立由一名副市长任组长,有计划、城建、商业、财税、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广州市个体和私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还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阻碍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市政府颁布《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
7月18日,广州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经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
《方案》指出,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高度科学化,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六大产业(高科技轻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与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支柱作用突出;城巿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教育先进;巿民生活富裕舒适,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初步建成具有强大内外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巿。
《方案》提出了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 率先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仝方位扩大对内外开放,枳极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符合国际市场运作规范,并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高起点、大规模地发展六大产业,培植起竞争能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巿服务功能;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发展步伐,争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每5年上一个新台阶, 使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设施档次水平,强化城市管理,美化城市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力求城乡人民生活从小康阶段上升到富裕阶段,从而使广州巿在21世纪初叶跻身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方案》还确定了广州市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打基础阶段(1991至1995年)。本阶段后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体架构,并开始体现新体制所应具有的效率与效益。第二阶段: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阶段(1996至2000年)。本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中期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开始接近上述国家和地区当时的平均水平;本阶段后期,广州巿中心城市地位明显强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格局初露端倪。第三阶段: 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2001至2005年)。本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届时的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共青团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8月17日至19日,共青团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巿领导高祀仁、邬梦兆、曾庆申、石安海等,老同志钟明、黄焕秋、黄菘华等出席开幕式,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团代表338名和特邀代表33名。团省委副书记刘耀辉代表团省委,市妇联主席孔少琼代表市妇联致贺词。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曾庆申在会上作了《在广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肩负起新的使命》的讲话。刘日知作了题为《团结带领全市青年为广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后5年广州共青团的工作思路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四大、团的十三大精神为指针,突出广州特色,创造性地开展闭的思想教育、劳动创造和青年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团的自身建设,在广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共青团工作的新飞跃。大会审议通过了刘日知的报告,选举产生了由41名委员、1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共青团广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团巿委第一次全会上,刘日知当选为团市委书记,徐咏红(女)、李宇君、骆蔚峰为副书记。
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十省区经济工作会议
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张万年,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广州军区政委史玉孝等陪同下,考察了广州有线电厂、广州造纸厂、广州味精厂。他对这几个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狠抓技术创新,严格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他说,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增强企业活力,必须转换经营机制,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搞好技术改造;必须结合自己实际,善于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加强企业管理。27日,江主席一行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出席了由广州军区、广东省委、省政府举办的国庆文艺晚会。
9月27日至29日,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南、西南十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在听取各省区负责同志的汇报后,江泽民指出: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宏观凋控的措施下达以后,各地迅速传达,认真执行,并很快初见成效。这一事实表明只要中央一声令下,各地都自觉做到服从大局,说明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是高度一致和坚强有力的。江泽民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小平同志多次讲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千真万确的。现在,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国民经济运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我们必须以极大的责任感,努力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低了不行,那样经济就上不去,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会受制于人。凡是有条件能快的就快一些发展,暂不能快的, 也就积极创造条件逐歩加快发展。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紧迫感,不丧失时机,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力而行,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別是大的损失。发展经济基础不能单纯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关键依靠科技进歩,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江泽民强调,解决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抓紧制定总体框架,从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重点突破,配套协调,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要敢于实践,看准丫的就大胆地干;一时看不准的,可以试验,注意总结经验。江泽民指出,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启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改革就是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沿海和内地的积极性, 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他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没有差距,对此要有一个全面认识的科学态度,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带动和促进作川,通过国家的宏观调节和地区自身的努力,在共问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的国民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地区的发展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谁也离不开谁。江泽民最后强调,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握全局,科学决策。
广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12月17日至18日,广州市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 出席研讨会的有广州市五套班子和广东省有关部门领导、理论工作者和各界代表共200人。巿委书记高祀仁代表市委发表讲话,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继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26日晚,由市委巿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广州电视台承办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广州市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在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广州地区300多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演出。广州地区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系列活动还包括:12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等主办了“巍巍昆仑中国魂一毛泽东诗词大型歌舞晚会”,共有500多演员参加演出,并邀请了毛泽东的亲属邵华、毛新宇出席;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广东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博览会”和专题报告会;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先后举办了“毛泽东在广州史迹展览”等6 个展览。12月,全市20多家电影院、影剧院同时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电影展映月”,放映《井岗山》、《重庆谈判》、《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影片。广东音像出版社制作的12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2月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外,全巿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群众团体纷纷举办了各种文艺形式的纪念活动。
市委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实施意见》
12月21日至23日,巿委召开六届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巿委委员37 人,候补委员6人;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党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员负责同志,各区、县(县级市)和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主持,学习、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和省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
市委书记高祀仁代表市委常委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求: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重点,不失时机地在改革的重要环节取得突破;坚持两手抓,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市长黎子流作了《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巿委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5个重点提出了实施步骤和措施。并要求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化科技和教育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的保证。全会号召全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在1998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巿场经济新体制,20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巿而努力奋斗。
广州地铁一号线动工
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动工兴建。至此,筹备30多年的广州地铁项目终于正式上马。早在1960年,根据当时广东省长陈郁的批示,地质部门就对广州进行了初步地质钻探,并于1962年拿出了第一份地铁地质勘察报告。之后,为了适应备战的需要,广州开始秘密修建地下防空坑道,并依据“地下”两字的笔画将其命名为“九号”工程。1965年初,广州市成立了地下电车工程指挥部,广州市市长曾生出任总指挥,他力主“平战结合”,修建一条能走地铁的战备通道。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修建地铁的构想被搁置下来。1970年、1973年,广州地铁第二、第三次筹备上马,不久均告下马。1975年,广州市正式组织地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于1978年完成了第一个地铁路网规划方案。1979年,广州市地下铁路筹建处正式成立,广州地铁项目第四次上马。在改革开放气息影响下,广州地铁的思路由以战备为主兼顾交通,转变为交通为主兼顾战备。不久,地铁路网规划方案纳人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州市总体规划,广州市政府决定修建黄沙至芳村过江隧道,预留地铁过江通道,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居民出行调査,为地铁客流规划提供基础依据。1987年,广州地铁筹建处与法国SMS集团公司合作开展地铁可行性研究。次年3月,在《广州日报》刊登了地铁路网规划方案,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在此基础上,广州市政府向国家计委申报了广州地铁立项报告,并正式批准了由一条东西向和南北向地铁交织成“十”字形的路网方案。1990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广州地铁首期工程立项。1991年5月,广州市政府作出决定,成立广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黎子流市长任总指挥,副市长石安海(不久任市委副书记)、陈开枝(后增加)、伍亮、戴治国(后增加)任副总指挥,同时,成立地铁工程资金协调办公室,负责筹措和管理地铁建设资金。后来, 又从市委、市政府各委办抽调有经验的专业干部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991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完成,并于次年6 月通过国家级验收。
在邓小平南行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广州地铁项目筹备步伐加快。1992年12月,广州巿地下铁道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广州市地铁和轻轨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及沿线房地产业的开发经营,邵云平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家计委下文批复。10月和11月,国务院又先后两次由邹家华、李岚清主持召开总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广州地铁。11月16日,广州巿地下铁道总公司与德国西门子-AEF集团签订广州地铁引进设备协议书,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德国总理科尔亲自出席签字仪式。
此次开工的地铁一号线,西起广州钢铁厂,东至广州火车东站,共设16 个车站和一个车辆段,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5亿兀(其中利用外资5. 4亿美元),拆迁地面110万平方米,居民2万多户约10万人,是广州经国家批准建设的最大巿政工程。工程设计由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实行总承包, 工期计划5年,1998年完成。作为一号线过江部分的珠江隧道也于1993年12 月28日建成。该隧道北连黄沙大道和六二三路,南接芳村大道和花地大道。由地铁筹建处设计室和广东水电设计院共同设计,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沉管法施工。隧道截面为矩形,高7. 95米,宽33. 6米,分为三孔,东侧一孔为地铁过江通道,西侧两孔为汽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