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大事记
1925年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4-29
  • 浏览数:

  广东区委协助大元帅府举行第一次东征

  1月7日,因盘踞在东江一带的军阀陈炯明勾结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准备进攻广州,企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大元帅府大本营决定将许崇智、杨希闵、刘震寰、谭延闾等部组成东征联军,杨希闭任总司令,东征陈炯明。15日发表《东征宣言》。30日,东征联军分3路进攻东江。刘震寰的桂军为中路,围攻惠州;杨希闽的滇军为左路,进攻河源、老隆、兴宁、梅县;许崇智的粵军和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右路,进攻淡水、平山、海丰、潮汕。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随右路军东征,负责政治工作。中共广东区委发表《檄告广东工农群众, 保卫革命,打倒陈炯明》的文告,声讨陈炯明的罪行,号召全省工农群众担负保卫革命的伟大责任。广东区委组织大批工农积极分子,帮助东征军运送粮食弹药,担任医疗卫生、宣传鼓动等工作,并派彭湃回海陆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自卫军,配合革命军作战。由于东征军英勇善战,并得到东江农民的大力支持,接连攻克了淡水、平山、海丰、汕头、五华、兴宁等处。4月20日,东征军进入惠州城,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第一次东征打击了陈炯明的反动武装, 发展了革命力量,促进了东江地区工农运动的开展。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

  2月1 日,在周恩来的指导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州巿文明路广东大学操场举行成立大会。出席大会有3000多人。该会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中心,联络滇军干部学校、粵军讲武堂、军政部讲武堂、警卫军讲武堂、桂军军官学校、大元帅府卫士队、飞机掩护队、铁甲车队、航空学校以及永丰、舞凤、飞鹰、福安等军舰的革命军人组成。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对这个组织很重视,指示该会建立严密的组织和领导机构,以黄埔军校的革命思想教育和影响各军,团结和改造旧军队,使之成为革命政府的武力后盾。该会的宗旨为:(一)团结军人保障自身的利益;(二)联合军队中革命分子,不分等级,以拥护革命政府,实现三民主义;(三)帮助国民党建设一个统一的坚固的国民革命政府和有革命纪律的国民革命军;(四)在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做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的工作;(五)建立军队与民众间的密切关系; (六)建立各军队间互相的密切关系。该会在团体会员单位中建立小组(每小组5人),在小组基础上设立干部执行委员会(由2个以上小组组成),干部执行委员会上设地方执行委员会,直辖于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人蒋先云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后由共产党人王一飞、李之龙接替),秘书贺衷寒,编辑委员王一飞,宣传委员高煊,组织委员廖俊。该会的组织发展很快,不久,湘军讲武堂、鄂军讲武堂、滇军干部教导团和粤军宪兵营加入。同年4月,会员发展到2000多人。同年6月,该会决定扩大活动,在河南、四川设立分会,并拟设立东北、西北、西南、中原、长江等组织部,会员达到2万多人。该会出版会刊《中国军人》,公开宣传共产主义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猛烈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积极配合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揭露杨刘叛乱的阴谋和廖仲恺被暗杀的真相,对孙文主义学会的反共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1926年2月,蒋介石召开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孙文主义学会联席会议,以两会背离“亲爱精诚”的校训为由要求两会解散,代之以黄埔同学会。4月10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解散。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开幕

  5月1日至7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汉冶萍总工会、全国铁路总会和广州工人代表会共同发起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277人,代表165个工会,54万会员。大会前夕,中共中央发表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信,指出:“只要你们团结起来不断奋斗,不但中国国民革命的胜利终于(最终)属于你们,全世界工农专政的胜利也必须(将)属于你们。”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确定国民革命中工人运动的策略方针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问题。大会通过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言》、《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和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组织问题、工农联合等20多个决议案,提出了当前工人运动的任务和工农联合的重要性;阐明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关系及斗争策略,及发展工会组织的原则和方式;申请加入赤色职工国际等。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导机关。大会实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和工人阶级的团结。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5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工人阶级群众性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规定:“全总”宗旨为团结全国工人,谋取工人福利,职责有:发展全国工人之组织;统一全国工会运动,务期密切之团结;整顿各工会组织系统;指挥各工会之行动;仲裁各工会间或各工会之争端;发布全国工人共同奋斗之目标; 代表全国工人与国际工人谋密切之结合;提高工人知识,联络互相之感情; 促进各个工会彼此间有效之互助;保障工人利益,设法解决救济及职业介绍等事项。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有林伟民、苏兆征、邓培、王荷波、刘尔崧、李立三、刘少奇、邓中夏、刘华、张佐臣、李森、项英、许白昊、郭亮、谭影竹、刘文松、何耀全等25人。林伟民为执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刘文松为副委员长,邓中夏为秘书长兼宣传部长,李森为组织部长,孙云鹏为经济部长。中共中央委派邓中夏为全总党团书记。全总办公地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在上海、惠州等处设办事处。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总领导机关,对中国工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到1926年5月,全总已领导699个工会,有会员124万多人。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全总转入地下状态。

 

  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广东省农民协会

  5月1日至15日,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代表117人,代表都是经过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产生的。大会认真总结了一年多来全省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通过了《经济问题决议案》、《农民自卫与民团问题决议案》、《农民协会今后进行方针决议案》等7个决议案及文件,在经济、政治、组织等方面制定了今后一个阶段的方针政策。大会根据广东近代历史的特点和农民革命的对象和政治斗争策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削弱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农民最基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政策,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对农民协会的活动和发展,定出了许多有效的组织措施。大会的突出贡献是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发布了《广东省农民宣言》,制定了省农民协会的章程,统一了农会的名称和旗帜,选举产生了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 设干事局(后改为常务委员制)为常设机构,下设秘书、宣传、组织、经济、军事5个部。罗绮园、阮啸仙、彭湃等3人为常务委员。省农民协会的办公地址设在广州市东皋大道1号。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民协会。它的成立标志着全省农会和农民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从分散的、一乡一区的斗争逐渐发展为全省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统一意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年4月15日后,省农民协会停止了活动。

 

  中共广东区委协助大元帅府平定杨刘叛乱

  5月,在第二次东征之际,盘踞在广州的滇、桂军阀杨希闭、刘震寰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勾结唐继尧、陈炯明等军阀,在广州策划叛乱,企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面对杨刘二人的叛乱阴谋,以廖仲恺为首的国民党左派在中共广东区委的支持下,主张讨伐。中共广东区委召集会议,认为杨刘叛乱,

  实际上是帝国主义与军阀互相勾结,图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的反革命活动。因此,绝不能与他们妥协,而应发动革命的力量肃清广州的反动势力。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约见了廖仲恺,在研究分析敌情之后指出:”桂军是心腹之患,假如不决心消灭他们的话,就无法肃清内部,无法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更谈不上要进行北伐。因此,我们坚决主张反击。”广东区委决定由罗亦农等人组成“革命委员会”,作为党内与杨刘展开斗争的决策机构,团广东区委决定由丁愿、赖玉润、周文雍、黄居仁、郭寿华、谭竹山、陈志文等成立“临时政治宣传委员会”,向广大群众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元帅府坚定了以武力平定杨刘叛乱的决心,决定由廖仲恺、谭平山代表国民党,陈延年代表中共广东区委,加仑代表苏联顾问团,组成“三方委员会”作为平定

  杨刘叛乱的指挥机关,下令东征军主力回师广州。6月5日,大元帅府下令免去杨刘二人职务,并宣布其罪状,要其听候查办。当天,中共广东区委派杨殷、刘尔崧布置粵汉、广九、广三铁路工人和轮渡运输工人罢工,以断绝滇、桂军防区内的铁路运输。而东征军一旦到达铁路沿线,铁路工人马上复工, 运送革命军主力回师广州。广东区委通过省农民协会派出熟悉当地情形的得力干部参加大元帅府参谋团,担任侦察工作。团广东区委指示沙面青年工社社员到广州西关一带的滇、桂军驻地侦察敌情。6月6日下午,革命军与叛军开始交火,人元帅府调动东征军、谭延闾的湘军、朱培德的滇军形成了对叛军的大包围。6月10日,大元帅府下达总攻击命令,叛军全面溃退,于11日黄昏缴械。12日,叛军基本肃清,被革命军俘虏及主动投诚的叛军有2万多人。广州的局势转危为安。

 

  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成立

  5月7日,中共中央认为广东是当时全国政治中心,随着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有必要设立广州临时委员会。委员会由中共中央委员谭平山、技术委员周恩来、罗觉(罗亦农)会同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苏联顾问鲍罗廷组成,其职权是代表中央局就近指挥广东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对政治问题,在情况非常紧急而时间上不能商得中央局同意时,得决定主张。但此项主张不得与党的根本政策相违背。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成立

  5月10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成立。成立宣言中指出:“我们妇女要求解放,并不是凭空地可以达到的,必要先将我们组织起来,严密我们的阵线,对压迫者下总攻击。”该会的宗旨是:提倡女权,促进妇女地位,谋妇女地位人格,尊奉三八国际妇女节,继承妇女运动不断奋斗的精祌。该会纲领中提出“打破男尊女卑的心理”,“打破买卖婚姻和大家庭多妻制”,“法律上男女平等”等口号,第一、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主任为夏松云;第三、第四届主任为区梦觉。执行委员有雷慧贞、刘文玉、王一知、蔡畅、高慧根、叶雪贞;候补执行委员有赵雪如、谭竹山、何怡之、陈三华、周惠珍。会址设在广州市越秀南路关帝庙内。同年12月,协会在广州成立13个支部,会员300多人;在韶关、惠州、汕头、梅县、海丰、琼崖、新会等地设立分会,会员500多人。至1926年8月,会员发展到4000多人。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是国共两党妇女领袖何香凝、邓颖超都关注的妇女革命团体,曾发动妇女参加省港大罢工和支援北伐战争,是广东妇女界人数最多、最活跃、最有影响的革命队伍。1927年”四一五政变”后被改组,后无形停止活动。

 

  省港大罢工爆发

  5月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游行、讲演,英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死伤数十人的五卅惨案。次日晚,中共广东区委召开党团员大会,报告了广东的时局及五册惨案的经过,决定与共青团广州地委联合成立一个临时委员会,发动群众,支援上海工人反帝斗争,并联络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工人代表会、广东省农民协会、广州商民协会、广州市学联会、青年军人联合会等6个团体,发起于6月2日举行示威大游行,声援上海工人阶级的反帝斗争。6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团体召开大会,成立了“工农商学援助上海被难同胞联合会”,并一致通过了 6月2日举行示威游行的决定。

  6月2日,广州各界群众近万人在文明路广东大学操场举行“援助沪案示威大会”,中共党员黄学增主持大会,罗亦农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演说。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6月8日,中共广东区委派邓中夏、孙云鹏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的名义赴香港,与苏兆征、何耀全等人密切配合,联络香港各工会领袖,策动罢工斗争。共青团广州地委也派蓝裕业、周文雍等人到香港,发动香港学生组织联合会,通电援助上海工人,并发出罢课返省宣言。之后,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指定由黄平、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杨匏安等5人组成党团,作为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发动罢工斗争的直接指挥机构。

  在广州,中共广东区委指示林伟民、李森等人与广州革命政府联络,解决香港罢工工人返省后的食宿安置等问题,同时委派冯菊坡、刘尔菘、施卜等人到沙面英法租界发动中国洋务工人罢工,并指定冯菊坡、刘尔崧、施卜、李森、林伟民、陈延年等6人组织党团,以李森为书记,领导罢工斗争。

  6月19日,省港大罢工正式爆发。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香港10多万工人首先举行罢工。罢工工人发表宣言,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解决五卅惨案的17项条件,并向港英当局提出政治自由、劳工立法等6项要求,港英当局拒绝,罢工工人离港返穗。21日,广州沙面洋务工人宣布罢工。23日,省港两地罢工工人及广州各界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对岸的沙基时,遭租界英法军警开枪射击,当场打死50多人, 打伤170多人,造成“沙基惨案”。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了加强对罢工工人的领导,于26日成立省港罢工工人最高议事机关一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工人代表有800多人。根据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的决议,于7月3日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作为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苏兆征为委员长,何耀全、曾子严为副委员长,李森、林伟民等10人为执行委员,汪精卫、廖仲恺、邓中夏、黄平、杨匏安、胡汉民等人为顾问。罢工委员会下设干事局为办事机构,李森任局长,中共广东区委建立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为邓中夏。罢工斗争的策略均由党团开会研究,再由罢工委员会具体贯彻执行。广东革命政府对罢工予以支持,宣布对香港实行封锁。罢工委员会派出工人纠察队到各海口驻防,断绝省内各地与香港之间的交通,禁止对香港的各项供应,给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香港经济活动陷于瘫痪,一时成为“死港”、“臭港”。省港大罢工爆发前,香港每年出人门价值1.5亿金镑,约合华币25 亿元。罢工后,平均月损失2.1亿元,日损失700万元。省港罢工工人还积极参加东征、南讨和支援北伐战争,成为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1926年10 月,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革命中心转移到长江流域。为适应新的革命形势,中共广东区委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停止封锁香港,逐步结束罢工。省港大罢工坚持了 16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最长时间的罢工斗争,给英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广东区委为廖仲恺遇刺案掀起宣传活动,回击国民党右派

  8月20日上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部长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赴越秀南路中央党部开会。途中,遇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陈秋霖,廖邀其同车而行,抵中央党部大门口,突遭凶手射击,廖仲恺身中4 弹,在送医院途中停止呼吸,陈秋霖因伤重于两天后死亡。“廖案”发生后, 中共广东区委和团广州地委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掀起一个广泛的宣传活动,给国民党右派以有力回击,并通告各支部,凡由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主持的团体立即召开大会,宣传廖仲恺的生平事迹,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作坚决的斗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及军事委员会也于“廖案”发生的当天召开联席会议,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组成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负责处理“廖案”。

  8月23日,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发表宣言,指出:“廖仲恺反帝精神将永远留于工人阶级的脑海。”25日,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组成的审现“廖案”特别法庭成立,朱培德、陈树人、甘乃光、周恩来、吴铁城等9人被任命为“廖案”检查委员会委员,杨匏安、李章达被任命为特别法庭审判员。26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邓中夏的主持下,广州各界群众5万多人举行集会,哀悼廖仲恺,要求国民政府缉拿、严惩凶手,肃清内奸,以实现广东的统一。邓中夏指出:“廖先生之死,是死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反革命派军人、官僚、政客之手,是为广州商、工、农、兵各界人民利益而死,所以谋杀廖先生的是我们全广州人民的敌人。”9月1日,廖仲恺灵柩出殡,广州20 万人参加送殡。周恩来撰写了《勿忘党仇》、《沙基惨案与党代表之死》等文,称颂廖仲恺是孙中山“革命志愿之继承者”;“最近几次反帝国主义运动,廖先生更是唯一的急先锋”。恽代英也在《中国青年》撰文,赞扬廖仲恺是国民党中“最急进最不妥协”的领袖。

 

  广州革命青年联合会成立

  9月26日,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下,新学生社、民权社、青年农工社、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广州学联、香港学联、香港青年社、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等10多个青年团体,在广州召开革命青年代表大会,成立广州革命青年联合会,确定以团体为会员单位,最高机关为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平时则以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机关。选举新学生社代表邓颖超为主席,香港青年社代表彭月笙为书记,毕磊、莫伧白、周文雍、张婉华为执行委员。执委会内设总务、文书、宣传、政治、学生、妇女等部。该会宗旨为“本国民革命之精神,联合青年,肃清一切反革命派,以实现民族解放”,曾发表通电抗议奉军封闭上海总工会、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北京女师大、拥护广东革命政府统一广东等。

 

  中共广东区委支持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东征

  9月,国民政府决定举行第二次东征,以迎击在第一次东征遭到打击后又企图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东征军所占之地,准备再次进犯广州的军阀陈炯明。

  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汪精卫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0 月1日,东征军分左、中、右3路出发。周恩来亲自组织了东征宣传队,下辖12个分队,宣传国民政府的政策和东征的意义,发动群众支持东征。中共广东区委派遣杨石魂、刘锦汉、廖其清、廖伯鸣、方达史等党、团员率领岭东革命同志会的部分成员前往潮梅地区,与当地党、团组织一起发动群众, 开展反对陈炯明的斗争。省港罢工委员会发动罢工工人组成3000多人的运输队、卫生队随军出发。10月14日,东征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占领惠州,共产党员、第一军副营长谭鹿鸣牺牲。接着,东征军又攻占了河源、紫金、老隆、海丰、陆丰、河婆、兴宁、梅县、汕头、和平等地,歼灭了陈炯明的大部分部队,第二次东征于11月下旬胜利结束,国民政府消除了来自东面的威胁。

 

  《政治周报》创刊

  12月5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主办,由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担任主编的《政治周报》在广州创刊。报社设在广州市大东路30号国民党中央党部内(今广州市陵园西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萧楚女、杨幵慧等为报社主要成员。毛泽东在“发刊理由”中指出:“为了革命”,“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便是我们《政治周报》的责任”。该报刊登了毛泽东、刘少奇、沈雁冰、张秋人等人的一系列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阐明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卍确性。该报每期印刷4万份, 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发行通讯处,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30多个分售点销售。1926年3月,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后,周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沈雁冰负责,后又由张秋人负责。同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案,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长的共产党员被迫辞职。6月,《政治周报》停刊,共出版14期。

上一篇: 1926年 下一篇: 19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