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商贸寻踪
民国时期的出口贸易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9-06
  • 浏览数:

民国前期,广州外贸出口商品有生丝(包括白丝、白经丝、白缫丝、黄丝、黄经丝、黄缫丝、蚕茧、乱丝头)、丝织品、爆竹、药材、矿砂、桐油、草席、烟叶、猪鬃、蔬菜、鸡鸭毛、针织品、干鲜果品等。其中仍以生丝、丝织品、茶叶等传统土特产品为大宗。30年代后,钨矿砂出口大幅增大,成为大宗出口商品。

广州出口生丝及丝织品占出口商品货值的首位。据粤海关统计,1912年丝和丝织品就占出口贸易总值的65%,1919年占70%,1929年占69.2%。此外,钨矿砂出口自30年代初开始大幅增长,到1937年出口总值已超过生丝,而跃居第一位。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出口的商品有生丝、绸缎、丝织品、钨矿砂、桐油、药材、爆竹、木、竹、藤、牛皮、纸张、蔬菜、水产品、五金、鸡鸭毛、草席、地席、竹器、甘蔗、草绳、干鲜果品、茶叶等。其中仍以生丝、钨矿砂、桐油等土货为大宗。这个时期,广州出口商品贸易的特点是在日本侵略者控制下为其战略服务的,因此,战略物资如钨矿砂、五金、药材、棉货等占比例最大,其他出口货物亦多是日本国内所缺乏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出口的商品有蔬菜、烟叶、鱼类、酒、糖、茶叶、竹、藤、木材、鲜果、干果、燃料、矿产品、桐油、猪鬃、油腊、石、杂货等。其中以猪鬃、矿产品、桐油为大宗。这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多出口到香港、英国、美国等地。

 

 

上一篇: 清代的出口贸易 下一篇: 秦汉至隋朝时期--进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