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陈炳权创办广州大学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09-09
  • 浏览数:
 

广州大学成立于1927年3月3日,是中国南方一所历史较长的私立大学,以财经学科而享有盛誉,桃李遍布天下,影响较大。

一、创办人陈炳权博士

陈炳权字公达,广东省台山县人,是20世纪中国南方的著名教育工作者和经济学家。年轻时,曾发起组织“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开展抵制日货的救国运动和平民义学运动。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5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财政部、实业部统计处统计长。旋应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校长邹鲁之聘,担任该大学教授,主讲统计、会计、银行等课程。翌年,升任商学系主任。他还先后在广东课吏馆、广东法官学校、农民讲习所兼任统计学和群众心理学教员。

1926年,陈炳权筹办广东大学专修学院并任院长。当时,广东是国民革命运动中心,专修学院为适应形势需要,实现“教育救国”的意愿,开设夜班。主要课程有三民主义与民主政治、现代政治、劳工活动、中国国民党党史、俄文等学科。聘请毛泽东、恽代英、萧楚女、沈雁冰、高语罕、马烘焕、麦朝枢、狄克(苏联人)等知名人士讲课。当时报名投考者达3000多人,录取800多人。但专修学院仅开办半年,便被反动势力勒令停办。

陈炳权平生极力主张中国的大学教育要走“通才教育”的道路。他于1927年与李济深、金曾澄、冯祝万、王志远、钟荣光、周植伦、黄隆生、胡春林、马洪焕等人组成广州大学董事会,推举金曾澄为董事长,积极筹办广州大学,这是陈炳权一生的主要事业。

1944年,陈炳权在美国接受罗若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二、广州大学的规模

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不设校长,采用委员制,由陈炳权任主任委员兼教务主任;王志远任委员兼训导主任;陈友琴任委员兼总务主任;马洪焕、陈嘉霭任委员,主持校务。后改校长制,金曾澄任校长,陈炳权任副校长。

1928年,在天香街增设附属中学。1930年8月,购买东横街旧警署,改建为大学部校舍。1931年陈炳权改任校长。随后,谭维汉任教务长,黄毅芸任训导长,陈梦周任总务长。1937年,奉教育部批准附设计政训练班,聘该大学教授黄文衮硕士为班主任,为华南各大学开展“职业教育”之最。抗战期间,广州大学先后迁设于开平、台山、香港、曲江、罗定、连平、兴宁等地,实行战时教育,学生人数仍达5000多人。1941年,陈炳权兼任财政部曲江区银行监理官,并接受财政部委托广州大学开办税务训练班,聘梁式文教授为主任,为财政部训练大批税务人才,加强财政建设。1942年,在广西桂林设广州大学桂林计政班,先后聘刘兴序、曹美成、袁功甫为班主任,这又是广州大学跨地区开展“职业教育”之最。1943年8月,陈炳权赴美国考察战时经济,并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乃由王志远代理校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广州大学复员广州,在东横街原址复课。1948年,呈奉教育部批准设立经济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毕业成绩及格,报教育部授予硕士学位。这是私立大学之佼佼者。根据《广州大学校刊》有关统计资料:1949年上半年,全校以大学部为主,设立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及附设会议专修科、计政训练班,附属中学及小学,并在香港、澳门、台山设立“广大中学”。又推行生产教育,将沙河白云山麓60多亩校地辟为农场。总计当时教职员工800多人,学生共有1.4万多人。

1945年,陈炳权在美国结束战时经济考察工作后,走遍美国48个州,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获得美国波士顿、纽约、罗斯福等30多所大学赠给广州大学免费学额数十名,捐赠图书8万多册,仪器一大批。又向美洲华侨募得122328美元,作为兴建校舍之用。兴建崭新建筑物如:华侨堂、文化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并进一步增加设备,开拓业务。

1948年8月,陈炳权由美归来,重掌广州大学,先后选派梁国材、劳洁灵等30多人赴美免费留学。

三、解放初的广州大学

1949年10月,陈炳权与谭维汉赴香港,筹设分校。同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全市欢腾,广州大学立即进行复课和开展庆祝解放活动。同年12月,陈炳权偕同谭维汉等人,携带账册和款项由港返穗。陈抵校以后,先将带回来的数万元港币清发全校教职员工工资,随即公布华侨捐款和广州大学历年收支账目,又派人将广州解放前夕疏散往香港广大中学的10万册图书和教学仪器、乐器等全部物资,满载一个火车车卡悉数运回广州。当时主持香港分校的黄毅芸拒绝交出物资,后经陈一再亲笔函请在港校董协助,终于把上述的图书等物运回广州。1950年初,陈因病离穗赴港就医,旋侨居美国。

解放后,广州大学董事会进行改组,推举吴奇伟为董事长,陈炳权、许崇清为副董事长,司徒美堂、肖隽英、蚁美厚为董事,并推许崇清兼任校长。在人民政府和文教厅的领导下,广州大学积极进行校务和教学改革。

1951年初,广州大学与市内的国民大学、文化大学、珠海大学、岭南大学、广州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联合大学。

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陈炳权博士一介书生、薄高官而不顾,从事大学教育逾50年之久,殚精竭虑地创办广州大学,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誉。莘莘学子,争贽其门。解放初期,他不畏艰阻,与谭维汉教务长从香港专程返回广州,无私地移交校产和公布账目,人称其义。当时,广州大学香港分校人多裹足不前,只有谭维汉跟随同行。所谓“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陈尝谓:“教务长谭维汉博士确有教育专家的风度。”

陈生平主要著作有《商业循环》、《经济论丛》、《大学教育50年》,已先后面世。数年前,陈在美国病逝,终年96岁。

 

上一篇: 梵僧真谛在广州 下一篇: 胡适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