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孙科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08-04-02
  • 浏览数:

孙科,字哲生,孙中山元配卢夫人之子,广东中山县翠亨村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居美国夏威夷伯父孙眉家。孙科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自由新报》编辑工作。后就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再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政治、经济、财政,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孙科在美国学过市政建设有关课程,考察过美国许多城市建设,并有《都市规划论》著作问世。回国后任广州军政府外交部秘书,英文《广州时报》副主编。

民国10年(1921)2月至民国11年7月,孙科任第一任广州市长。任内,他注重市政建设,将市内旧城墙拆除,兴建16英里的现代道路,将马路拓宽8~15英尺(包括人行道),并用水泥铺造。为改变广州卫生面貌,将全市分为6个区,每个卫生区有5人负责,还雇用1000名街道清扫工人负责收集垃圾和清理水沟。从1921年4月到7月,一共清理126条水沟,大约53121公尺,建立了一个近代的排水沟系统。同时,制定一套新的卫生规则管理餐馆、旅馆、戏院等公共场所,并严禁赌博和吸食鸦片。他还组织国民强迫教育委员会,拟定1922年9月完成强迫国民教育的目标。为此,设立了不少职业训练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成立了公共图书馆和市民大学,他和胡汉民等党政名流都在市民大学任课。学校课程包括法律、人文、医学及工业、农业科学等。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科走避岭南大学,后赴香港。翌年1月16日,陈炯明被驱逐出广州。2月26日,孙科再任广州市长。孙科二任广州市长期间,兴建了2200码道路,建设东山公园,并计划在观音山建立一座公园;还派专家检查自来水水源,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为工人开设职业学校,为文盲设立暑期学校。

1923年10月,孙科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参与国民党改组工作,拟订党纲、党章和宣言;监督成立省党部和地方党部,筹备党代表大会。在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科作了有关党纲的说明,并参加了审查地方党部活动情况报告委员会的工作。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重期间,孙科于同年2月赶赴北京。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及签署遗嘱时,孙科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孙中山丧仪完毕后,孙科又回到广州。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孙科被选为16名政府委员之一。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6月,孙科第三次出任广州市长。在此期间,还兼任广东省建设厅长,代理广东省长。后担任新成立的交通部部长。孙科在三任广州市长期间,仍重视抓市政建设,又建了9000英尺的街道,有的还铺了柏油。还计划在黄埔建港,1926年6月成立黄埔市发展公司,向海外华侨呼吁支持这项计划。后因缺乏经费,此项计划被搁置。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武汉召开,成立新的国民政府,孙科是国府委员会5个常务委员之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团成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担任青年部长。随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宁汉分裂,接着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逐步合流,孙科作为武汉方面代表与南京方面进行谈判。8月蒋介石下野,宁汉合组国民政府,孙科一度出任中央特别会议委员、财政部长、建设部长。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孙科出国考察。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孙科出任国民政府委员、铁道部长、考试院副院长。他在担任考试院副院长期间,兼任交通大学校长,还先后兼任岭南、国民、大夏、暨南、中国等大学董事长之职。

1929年,孙科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空公司,嗣后参加反蒋抗日活动。1933年后任立法院院长,同年参加“五五宪法”起草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他以中国政府特使身分,三度访问莫斯科,先后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苏商务条约》。1947年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4月竞选副总统失败,11月任行政院长,反对国共和平谈判。1949年2月将行政院迁往广州,同年3月辞职出国游历。1964年回台湾,先后任台北“总统府”高级谘议、考试院长等职。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

上一篇: 任嚣 下一篇: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