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广州人的饮食习俗(三)——粤菜三绝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11-12
  • 浏览数:

炆狗肉广州人有句俗语,“夏至狗,没处走”。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广州时序”载:广州人“夏至磔狗御蛊毒”。现在广州人吃狗肉多在冬季而不在夏天。有“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唔稳”的说法,至今仍广为流传。广州人吃狗肉有一套“三六经”,所谓“一黄二黑三花四白”,认为黄狗的肉最香,白狗的肉最腥。但实际上一般人最喜欢食黑狗,认为其肉味最好,滋补最强。做法是先把狗肉放在锅里炒干水,然后拌以支竹(生菜)、油、盐、姜、陈皮、片糖、柱侯酱、柠檬叶丝、芫荽。炆熟后,香气四溢,人们围炉大嚼,叫做“打边炉”。

焗禾花雀禾花雀原是一种食昆虫也为害庄嫁的候鸟。每年两造稻谷扬花结粒时,这种小鸟便千百成群在水田啄吃禾花稻粒。农民多在夜间张网围捕,一网可捉数十、数百不等。食法有炸、焗、煎,但以焗为最佳,焗成的禾花雀香脆鲜嫩可口。

蛇馔广州人有吃蛇的习俗,始于岭南古越族时期。长期以来广州人不仅创制出各种美不胜收的蛇馔,还相当重视蛇的药用价值。著名的“三蛇羹”,用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制成;后发展成“五蛇羹”,用金环、银环、眼镜、三索线、过基峡等毒蛇制成,具有驱风湿、强筋健骨的功效。专营蛇馔的“蛇王满”蛇餐馆,位于荔湾区桨栏路,是有80多年历史的著名蛇餐馆,可以巧制30多种各具特色的精美蛇菜。除传统的“三蛇羹”、“五蛇羹”、“龙虎凤”各款菜式外,不少餐馆还创造出用鲍、翅、水鱼、海狗同各种蛇配制成的多种高档名贵的蛇菜。

上一篇: 广州人的饮食习俗(四)——风味小食 下一篇: 广州人的饮食习俗(一)——日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