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是三个战场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5-18
  • 浏览数:

  编者按:

  2010年9月1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南方日报社在广州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理论座谈会,邀请了广东、广州的专家学者畅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战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抗战精神等问题。这里发表三位作者的发言提纲以飨读者。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三个: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国际战场。前两个战场,大家清楚,在此不赘。仅谈国际战场,这主要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开辟的国际战场。

  一、中国远征军开辟国际战场的背景

  1941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国际上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在东南亚,日军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先后攻占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马来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矛头直指印度,企图直出中东与德军会师。日军另一企图是切断中国对外唯一交通线滇缅公路,进逼我西南大后方。

  英国政府在其殖民地缅甸告急之时,请求中国出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为联合世界力量抗日,维护滇缅公路,并保障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同意英国的请求,派出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中国远征军受命于危难之中,10万精兵在杜聿明将军率领下,于1942年2月浩浩荡荡直奔缅甸战场。

  缅甸不属中国战区,进入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归属英缅战区总司令指挥。以后成立“东南亚战区”,由美国海军中将路易斯蒙巴顿爵士任最高统帅,史迪威将军任副统帅。

  二、中国远征军开辟国际战场的经过和战绩

  在缅甸作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环境。不仅要面对凶焰正盛、极端残暴的日军,又要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如英国既希望中国出兵援助,又耽心占了它的殖民利益;又如缅甸的民族情绪等等,还要忍受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这里地形极为复杂,高山纵横,河流交错,热带丛林茂密,天气炎热,毒虫、猛兽和林中瘴气给大军行进带来很大困难。当年在中国远征军长官部特务团第一营任少校副营长的周郁谋曾在《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纪实》一书中对密林中可怕的蚊虫对人体的袭击作了许多描写。这里我引述另一位作家的话予以证实。路易·艾黎曾这样写道:“到处是吸血的水蛭,高温使人喘不过气来,他们经过的地区流行着最厉害的一种疟疾,不少人还得了痢疾。日本人跟进丛林追击,而缅甸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早已群情忿忿,不愿意抵抗日本人。实际上,许多人还欢迎日本人帮他们赶走往日的主子”。“部队在世界上恶性疟疾最流行的地区作战,却得不到药物治疗,军用奎宁屡屡被贪污盗卖;物资供应匮乏,癣疥之疾成了不治之症。死于饥饿和痢疾的士兵,被弃尸道旁,成了鸟兽之食。无怪身历其境的人会感到不寒而栗,仿佛置身人间地狱①”

  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忍受了无比艰苦环境的煎熬,克服了各种困难,英勇、果敢、坚毅地与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战争。

  同古保卫战,戴安澜将军指挥200师与四倍于己的强敌血战12天,击毙日军4000多人,我军牺牲2000多人,掩护了英军安全撤退。戴将军在东枝战役后,奉命率部向北转进。遭敌伏击,戴将军中弹牺牲。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他“懋绩勋章”。

  仁安羌袭击战,孙立人将军指挥新三十八师成功解救被围困英军7000多人,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捷报传遍英伦三岛和世界各地,均盛赞中国军人智勇兼备。孙立人将军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英皇乔治六世授予“国会勋章”、“丰功勋章”的奖励。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9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736页称:“1942年初,中国政府组成远征军进入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盟军,在异国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战斗,取得了仁安羌大捷等作战的重大胜利。”

  可惜由于英方自私和狭獈的心理,延误我远征军入缅作战时机;撤出仰光,又不告知我军,造成被动,以及盟军联合作战指挥上的混乱等原因,导致我远征军兵败缅中,被迫全线撤退。杜聿明将军率2万余人向缅北的崇山峻岭转进,经过野人山的原始森林,误入“死亡之谷”的胡康河谷地带,几乎全军覆灭,杜聿明将军也差点殒命。中国远征军10万人入缅,战死被俘2万余人,撤退中饿死病死3万余人,退回滇西2万余人,退入印度1万余人,付出巨大代价。

  此后,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从国内空运兵员充实力量;退回云南边境的部队重建中国远征军,为反攻缅甸作准备。

  1943年底与1944年上半年,经过重整的中国远征军(20万人)、中国驻印军(6万人)奉命先后向日军展开反攻,与美、英盟军协同作战,分别渡过怒江、胡康河谷向敌阵发起猛攻,给日军沉重打击,先后取得腾冲、龙陵和密支那等攻击战的胜利,收复滇西全境,攻克缅甸八莫、南坎、腊戍等地。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会师于芒友,胜利完成收复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任务。英军也逐步收复曼德勒、同古、仰光等地,缅甸战局结束。中国远征军1945年7月凯旋回国。

  从第一次入缅到第二次反攻,获胜回国,中国远征军在缅作战前后三年,在盟军的协同下,取得辉煌战绩,经过5次大战役,1600多次大小战斗,共毙伤日军11万多人,生俘647人,缴获飞机、坦克、汽车等武器、物资一批,挺进地区7400多公里,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北土地13万平方公里,收复中国滇西失地83000平方公里,我军也伤亡12万多人,有数万英烈就长眠在缅北、滇西的崇山密林中。

  中国远征军在缅作战规模之大(从地域而言,跨中、印、缅三国边境和部分地区)、持续时间之长(常常是十天,半月甚至达四个月之久的激战)、场面之惨烈(敌我陆空军血战,常常投入数万人作殊死搏斗,反复争夺阵地,双方均伤亡惨重),在我国抗战史上可说是不多见的,在世界上也是有影响的。在战斗中,中国军人充分表现了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精神,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气壮山河的不朽业绩!因此,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的!

  三、中国远征军开辟国际战场的贡献

  首先,重创缅甸日军,支援了英军收复缅甸,粉碎日军进击印度,直出中东,与德国法西斯会师的美梦。

  其次,牵制了日军兵力10个师团以及一个旅团共35万人陷于缅甸,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使美军得以充分力量向日军反攻。

  再次,保卫了中国大后方的安全,增强了全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在祖国外围开辟战场,拒敌于国门之外;同时保护了滇缅公路,修筑中印公路,恢复了我国与国际的陆路交通,保证了援华物资的输入(每月有25000吨以上物资运到中国),增强抗战力量。尤其重要的是粉碎日军从腹背进攻中国,灭亡中国的阴谋。可见这一战场的开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是可无置疑的,应该给予足够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对此作了高度的评述:“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历时一年半,毙伤俘日军近5万人,收复大小城镇50多座,打通了中国和盟国的陆上交通,使中国战场的补给状况得到改善,并支援了盟军在亚太战场上的对日作战。中国军队为此付出伤亡近6.7万人的代价。”

  过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很少提及,更鲜有涉及它所开辟的战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意义。近几年应该说有很大的改观,是一大进步。但我认为,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宣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不仅仅是展开了几次大的作战行动,而是开辟了一个国际战场。这一战场与国内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遥相呼应,浑然构成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整体。

  因此,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应该是三个。

  (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

上一篇: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 下一篇: 完善党内服务体系搭建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的思考